今年9月28日,《上海市慈善条例》表决通过,于11月1日起实行。同样,从今年9月开始,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把每个月的28日定为“睦邻慈善市集日”。
12月28日上午第四场睦邻慈善市集活动在南京东路街道睦邻中心举行,这也是市集第二次来到睦邻中心。活动的举办既是为了鼓励睦邻闲置物品助力慈善,也倡导企业库存商品赋能公益。这既是对《上海市慈善条例》中居民“互助互济活动”的生动表达,更是传播“一座城市的温度”。
记者在早上9点走进睦邻中心,看到200平方米的活动大厅经过简单布置后已初具市集形态,工作人员正在抓紧时间整理物品,为开市做准备。尽管距离市集正式开始还有半个小时,但门廊里已有不少闻讯而来的居民,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自己看到了什么好东西,场面好不热闹。
睦邻慈善市集分为“企业资助区”和“睦邻互助区”两个区域,陈列的物品全部来自街道企业和居民的无偿捐赠。
据睦邻中心负责人介绍,先后参与睦邻慈善市集的爱心企业共有7家,在本场活动里,这些企业共捐赠了10箱物品,包括童鞋、童装、袜子、保鲜袋、沐浴露、香皂等,大多是企业的库存和样品,其中不乏外贸出口品牌,从吊牌上能看出其市场价格并不低。
睦邻互助区陈列的则是居民家里的闲置物,一种物品一般只有一件,但种类五花八门,有护手霜、儿童球拍、车用吸尘器、空气净化风扇等等。据社工们估计,这次居民自发捐赠的物品超过50件,基本都是包装齐全的全新日用品。
一双宝宝手工编织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双宝宝鞋还不足成年人巴掌大,每只鞋上各缀了2个蓝色毛线球,在一众物品中显得格外“萌”。据负责人介绍,这双宝宝鞋是住在附近的一位热心阿姨特意为这次睦邻慈善市集赶制出来的。“昨天阿姨还拉着我说,‘小周你等等我,我今天晚上就做好了’,这种不断涌现的普通人的善举真的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
早上9:30,市集正式开始。
李阿姨今天总共买了一套餐具、一套沐浴组合装、两袋保鲜袋、两双袜子、5个DIY收纳盒,“花了30多元,老好了,大丰收!”宝宝手工编织鞋被一位刚刚“升级”为外婆的阿姨相中,她还顺带买了一件爬爬衣,“宝宝才一个多月,太小了,其实现在还用不上,先买着,也是献爱心嘛。”不少满载而归的阿姨爷叔已经开始期待下次市集的举办,纷纷向社工打听时间地点。
睦邻慈善市集的主办方——南京东路街道慈善超市负责人叶文军表示,作为慈善超市内涵的提升和外延的扩大,睦邻慈善市集把“慈善”和“睦邻”两个概念相结合,一方面能让闲置物品和库存流转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另一方面也把这些义卖所得的善款汇集起来,在重大节庆来临时购买粮油米面等生活必须品送给孤老等弱势人群。
“不管是捐赠物品的居民和企业,还是过来买东西的居民,大家都是在做慈善,都是一种爱心的流动”,叶文军说,“其实慈善时时可为,也处处可为,我们希望能发挥‘居民自助、睦邻互助、企业资助’的精神,真正能把慈善做到居民的心里。”
据悉,下一场睦邻慈善市集将于2022年1月28日在宁波路450号南京东路街道长者照护之家举办。
","summ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