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消毒柜>

美国人用消毒柜吗(国外为何不用消毒柜)

美国人用消毒柜吗(国外为何不用消毒柜)

更新时间:2021-12-01 04:15:43

经常出门出差旅行住酒店的人,谁不知道酒店里藏着无数肮脏的小秘密呢?大家都知道没有什么酒店的卫生状况是可以让人放心的,再贵的酒店也不例外。

这一次花总的酒店偷拍视频之所以引起一片哀嚎,不过是因为他用活生生的画面撕破了我们内心自欺欺人的侥幸,逼我们再一次直视赤裸裸的现实罢了。

半岛、艾美、四季、柏悦、喜来登、康莱德、华尔道夫、丽思卡尔顿——不分城市,不分酒店品牌,不分酒店集团,每晚房价一两千乃至四五千的高端奢华酒店无一幸免。

从偷拍视频里服务员们娴熟到没有一丝犹豫的操作来判断,我们不难推测这是他们日常工作的常态,他们每一天都是这么打扫卫生的。

#

看到一种论调,说“中国各行各业都在互相坑害对方”,这是一个“互害社会”。

我觉得这就有点上纲上线过分演绎了。

这根本就不是只有中国酒店行业才存在的问题,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全世界的酒店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更不用说花总这次曝光的酒店本来就都来自几大国际酒店集团。

无论中文还是英文互联网上,都有很多酒店从业者自爆五星级酒店内幕的帖子,随便搜一下就能找到不少。

我在巴黎住过每晚800欧的老牌酒店,早餐的咖啡杯上能明显看到没有洗干净的咖啡渍,换了好几个杯子都如此,最后我只能挑了一个相对不那么脏的杯子。看得见的地方尚且如此,那些看不到的角落还有多少秘密,不妨尽情想象。

用脏毛巾擦杯子是酒店业内标配,酒店房间里的玻璃杯绝对不能用来喝水,早就是欧美媒体反复告诫过读者的老话题。

类似花总这次做的偷拍,美国的电视台也曾经做过很多次,每一次的结果都不让人意外。

2008年,ABC在全美许多城市的地方电视台联合暗访了15家酒店,所有的情节都可以在十年后花总的视频里找到,如同是同一个剧本的翻拍。

从辛辛那提到巴尔的摩,大多数酒店的保洁都只是草草地用自来水冲洗一下玻璃杯,然后在用脏毛巾、浴巾、海绵乃至擦过马桶盖的脏抹布再擦干。

堪萨斯城一家酒店倒是用了清洗液,不幸的是摄像头清晰地拍到了那瓶清洗液的瓶身上印着“严禁饮用”的字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保洁照用不误,而且用了这样的毒液后也只是简单地擦了擦,可以想见杯子里一定还会有大量的残留液体。

除了杯子,床单床罩也是酒店里另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在美国,酒店的卫生问题最早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床罩。

1992年,黑人选美小姐华盛顿(Desiree Washington)控告拳王泰森强奸,法庭上提交的一样证物是事发时泰森所住的高档酒店套房里的床罩。结果法医在床罩上检测到的不但有泰森的体液,还有之前好几位住客的体液。

这个新闻意外地成为这个世纪大案中一个突然奏出强音的小插曲。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酒店为了节省成本是很少更换床罩的,一年能换个几次就不错了,再好的酒店都是这么操作的。

公众的极度恐慌让美国酒店和住宿行业协会不得不紧急灭火,发表声明说“从未有过因为酒店床单被褥卫生问题而引发重大疾病爆发的先例”。这个声明很坏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反省酒店这么做到底有什么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为酒店辩解上。

从1992年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美国的酒店开始换床罩了吗?并没有。别说换床罩了,有时候他们连床单都懒得换。

电视新闻栏目 Inside Edition 在2016年、2017年都做过暗访,他们先在住酒店的时候用特殊荧光剂把自己节目的logo和“I slept here”的字样喷在床单、被罩、枕套、浴巾、浴袍上,再把房间弄得很乱。这些荧光字肉眼看不见,只有在紫外线照射下才能看到。

第二天,他们换一个工作人员,在同一家酒店要求住进同一间客房,结果同样充满了惊喜。从纽约到洛杉矶到华盛顿,从 Candlewood 到 LaQuinta 到总统川普的 Trump Hotel 里的豪华套房,用紫外灯一照,不是浴袍床单就是马桶盖,总能在某个地方找到前一天留下的荧光字,证明酒店根本就没有更换或清洗这些床品和用具。

Again,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去年我们国内也曾经有一次手法和结果都几乎完全相似的酒店暗访引起过大规模的恐慌。

所以酒店的卫生状况根本就不是某个国家才有的问题。

我不是为中国的酒店辩解,只是想提醒下,觉得在国外住酒店就可以放心一点的朋友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

这也不是一个制度问题。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无论美国的哪个州,几乎都有对杯具和床品清洁卫生的严格规范,内容也都差不多。

比如说,很多国家规定酒店里的玻璃杯是要用消毒柜或者专用的有挡格的水槽清洗的,要做到这一点显然必须要每天更换一批新的玻璃杯,因为酒店房间里并没有消毒柜也没有专用水槽,必须要拿出去清洗。

但是你想想,你哪次住酒店碰到清扫的时候,发现过他们的清扫推车上放着玻璃杯?

至少我的印象里从来没有看到过,酒店清洗玻璃杯的通行做法都是在房间里用水龙头简单冲一下,至于擦干的时候用的是干净的毛巾、还是你前一天用过的脏浴巾、或者擦马桶的抹布,就只能看清洁工自己的良知了。

问题恰恰在这里,人的良知是最靠不住的。

加强监管也不太现实。酒店房间的清洁,一方面很难被监管,酒店很难每天每时每刻监控每一个保洁的工作情况.

另一方面,酒店也没有什么动力去监管,因为即使保洁偷懒,即使保洁用脏毛巾擦玻璃杯,也很难被住客发现,作恶所付出的成本几乎是零。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在目前的状况下几乎是无解的。很抱歉我也提不出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案。

增加员工的收入有用吗?没用的,人爱偷懒的本性不会改变。对酒店施加压力有用吗?短期内也许有用,但时间一长,一定又会恢复本来的状况。

在现代酒店业和服务业如此发达的今天,酒店房间的卫生状况似乎成了一个盲点,是人类社会这台高速运转的庞大机器里,让每一个置身这个体系中的人都抓狂而无奈的一个bug。

从此一辈子不住酒店是不可能的,永远不出门不旅行也是不可能的。要对抗这个bug,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大概只有靠我们自救来尽量减少潜在的伤害了。

比如说绝对不用酒店里的玻璃杯、冰桶、咖啡壶;有人说要酒店提供纸,其实我觉得纸杯也是不安全的,谁知道那些杯子放了多久,有没有被别人摸过,最好的办法大概还是自己带上杯子,实在不行就用矿泉水瓶吧。

甚至,自己带个睡袋,也是可以考虑的。

做到这些自己能做的,剩下的事大概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

除此之外,我倒是觉得可以趁这个机会再次提醒我们自己,打破对大企业不切实际的玫瑰色幻想,不要觉得企业越大就越有责任感、越有良知。

从杜邦到百度,无数事例早就证明,再大的企业,只有有机会,只要存在利润,在坑起人来都是绝对不含糊的,只不过有些企业伪装得好一些,有些企业吃相难看一点罢了。

马克思的那句话,“只要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我在美国吃过很多次大公司的亏,他们往往把各种优惠条件印得非常醒目,看起来简直是免费的一样,等你真的使用了他们的免费服务,却发现每个月信用卡都被扣费了。再回去看使用说明,才发现肉眼几乎看不清的小字里还有各种附加的条款。

碰到这种时候就只能吃哑巴亏,因为人家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告到法院也没有用。当然如果你一旦认真起来和他们对质,他们为了避免麻烦一定会乖乖地把钱退给你,但他们吃定的是大多数人不会那么认真。

美国太多这种擅长玩小把戏的吸血大公司了,越是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就越能把这一套玩得溜,越能在合法的前提下利用普通人自己的疏忽来赚钱。

在国内城市,某个地方建新的大商场、大超市,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好事。但在欧美,类似的建设计划都会遇到很多反对的声音。美国每一个新的沃尔玛大卖场,在立项的时候都会被当地居民抵制。

这背后有很多的原因和考量,比如说利益的博弈,比如说对于贵族化引起地价房租上涨的担忧,等等。但其中也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人对于大企业近乎本能的警惕。所以相对于沃尔玛,美国人更加欢迎那些所谓的“mom and pop store”,爸爸妈妈开的小店,因为这些家庭小店是维护正常的商业和社区生态的重要力量。

当然我不是劝你完全不要用大公司的服务,大多数时候大公司的服务确实相对于小公司更有保障、更便利。

但你也要记得,企业越大,当它一旦作恶的时候就越难被扳倒。一个行业的垄断程度越高,它就越难被监管。

所以,在服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不妨尝试去选择、去支持一下那些小而美的小商家。

还是要相信,这个世界,总还有一些在认真、用心、用良心做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