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消毒柜>

消毒柜灯闪不工作怎么办(消毒柜灯亮但是不工作)

消毒柜灯闪不工作怎么办(消毒柜灯亮但是不工作)

更新时间:2022-01-21 16:23:13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题:6位残疾人脱贫代表共话破解因残致贫的中国方案

新华社记者高蕾

“命运给我关上了一扇门,是各方面的爱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来自湖南邵阳的残疾人杨淑亭动情地说。

纪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残联主办的中国残疾人脱贫故事分享会近日在京举行。包括杨淑亭在内的6位残疾人脱贫代表讲述了他们与命运抗争、向贫困宣战的人生故事,分享残疾人脱贫的经验和做法,向世界提供破解因残致贫的中国方案。

2011年4月,杨淑亭在回家路上遭遇车祸,高位截瘫。手术费、住院费等一共花了40多万元,家里因此欠下20多万元债务,被列入贫困户。“虽然我身体残缺了,但我要活得比完整的自己更精彩。”抱着这样的信念,杨淑亭在村里开了仿真花制作工厂,开始了寻梦之旅。创业路上,当地政府给了杨淑亭充分支持。资金困难时,县政府协调提供免息贷款;没有订单,就推荐她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打响知名度。

“我深深感受到脱贫攻坚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我就是受益者。”杨淑亭感慨道。

和杨淑亭一样,来自云南腾冲的谢侣的命运也仿佛是在一夕之间改变的。21岁那年,他遭遇车祸,双目失明。为了带他求医问药,家里欠了许多外债,生活陷入困窘。2017年,当地残联工作人员动员他参加了“助盲脱贫”盲人保健按摩培训班,日子迎来了转机。

学成归来,当地残联给谢侣争取了专项资金扶持,办理了营业执照,还为他找到合适的店面,配置了按摩床、消毒柜等,让谢侣安心开店。“现在,我的眼前仍是一片漆黑,但我的未来却并不黑暗。”说起今后的生活,谢侣觉得充满希望。

来自青海省海东市的朱锦福从小肢体残疾。长大后,不知能做什么养活自己的他曾一度陷入迷茫。是当地残联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让他找到了出路。他搭起鸡舍,起早贪黑、忙里忙外,精心打理。他还参加了当地残联组织的免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学习了更科学的养鸡方法。去年,朱锦福养的2000只鸡出栏,有了3万余元的收入。

“如今,我还有了很多外地客商。” 朱锦福说,“有了稳定的销路,我的干劲更足了。”

面对生活的苦难,许多残疾人在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同时,还伸出手为更多人撑起希望的天空。

“人有钱不能忘本。”这是来自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残疾人阿力木·依明江朴素的价值观。靠政府无息贷款赚到人生第一桶金,走上致富之路后,阿力木·依明江成立了阿力木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牛羊养殖业。他招聘了十多位残疾员工,每人每月有450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让更多残疾人腰板挺起来,是我最大的愿望。”阿力木·依明江说。

身着工布藏服盛装出席的西藏林芝残疾人拉姆患有骨髓炎,行动不便。但凭借工布服饰制作技术,拉姆开办了一家裁缝店,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2015年,拉姆牵头成立了残障缝纫友谊合作社。现在,合作社共有11名员工,几乎都是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还包括残疾员工8人。“我们残疾人也拥有和健全人一样的追求,我们也想通过劳动自食其力。”拉姆坚定地说。

针尖上的梦想同样属于来自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陆永江。在当地政府和残联的帮助下,曾经因为右手残疾连针都拿不住的陆永江已凭借侗绣走上了致富路。她和家人成立了6个绣坊,培训了1800多位绣娘,每位绣娘一年能赚2万多元。在她的带动下,许多家庭依靠侗绣摆脱了贫困。如今,如何借助乡村振兴东风发展侗绣成为陆永江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实现梦想。”陆永江的眼中闪着光。

这是中国千千万万残疾人脱贫攻坚壮美图景的缩影。截至2020年底,我国有7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

“消除贫困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之一。”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分享会上呼吁,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减贫国际合作,研究实施精准、可持续的帮扶措施,推动实现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