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消毒柜>

消毒柜过了一个小时还没停(消毒柜一直开十个小时)

消毒柜过了一个小时还没停(消毒柜一直开十个小时)

更新时间:2022-01-21 18:55:12

近日,迈瑞医疗(300760.SZ,以下简称“迈瑞”)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继一季报、半年报营收、净利润双双快速增长之后,其Q3业绩再度飘红,营收66.13亿元,同比增长20.25%,归母净利润23.18亿元,同比增长21.41%。

基于去年三季度疫情影响下的高基数效应,迈瑞本季度保持稳定的业绩增长难能可贵。相较于此,更可贵的是迈瑞医疗对于高研发投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迈瑞的研发投入达17.9亿元,同比增长约19%,占同期营收比重为9.23%。

回顾过去5年(2016-2020),迈瑞研发费用总额占营收比重的平均值为10.03%。在国内资本市场,迈瑞研发支出更是长期位列头部。

2020年,Wind医疗保险设备行业分类中的41家公司中,迈瑞研发支出为20.96亿元,几乎是排在其身后的10家医疗设备厂商研发支出总和。

凭借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迈瑞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领域完成了从追随者到挑战者身份的蜕变,成为了世界监护仪、呼吸机、血细胞分析仪、彩超等领域的先头企业。作为一家中国本土企业,迈瑞的每一项突破都是在为医疗体系降低成本,为广大患者减轻医疗支出负担。

将普惠医疗从泛概念落实到医疗场景,需要整个产业上下游勠力同心,迈瑞从器械入手起到的推动作用,既彰显企业社会责任,也具有行业示范意义。

降价:填补国内器械空白,让国产替代进口

迈瑞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进阶史。

1991年,迈瑞医疗在深圳成立,彼时的中国医疗器械领域处处都是国外企业的身影,自主研发的路上人迹寥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线城市的医院中都是定价昂贵的进口医疗器械。

对企业来说,做代理能赚快钱,没有太多产品自主权,而医疗器械设备的销售需要有一系列配套的售后服务,一旦产品出现问题,代理商夹在品牌和医院中间,两头不讨好。

对社会而言,中国需要有企业在自主自研的道路上拓荒,降低器械成本,提升服务体验,解决国人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一个医院要一万多种医疗设备,(当时)中国只能做消毒柜、病床、镊子、夹子、针管,稍微有点技术性的都没有,缺得太多了。”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曾表示。

上个世纪90年代,进口监护仪的价格普遍在10万元以上,散落在基层的县级小医院根本无力购买。监护仪的技术门槛并不高,但进口设备的定价令人咋舌,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没人生产。

在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迈瑞揣着靠代理业务赚到的上百万元,一头扎进了监护仪的研发。虽然人才匮乏,利润一度无法覆盖研发费用,但迈瑞没有动摇。

1992年底,迈瑞自主开发出首款产品——国内第一款单参数的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带着自主研发的产品闯入器械市场,一出手就将监护仪的价格拉低到了4万元,此外还打出了功能本土化、保质更长、快速售后服务的组合拳。

被冠以“低价杀手”称号的迈瑞就此拉开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逆袭之旅。之后每隔几年,迈瑞都会推出新的产品。

1998年,迈瑞推出国内第一台三分类准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入体外诊断领域;2001年,推出中国第一台全数字黑白超声,进入医学影像领域;2003年和2009年,又相继推出中国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双向波除颤监护仪等。迈瑞的三大产品线基本形成——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

开展多元化布局的同时,迈瑞也一步一步地打落了进口设备的价格泡沫,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显示,2005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

进入21世纪,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延续飞速发展态势,2015年来器械市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远高于国际市场不到6%的增速。但是,国产医疗器械仍以低端为主,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仅1/4产品为高端器械。

为了在高端器械获得席位,利用本土优势降低医疗体系对高端器械的高购入成本,迈瑞于十多年前开始发力N系列高端监护、血球流水线、RE系列彩超等高端产品。

立足医疗器械行业,迈瑞医疗用30年将自己从默默无闻送到了行业龙头地位,也用30年与进口厂商贴身肉搏,帮助国内市场拿回了中低端器械的价格主导权。目前,这家企业正在高端产品领域发力,力图全方位惠及广大患者人群。

出身自医疗器械的迈瑞医疗,能做的不止于此。

升级:布局智慧医疗,推动一场效率“革命”

人工智能的到来,为消费、工业等领域带来了全面升级,医疗行业自然也不排除在外。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传统医疗资源短缺问题愈发明显,医护人员不足、医疗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一拥而上,看病贵、看病难、看病烦等问题亟待解决,行业转型迫在眉睫,智慧医疗被认为是最佳解决方案。

一方面,在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医疗资源呈现出不均衡发展,一线城市的大三甲医院对人才的虹吸作用无限放大,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都被圈入“大院”的高墙;另一方面,拥挤的大三甲医院中充斥着低效运转的环节,人工数据“搬运”是以往常态,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又进一步加剧看病难的问题。

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医疗领域,帮助行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对大医院来说能提高运行效率,与此同时,为权威医生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线上连接通路,提升后者的医疗质量,以留住本地患者,还能降低县域、农村患者的看病成本。

在此大背景之下,迈瑞一早就加入了智慧医疗的建设大军中,推出“瑞智联”IT解决方案,以打通所有医疗设备的数据化能力,统一将集成数据传送至中央站和信息系统,供医院和医护人员使用和查看。

今年5月,迈瑞在第84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CMEF)上集中展示了包括瑞智联在内的三大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瑞影云 、迈瑞智检实验室一同亮相。

瑞智联旨在打通所有医疗设备的数据化能力,提升医护人员的医治效率和医院的智能化水平;瑞影云 则是连接迈瑞影像设备和用户的云端生态应用平台,是为超声医疗工作者建立的交互沟通媒介;迈瑞智检实验室集成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智慧化建设提供解决方案,推动医学实验室的效率革命和管理升级。

上述三大解决方案分别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医学影像、体外诊断三大业务领域,迈瑞将自己的器械本业完美嵌入了智慧医疗转型的时代飞轮中,不仅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不同地域、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设备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也为公司找到了新增长点。

在日前举办的2021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迈瑞发布了“迈瑞技术合作伙伴计划”。迈瑞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寻求联盟,一同建设“医院 信息 设备”生态圈,共同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迈瑞董事长李西廷曾提到,医疗器械的未来需要结合人工智能,这是医疗设备非常重要的扩展领域。如果这个做好,整个网络化、智能化会节省很多人力物力。

反哺:持守社会责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业务扎实推进的同时,迈瑞的业绩也维持着稳健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在主营业务上,迈瑞表示国内和部分国际地区医院诊疗活动和常规采购的逐步恢复,使得超声、血球、生化、发光等常规诊断采购需求持续恢复,拉动医学影像和体外诊断两大业务领域在报告期内实现了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迈瑞医疗归母净利润为66.63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归母净利润的66.58亿元。

还有一项数据值得关注,2021年前三季度,迈瑞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97亿元,与其归母净利润相匹配,同比增长1.78%。换言之,迈瑞的业务还处于良性健康的增长周期中。

迈瑞不仅是A股创业板医疗器械龙头股,还是首批走出国门的本土医疗器械厂商,业务遍及欧洲、美国、亚太地区、拉丁美洲等地,境外销售收入早已占据其总营收的近半壁江山。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海内外,迈瑞走向台前,累计向全球供应超50万台抗疫设备。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迈瑞从未缺席,四川和青海玉树地震时,迈瑞以最快的速度捐赠了医疗设备,也曾在印尼海啸时伸出援手。

在更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迈瑞已经将医疗基建、公益捐助等常态化,不仅捐赠设备,还开展义诊和培训。

根据公开资料,在海南,迈瑞通过“李嘉诚基金会”海南农村卫生扶贫项目支持海南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在新疆,迈瑞的设备惠及最西端的喀什;在西藏,迈瑞便携式超声帮助多支专家团队为当地儿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在西北地区,迈瑞多次与甘、青、宁当地的卫生局合作,开办超声系统使用学习班,提高基层医生超声诊断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迈瑞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在边远地区的基层医疗中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以“瑞影云 ”平台为例,其可以将西藏医院的超声图像进行实时传输,让深圳的专家及时看到。同时专家可以通过影像指导当地的医生操作,随即展开专家联合会诊,给远在西藏的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目前,瑞影云 平台已覆盖我国超过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新疆和西藏。基于“瑞影云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已成功开展互联约5万次,超声影像实时会诊病例超2千人次。

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曾表示,承担起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应有的情怀。

今年9月,李西廷率队回到自己的家乡安徽砀山县,耗资4亿元的迈瑞医疗科技产业园将落户于此,今年10月开工,预计2023年一季度交付使用,这在未来可以吸纳当地近千人就业。李西廷说:“这个地方是我的家乡,我觉得我有责任把它建好,就这么简单。”

在建设家乡的路上,李西廷已经走了很久,2004年开始,他陆续捐资645万元,建学校,盖图书馆,2017年、2018年两年累计扶贫捐款3000万元,不一而足。

李西廷带领的迈瑞医疗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医疗器械的本土化变迁,现已投身于国际市场高端器械领域的角逐,并紧跟趋势布局了智慧医疗,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倾注30年。中国的医疗改革还在继续,迈瑞的前进脚步未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