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小米 编辑|小刘
来源|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01我们家有一个每周固定来打扫的钟点工王阿姨,一周一次,每次4个小时,200块钱,这是我从某平台上找的。
除了固定打扫,如果平常我在家时间比较多或有事,比如朋友来家里住,让王阿姨过来换一个床单之类的,也会约她的其他空闲时间。
就这样,我们合作了差不多1年了,特别愉快。
我对王阿姨是很满意,可是刘先生不满意,说她很多地方干活粗糙,不如我们搬家之前的那个阿姨之类的,让我重新找。甚至说不要从找王阿姨的平台上再找阿姨,可以问问小区附近的家政公司或者看看邻居有推荐不?
每次,我都很敷衍地说“好好好”,但从来没有行动过。
但最近,刘先生竟然在王阿姨打扫后,说:“阿姨打扫得很干净。”
没有换阿姨,王阿姨干活和之前一样,怎么过了一个春节,刘先生的态度就变了呢?
春节时,王阿姨回老家过年了,她有两个女儿都结婚了,在外地,有2年没有回娘家了,这次都回去了,住了十几天,家人团聚,她肯定多呆一些日子。
就这样,因为我是套餐,固定的打扫时间,平台给派了其他阿姨过来替班,每周是不同的,一共有3个,其中有2个,我认为都达到了投诉标准。
我考虑到是过年,讲究一个和气,再考虑到,过年肯定缺人,有人给打扫就不错,就算了。
发生了什么事呢?
02第一个阿姨,原本是要在周六的早晨8点上门打扫,她7点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要迟到一会。
当时困死我了,我问你是谁呀?她说:今天打扫的阿姨。我回复好的,继续睡觉了。
她大概8点20分左右到的,来了后,跟我说,不好意思,迟到了。
我说:“没关系,你顺延20分钟,补上就行。”我的反应似乎有点出乎她意料,她反应了半天,过了一会说:“好吧。”
之前的阿姨,有时我需要手洗的衣服放在客卫,她就帮着洗了,我就安排这个阿姨,她说:“我们的工作不包含洗衣服。”
我想可能真没有,是王阿姨人好,多做的,就说:“好的,那就不用洗了。”
她整个干活过程都是懵的,比如让她换主卧的床单被罩,为了方便,我都提前找好被罩,放在主卧床上了,结果她把次卧的床单被罩给拆了。这明明是交代好的呀。
我看到了,提醒了她一下。因为是不熟悉的阿姨,我对她要求也没有很高,我就去书房干活了,告诉她,有其他问题,可以敲门问我。
10点左右,她问我能借用一下厕所吗?肯定可以,不过20多分钟以后她才出来,可能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都是小事。
反正她整个状态都很游离,干活实在太慢了,之前阿姨4个小时干的活,她干了二分之一多一点。
春节前,最后一次了,就算了。
春节,我和刘先生在酒店过的,回来后,赶上了周六,又来了一个新阿姨。
第二个阿姨,人真的很好,但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回事,是喷了劣质香水还是如何,她走过的地方,味道特别大,快熏晕我了。
我怀疑是我鼻子敏感吗?刘先生有点鼻炎,一直不灵敏,他也发现了,怀疑下水道哪里堵了,开家里窗户,也是散不掉。
直接和阿姨沟通也不好,我就思考,找了一个理由:“阿姨,真不好意思,我和先生有点急事需要出门一趟,今天就干1个小时,你把地拖一下就行,我还是按照平台已经扣的4个小时算,也不会投诉的。”
阿姨人真的很好,说加一个微信,你有空了,我给你补上。我说不用不用,我们家那个阿姨很快就回来了。
就这样送走了她,我和刘先生打开所有窗户,俩人出门遛弯去了。
第三个阿姨,干活还行,就是沟通不太行,基本上说一件事要解释2遍,也可能是第一次合作不熟悉,就要问,她干了4个小时,叫了我基本上没10次也有8次吧。
后续没有继续合作,不做过多评价。
因为我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太高期待,更知道和这三个阿姨,没啥缘分,过渡一下没有关系,但刘先生有点崩溃,也改变了他对人的一些判断标准,他意识到王阿姨的好,就不叨叨我换阿姨了。
03刘先生不知道,每次我选阿姨,不是随便选的,可没少花心思。
就像刚搬家的时候,我就从某平台连续每周都叫不一样的阿姨,有一个阿姨,让我印象很深刻,她来到我家,还没开始干活就开始要求加钟,就说:“杨小姐,你们房子很大的,3个小时不够的,怎么也要4个小时。”
而我最终选择的王阿姨,她来了,先做了一个规划,和我沟通这3个小时打扫的顺序。赶得很紧,3个小时后,也有一些没有做完,她就给我说了,还需要半个小时,我就很理解。
基本上我对比3-4个,就知道哪个阿姨可以了,肯定能选出来一个相对很不错的。
加上,我之前还有请钟点工阿姨的经验,最终我选择了王阿姨,我很喜欢她,她人很随和,干活也很利索,确实一些细节上,不如刘先生提到的原来的阿姨。
但我很理解,因为需求不一样,当时,我是自由职业者,在家办公,阿姨需要天天来,主要解决我的吃饭问题,而现在,我经常去公司吃饭,只需要一周有一个阿姨做卫生,磨合的时间也少,只要大面活干好就行。
还有,我们家的活确实3个半小时就够了,王阿姨稍微磨洋工,慢一点也没关系,但她没有,主动提出来,周六早晨可以给我做个早餐,或者有手洗的衣服交给她。
并且,她很会规划工作,比如每周来了换床单被罩,她先换好,马上放在洗衣机里洗,烘干机烘干,等她快干完其他活,就能把这个整理好放柜子里了。
经过3-4次磨合,她知道我什么要求,她来了,给我打声招呼就干活,一上午我也不会被打扰。她对我很关心,看我在书房写东西,会问我吃水果不?还会给我倒水......
平常,我很多朋友给我寄一些特产和一些吃的,比如过年我就收到了好多袋大米,公司也吃不完,王阿姨是南方人,我就让她带走一袋,还有其他吃的,水果很多,我就让她拿走一半。
再就是后来她客户特别稳定,在我们小区紧挨着就有一家,她会带饭,中午用我家微波炉热一下,这样就不用特意回去一趟,吃完饭,就去干下一家了。
如果我套餐用完了,平台有活动,我就通过她的二维码购买,这样还能给她算业绩。
我找钟点工阿姨,主要是解放我自己,我做家务不擅长,人家是专业的,干活很快,只要把我需要干的,帮我干好就行。
至于更高的要求,花很多时间和阿姨沟通,盯着人家干活,我坚决不干。
我请阿姨,是为了节约时间,不是为了刁难人。
我也看阿姨的人品,毕竟来家里,人品第一位,这个看说话和干活,不难看出来,尤其加上和其他阿姨的对比。明显王阿姨,一看就是实在人。
基本上半年后,我就不太能临时约到王阿姨了,她告诉我单都满了,在给我们家刚干那会,她中间断了有1年,去北京给女儿看孩子了,后来女儿的婆婆去了,她就回上海继续打工。
这说明老客户很多,一个人只有做得好,客户才会选择她。王阿姨给我讲,她没有收到过一个客户的投诉,其他不少阿姨就被投诉了,最少一个月她能赚七八千,基本上都是赚1万多,并且客户熟悉起来,干起来都不累的。
我也希望王阿姨的客户越来越多,越来越稳定,这样她收入多了,觉得这份工作可以,我就能经常见到她了。
04刘先生的变化,我觉得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只有了解了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才会调整预期。
就是我们老话说的,身在福中不知福,起点很高了,觉得还可以更好。
这种现象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常见,我们总是要求一个很高的标准,以为做到理所当然,但不知道,我们对人的标准要符合常识,你要的那个标准,你愿意付出多少代价呢?
在公司里,同事们都觉得我要求挺高的,但有一天,刘先生对我说,我觉得你对同事要求很低的,很多事都亲手一点点教,犯错了,也带着复盘,并且你对他们都很满意,很喜欢。(此时,只想给他一个白眼,不是身边即世界,他的标准就是这个世界的标准,他不了解社会的真相。)
我就笑了,故意说,我对老公很满意,有更好的也不换。虽然我觉得老公再帅一点,会做饭,不那么直男就更好了。
哈哈哈,标准谁不会提,但我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太较真了就是和自己过不去了,我真心觉得,我身边的同事、朋友等都是特别好的,更觉得自家老公很好。
我调侃刘先生是“读书人”(通俗点理解书呆子),他们大脑中,似乎有一个说明书,设定好程序,你按照这个标准,这样干就行,而且这个标准他们觉得很低,不都是这样吗?
确实他们可以做到,可是换一个人不行。
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一个朋友找育儿嫂的事上,她和刘先生很像,对人对事要求都高。我帮着介绍了一家提供这方面服务的公司,也是我的好朋友的公司。
但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她要换几个。果然,前3天,她已经换了2个了。
她真的照书养娃,宝宝4个多月,每天要唱几首儿歌,做被动操,练习趴……我的理解,1岁之前的宝宝,不饿着,身边有人看着,关注他一些变化,这就行了。
我俩就这个问题,讨论了好多回合。她对育儿嫂的要求,我开玩笑,你的要求,做到一个月10万工资可以的。
我觉得这样一个过程需要自己经历。有了对比,才明白市场的标准在哪里,以及和他们的期待值之间的差距。
反正一个育儿嫂试工最多三天,她也要付费的,这个学费交一点挺好。
看人是个感性的活,有再多方法论,也是实践出真知。养娃也是,书上不一定管用,真正去带就明白。
我是觉得对人想明白这一点很重要,不是没有要求,而是拿要求、行业平均水平和你能付出的代价做一个取舍和权衡,你想得到多少,你能付出什么,明白这一点,人生容易很多。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