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热水器>

国产燃气热水器最早品牌(国产十大燃气热水器)

国产燃气热水器最早品牌(国产十大燃气热水器)

更新时间:2022-02-04 12:28:15
一、缘起。

1972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

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尼克松访华,中国向未来迈进了一步;另一个是,发现了马王堆墓葬,中国向过去深挖了一层。

还有一件事,虽然大家没太注意,却悄悄改变了所有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这一年,周总理从日本带回了一台热水器。

现在大家在家里洗个热水澡,已经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在我小的时候,整个村子也没有一台热水器。

冬天洗澡去大澡堂,夏天澡堂不营业。于是夏天的时候,大家中午把凉水放在太阳底下晒,等到傍晚就有了温热的洗澡水。

前几年到偏远农村考察,发现还有人这么干,看来这种“古老”的办法还是很实用的。

热水器在工业领域并不是最重要的产品,但对于老百姓来说,能不能洗热水澡却是影响幸福指数的大事。

而且,小小热水器的突围之路,就是民族工业崛起的缩影。

二、得天独厚的顺德。

说到热水器就不得不提顺德。

顺德,中国百强县第一名,“中国家电之都”,大家耳熟能详的家电品牌一大半在顺德,比如,万家乐、格兰仕、科龙等。

其他领域的佼佼者,比方说还有碧桂园和顺丰快递等知名品牌。

顺德一个小小区县的GDP,愣是干过了匈牙利一个国家的GDP。

现在风光无限的顺德,它的发家史,就是一部典型的穷小子逆袭史。

1979年,一个老人在南方画了一个圈。

于是,顺德所在的珠三角经济圈成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为什么会是顺德?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顺德人自古以来就有经商的习惯。当时顺德全县80万人口,在外经商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占了一半,其中比较出名的,比方说就有香港富豪榜排名前三的恒基兆业李兆基和周大福郑裕彤。

可见顺德商业氛围之浓厚和经商能力之强。

我有个顺德朋友阿豪,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他在一家门窗厂打工,可没过两个月,就自己出来单干。

我问他为啥这么着急单干?

阿豪说:上班太浪费时间,影响赚钱。

后来,我才知道,阿豪之所以这么快单干,是因为阿豪有个表叔也是做门窗的,给他提供了启动资金和货源。

这一点,相信和顺德老板打过交道的都清楚,顺德商人喜欢报团取暖和传帮带。

因此,顺德相对于其他区域,侨胞资源能够为创业前期,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帮助。

比如,香港蚬壳电器工业(集团)翁祐是顺德伦教人,从1978年开始,先后投资2亿多港元,与顺德北滘镇合作兴办了蚬华电器制造厂和蚬华微波炉厂。可以说,正是他为早期顺德家电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块最重要的基石。

另一个原因是,顺德离香港近,从顺德到香港只需要一个小时。

当时的香港是整个亚洲地区经济的核心,所有最前沿的商机和技术,全都在香港交流。

后来,顺德商人正是利用距离的优势,大量从香港抄板外资品牌的家电产品,才完成了第一代的产品设计。

然而,即便顺德有得天独厚的侨胞资源和地理优势,但前期发展依旧举步维艰。

这就好比,一个穷小子,虽然身边的亲戚很有钱,也愿意帮忙,可路还是要自己一步步走。

况且,这个穷小子的底子实在太差。

三、要有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热水器:跌跌撞撞的尝试。

早在1895年,德国博世集团便推出世界第一台快速燃气热水器。

而我们直到1979年,南京玉环厂才生产出第一台热水器。

相当于,我们的技术比国外晚小一百年。

如此大的差距,顺德人追赶外资品牌的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加速发展,顺德人喊出三不怕的奋斗口号。不怕累,不怕苦,不怕脏,就怕穷。

开始和港资企业合作,港方负责技术、设备和原料,顺德出工人、厂房。生产出来的产品由港方销售,前期港方的设备投入,用顺德工人的加工费补偿。

说白了,顺德穷得只有人和土地,没钱、没技术、没设备,香港亲戚只能用人工费找补投入。

和香港亲戚合作久了,顺德人慢慢也学会了基础的生产加工,开始推广“三来一补”模式,既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靠着这种艰难的起步环境,仅仅用了五年时间,顺德人均年收入达到1700元,在哪个雪糕五分钱一根的年代,1700元相当于现在的三四万元。

顺德地区更是几乎天天放鞭炮,庆祝新企业开业。

虽然场面看起来很热闹,但此时的顺德家电业还是很弱。因为,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只能赚点组装的辛苦费。

直到1988年,万家乐推出带熄火保护安全装置的直排式燃气热水器,这才打破了我国在热水器领域的技术空白。

其实,早在1985年,万家乐的研发团队已经开始研究,可起步并不容易。

当时顺德连煤气和自来水都没有,还住在筒子楼的工人们,从来没洗过热水器烧的热水澡。

他们对热水器完全没有概念。

只能从香港和日本买回来样机,反复拆卸安装,研究人家的运行原理。

这个难度,好比小学生做高数题,九九乘法表都没背过,就要研究微积分,难度可想而知。

几年后,刚起步的任正非也面临同样的难题,中国通信市场被美国朗讯、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等牢牢控制。

中国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喝汤都要看外资品牌的脸色。哄好了人家,让你多喝几口,一个没留神,惹得不开心,汤倒了也不给你喝。

任正非逼得没有办法,拿出全部身家投入研发。

在一次动员会上,任正非站在窗户边,退后一步就会粉身碎骨。

他说:“各位,如果研发成功,我们华为继续发展;如果研发失败,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能另谋生路。”

多年以后,与会者回忆那段往事,还时常感慨,起步时的艰辛。

万幸,天佑华为,研发团队研发出了JK1000交换机,打破了欧美技术垄断。

同样,顺德人也做到了,1988年万家乐把研制出的热水器送到日本检测过关(没办法,当时国内还没有检测机构),日本燃气专家称:“中国人一年赶上了我们13年的研制水平。”

这就是中国工业起家时的真实情况。

现在我们有全球最大的供应链产业基地,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全球最优质的的人才资源。

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出意外还会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短短四十年,我们超越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技术成果,这是因为有无数像任正非和万家乐这样的中国人,靠夜以继日的奋斗,拿命拼出来的结果。

苦难成就伟大。

大概是对民族工业最客观的评价了。

四、外资猎杀的血泪之路。

此后的7年间,万家乐燃气热水器销量跃居全国第一。在1990-1994年期间,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李鹏、胡锦涛,相继视察万家乐。

万家乐的成功,让顺德同行们看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原来技术创新还可以这么玩。

于是,顺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求工程”。

科龙对标西门子研制电冰箱,美的对标三洋研制电风扇和空调,爱德对标三菱研制电饭锅。

“反求工程”虽然见效快,但很容易被定义为抄袭。

1995年,美的立柜式空调抄袭三洋,日本三洋起诉美的专利侵权。

自知理亏的美的选择庭外谈判,最后给了三洋100万专利使用费,才得以继续生产这种柜式空调。

早期民族品牌的技术创新,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很长一段时间,舆论界评价中国人擅长抄袭,创新能力差。

这也是无奈之举,谁不愿意创新,可基础太差,我们在很多领域几乎空白,一个小学生要研究高数,除了照猫画虎,还有什么办法。

当然,外资品牌也不会容忍民族品牌快速发展,小学生好好学习总能考上大学,学会高数。

所以,这边美的和三洋打官司,其他外资品牌也没闲着。

同年,顺德知名品牌神州厨电与德国博世集团合资。

按照当时的惯例,外资企业有技术优势,所以一般外资企业都是以技术和设备作为合资资本,不会花钱买股份。

但这次博世却真金白银地用近一个亿的现金换购神州60%的股份。一个是中国燃气热水器知名品牌、一个是跨国公司巨头,强强联姻。当时几乎没有人不看好这次合资。

博世就是上文提到,在1895年生产出世界第一台快速燃气热水器的公司。

关于博世可以多聊几句。

博世在二战期间,靠给德国军方提供汽车工具起家。所以,它的主营业务一直以汽车产业为主。

进入家电行业,是因为博世在1967年和西门子一起成立了生产白色家电的博西家电。

而且,借助原本在汽车领域的科技优势,博世做家电十分顺利。家电业务很快占到了集团业务的三分之一。

博世与西门子的合作,让集团意识到,进入新领域最好的方式就是“借鸡下蛋“。

简单来说就是:用别人的公司、别人的市场,生自己技术产的蛋,后来为了方便下蛋,博世干脆收购了西门子。

所以,1995年,博世进入中国,依旧沿用了与西门子的老打法,直接拿出1个亿控制了神州厨卫。

60%的股权让顺德人失去了公司话语权,相当于自己养大的孩子被别人抱走了。

与博世的合作的第二年,神州的广告就变成了神州博世,第三年连神州也抹去了,绝大多数产品也换成了博世品牌。

之后的几年,神州品牌基本上被雪藏,搞得不明就里的经销商都在猜测神州公司是不是破产了。

最后,由于品牌归属问题,神州与博世分家,牌子虽然顺德人保住了,但博世已经借助这次收购,彻底占领了原本神州的销售渠道。

现在我们提到神州,第一反应估计是神州笔记本。而神州厨卫的名号已经泯然于江湖。

顺德人学习万家乐好榜样,靠反求工程快速发展;外资品牌也懂得学习成功模式的道理。

紧接着,号称传承了147年的热水器品牌——AO史密斯,收购曾经生产出中国第一台热水器的南京玉环厂,进入中国市场。

此后,日本樱花、林内等一大批外资品牌,相继进入中国。

必须承认,这个阶段的民族品牌还很弱小,外资品牌的进入,好比几个大人加入一群小孩打架。

前有博世三下五除二干掉神州,后有AO史密斯吃掉玉环。其他围观的大人,看到对手这么弱,那个不想上手试试。

更何况,这群小孩还抱着一座金山。

五、热水器行业的“军阀混战”。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通知》核心三个意思:1.停止住房实物分配;2.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3.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和住房金融。

住房制度改革开启了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此后二十年时间中国地产增长超过百倍,每年大约300万家庭需要安装热水器。

如此庞大的需求,对手又这么弱,外资品牌更加疯狂涌入,同时民族品牌意识到了危机,也开始快速成长。

外资品牌的商业模式已经十分成熟,进入中国市场,要么强势并购、收购,要么自建团队疯狂推广。

但民族品牌,依旧大小军阀混战,各是各的打法。

当时,仅在顺德就有3000多家中小型家电生产和配套企业,这还不包括,顺德以外的珠三角地区,和以老板电器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海尔为代表的黄海湾地区。

三大家电产业中心,加起来的家电企业保守估计上万家。

而普通老百姓,能记住名字的品牌,恐怕不超过一只手。

我们按照规模,大体分为草莽、腰部、头部三种类型。

这种竞争格局,在互联网行业最明显,比方说:从2009年持续到2014年的团购网站千团大战。

基本上就能看出这三种类型企业打法的差别。

千团大战,顾名思义,1000个团购公司的竞争。但打到最后只有10家头部公司,参与最后的收官大战,比方说:美团、点评、糯米、拉手、窝窝团、聚美等。

剩下的还有990家是什么企业?

900多家其实都是草莽创业,几个、十几个兄弟,下载了一个公开系统,把一个团购网站搭起来,然后就找商家。谈几单生意,挣几单差价,有的赚了点小钱,有的赔了点小钱。

在这中间,为了生存,难免不择手段,但稍微遇到强大的对手,资源被锁死,就做不下去。接着转身,再去其他门槛不高的地方找机会,比如开餐馆、做自媒体。

我在10年前后,到顺德服务客户,又碰到了阿豪,他已经不做门窗生意,转行干家电。

工厂和自己家在一块,前面加工后面住人,全家人齐上阵,靠低人工成本,做贴牌货。

由于,外资品牌和民族品牌的双层挤压,阿豪的生意难以维系。

我跟他聊的时候,他已经着手准备转行干房地产,打算跟随另一个表叔,加入炒房团的行列。

当时,我还力劝阿豪,不要干房地产,踏踏实实搞实业,勤勤恳恳做家电。

结果,几年后,阿豪抓住了16年这波房地产暴涨,靠炒房实现了财富自由。

对赚钱极度敏感,总能找到新的发财渠道,大概也是顺德人的特点之一。

但是像阿豪这样的草莽公司,其实就是蹭红利。散兵游勇没什么战斗力不说,还败坏民族品牌的名声。

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喜欢买外资品牌。有人说是,当时的国人崇洋媚外,觉得买外资品牌有面子。

不可否认,是有这种心里。

当年,我大舅买了一台西门子冰箱,愣是吹嘘了大半年。

但有一点,也必须承认,这些草莽企业,为了生存,经营无下限,产品确实没有质量保证。

我妈当年看我大舅买了西门子冰箱,也要给家里置办家电,后来不知道从哪里买了台“西门了”牌热水器。

乍一看,跟西门子差不多,可没用两个月,就报废了,差点没把家里给烧了。

从这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妈提到国产货就生气。

像阿豪这样的草莽企业,属于典型的猪队友,坑自己也坑队友,也进一步增加了民族品牌的崛起难度。

除了草莽团队,千团还有将近100个企业,在当时的团购市场达到了腰部企业的规模。

腰部企业的状态,基本都抢占了一个生态位,比如我是西安这个城市的第一名,我可以在西安成为老大,有的公司也达到了100人以上的规模,有的还拿到了一些融资。

不管头部再强,总有薄弱的市场。

滴滴打车在互联网打车领域,应该是绝对的垄断地位。前几天我到湖北十堰出差,还看到了一个叫斑马出行的网约车,人家貌似也活的不错。

在热水器这个领域,腰部企业就更多了,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乡镇市场看一看,各种你听都没听过的牌子到处都是。

它们的统一特点,价格便宜,渠道为王,艰难生存。

最后,头部企业负责和外资品牌硬碰硬,终结这场军阀混战。

头部品牌大家都很熟悉,万家乐、美的、老板、华帝、海尔、格力等。

衡量是不是头部的标准很简单,看看是不是品类代言人。

比如,万家乐=中国热水专家,热水器品类的代言词;格力=好空调格力造,空调领域的专家;苹果=智能手机创造者,在消费者认知里苹果就等同于智能手机。

其他的,比如美的、海尔,早期都有自己的代言品类,美的风扇,海尔冰箱,后期随着品牌升级,从单一品类转型生活场景。

例如:美的-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头部品牌的崛起还是那句话,苦难成就伟大。

六、杀出包围圈:国货突围。

外资品牌强势进入中国,虽然给民族品牌带来了生存危机。但也是这种压力,逼着民族品牌向外资品牌学习先进打法。

而外资企业的先进打法,总结起来一句话,必须抢占微笑曲线的两端。

微笑曲线是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提出对生产制造类企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框架。

因为发展曲线类似微笑,所以也叫微笑曲线。

简单的理解,对于生产制造类企业而言,要想活得好,必须往微笑的两端发展。

一端是研发,另一端是品牌运营。越往上利润越大,活的越好。越往下,基础的组装和制造只能苟延残喘。

草莽类型的企业都是在最低端,所以活的最累,死的最多。而腰部企业,差不多处于中游,不上不下,可以勉强维系。

头部企业基本上都是在顶端和外资品牌硬钢。

先说研发,经过这么多年,从“反求工程”一路模仿创新的民族品牌,虽然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亏,但还是有人考上了“大学”,实现了自创创新,比如万家乐。

在热水器领域,有两个行业难题,外资品牌也解决不了。

由于技术缺陷,传统热水器在洗澡前,必须先放一会儿冷水才能洗,而且刚开始的水温还不稳定。夏天还好天气热,冲点凉水不碍事。

冬天小孩和老人的体质本来就弱,洗澡水温不稳定很容易感冒,尤其是在不通暖气的南方。

所以,等待和忽冷忽热,一直是热水器行业的两个痛点问题。

我自己换过几个房子,热水器一直是这种情况,为此还特意问过身边朋友,发现大家好像已经默认了这种情况,甚至有些业内人士也认为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

2017年,通过万家乐两代工程师的努力,终于研发出“东方恒热芯”系统,实现了打开水龙头后0.7秒热水全屋使用,并且始终智能恒温,一举解决了等待热水和忽冷忽热两大难题。

在此之前,家电圈几乎所有大的产业革新都由外资品牌发起和主导,民族品牌每次在刚刚“引进消化吸收”完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后,外资品牌都会不失时机的去修改游戏规则。

中国彩电业就是这样一个缩影:从CRT到LCD,再到目前正在普及LED,和基本确定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OLED,民族品牌始终游走在产业升级的最核心技术之外。

别人吃肉,我们喝汤。

而这一次,万家乐没有给外资品牌改写游戏规则的机会,我们中国人掌握了燃气热水器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直接占到了微笑曲线研发端的顶端。

再来说说品牌端。

什么是品牌?

得到梁宁讲:品牌,就是你愿意和它自拍。

举个例子,很多人喜欢去星巴克,真的是因为星巴克的咖啡好喝吗?

显然不是,很多小众品牌的手工咖啡,不管是口感还是原料,都比星巴克上一个档次,而且价格相差还不大。

不为喝好咖啡,去星巴克干嘛。

拍照。

拿着咖啡杯凑到脸上自拍发朋友圈,告诉大家我在星巴克,今天的心情很好。

这是星巴克最常见的购物场景。

问题来了,大家喜欢和什么自拍。

高颜值。

比如,美女、度假山庄、海滩。谁见了不想拍个照发朋友圈啊。

可热水器,这种土不拉几的东西,怎么有颜值。

万家乐还真把这事干成了,万家乐“天工系列”热水器,堪称热水器界的颜值担当。

废话少说,先上图,感受一下颜值。

再来看看常规的热水器。

是不是瞬间有种想要和它自拍的冲动,尤其是新朋友来家里做客,当你介绍完这是热水器时,脑补一下他们惊讶的表情。

把时间倒退20年,很难相信民族品牌能做出这样的产品,它们一边要面对同行的恶意竞争,一边要抗住外资品牌强势攻击,硬生生从夹缝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热水器不算是高科技产品,没有芯片、AI听起来高大上,但和民族工业化历程的很多行业一样,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就业,打破垄断,面临危局,艰苦奋斗。

下次换热水器,你会选国货吗?

我会。

中国热水器发展史,走过了大多数中国企业可能类似的经历:

从最廉价的“三来一补”艰难起家;

到全面“反求工程”,学习外资品牌先进技术;

到从外资品牌的强势进攻和草莽品牌的恶性竞争中奋勇向前;

最后靠自我摸索,打破外资品牌垄断,掌握核心技术。

今天,中国热水器十大知名品牌,有八个是民族品牌,外资品牌占据中国市场的历史已经彻底一去不返了。

同时,我们也相信,无论以后世界的竞争格局如何变化,民族品牌依旧会站在世界之巅。

2018年2月,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华为展示5G商用终端机,震惊全世界。在这之前,从1G到4G全被欧美垄断,中国人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

因为任正非,这一次我们有了绝对的话语权,欧美要看我们的脸色吃饭了。

华为、万家乐,都是中国民族品牌的脊梁。

如果,我们这个民族也需要底气,它们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底气。

中国人从不畏惧困难,从不畏惧竞争。

因为我们坚信:苦难成就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