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现代社会,我们有空调,有冰箱,但面对酷热夏季还是叫苦不迭,那么古代人在没有冰箱和空调的情况下,是如何应对酷热夏季的?
可能有人会说,如今夏季气温屡创新高,是因为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的作用,古代夏季没有当今这么热,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在《浮山县志》记载过乾隆八年的极端高温天气:
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高温使得路上的行人热毙而死,类似这样的事件,在史书上多有记载。
元祐八年,苏轼被贬到海南岛为官,后来逢宋徽宗继位,徽宗皇帝爱苏轼之才,以及恰逢天下大赦,苏轼得以北归,不幸的是在北归时遇上高温天气,苏轼中暑了,最终不治而离世。
如果说以上史料有夸张成分,那我们来看看学者的研究,从著名学者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里,可以看出夏商、春秋、秦汉、唐宋,这些朝代的温度是高于现在的,而南宋元明清温度低于现在,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极端高温天气,比如前面提到的乾隆八年极端天气热死人的事件。
以上可以说明,不同时代的气温存在差异,但至少古代的夏天,不见得绝对比当今夏天要凉快。
在当今,我们有风扇、空调来降温,有冰箱来制取冷饮食品,那么在古代,古人是如何降温的呢?
我将从古人的衣、食、器三方面来浅述古人是如何应对夏季高温的。
衣在夏季,又薄又透气的衣服自然是首选。
关键是古人有没有这样的衣服呢?
答案是肯定的,他们不但有,而且很有可能比你穿过最薄的衣服还要薄,还要透气,不信就来了解一下。
早在六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就掌握了从葛、麻等植物皮中提取纤维来制作麻衣、葛布。
《韩非子·五蠹》里说“冬日麑裘,夏日葛布”,说的就是夏季要穿葛布衣服。
用这样的布料做出来的衣服,穿在身上是何感觉呢?
杜甫有诗: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诗圣说用细葛布做的衣裳,风一吹软软的,香香的,轻柔的就像雪花一样。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衣服广告,要是在今天,这绝对是爆款产品。
可是在当时,葛布衣服也就还行,还有比它更好的衣服,其频繁地出现在古诗词中,它便是“罗衫”,这可是薄的让人觉得穿一层就跟没穿一样的存在。
有故事说一个人穿了5层罗衫,其胸前的痣仍隐约可见。
这显然不是吹出来的!
长沙马王堆汉墓1号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中的“纱”就是“罗”,此衣轻若无骨,整件衣服仅48克,比一个鸡蛋都轻,更有传言,隔着10层还能看见书页上的字。
夏天穿这样的衣服,能不凉快吗?
只是如此衣物,普通人断然是穿不起的,于是就有了“富人披罗衫,穷人穿葛衣”之说。
随着我对古人穿衣的了解,长期以来我心中的一个困惑也被解开了。
之前我在看唐朝题材的影视剧比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时,被剧中大唐女子的“袒胸装”震惊了,这些女子穿着低胸装,身上披个纱,肌肤若隐若现,娉婷婀娜,风情万种,好看是好看,但我总觉得这造型,跟我想象中古代女性的含蓄内敛不沾边,我一直以为是为了吸引眼球故意为之,直到了解了唐朝穿衣风格后,才觉得是我想多了,人家真还真就是那么穿的。
这样的衣物面料穿衣风格一直被沿承下来,讲述明朝宫闱之事的著作《酌中志》中说:
三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罗衣……四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纱衣。
足以看出明朝人,到了夏季的时候,也是会穿纱衣和罗衫的。
李清照在也《点绛唇》中用“薄汗轻衣透”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衣服有多薄,一点薄汗就能将衣服湿透,可见穿这样的衣服肯定很凉爽。
显然古人在夏天,是有条件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过夏的。
器在高温天气里,别说穿一层罗衫,就是裸着也还是热,可如何是好?
显然,穿薄衣只是基本操作,降温消暑还得靠工具器物。
其中首选的自然是扇子,可是扇子只能做寻常只用,古人发明了比扇子风力更足,类似现在“空调风扇”的设备。
古时候一些大户人家,在大厅上方会安装一种风扇设备,其扇叶差不多有门板这么大,这么大的风扇,动力来源主要靠仆人拉动绳子来牵引。
《西京杂记》中记载:
“长安巧匠丁缓做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看到“满堂寒颤”这四个字,我就想到了从40度的户外走进20度的空调房的感觉,而在汉代,这个名叫“叶轮拨风”的风扇已经能让人有种吹空调的感觉了,堪称那个时代的黑科技。
后来人们把这样的风扇装在门前的河边或池塘边,靠着水流驱动风扇转动,甚至可以用风扇叶击打水,使其雾化,这样风裹挟着水雾,降温效果更好了。
除了靠机械转动的“空调风扇”,还有一种利用环境的降温系统——“空调井”。
这个肯定是离不开井了。人们在大厅里挖一口深井,由于深井温度趋于恒定,在地面暴热时,井中温度相对较低,于是在地面留一个通风口后,井下凉风就会源源不断送进厅堂,达到降温效果。
这样的“空调井”在当今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中还能看到。
要是对空调井和空调风扇的降温效果不满意怎么办呢?
只要有钱,办法有的是。
土豪标配——凉屋。
比如,古代一些土豪在房前屋后修渠引水,架一座大水车,将水引到房顶,再让其流下,人造瀑布就形成了,管你外面多热,至少房子被降温了,房内再配套空调风扇,热是根本不存在热的。
以上这些只有大户人家才玩得起,而平民百姓则有他们的宝贝。
玉簟
在李清照的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中,女子穿着罗衫、用着玉簟,惆怅满怀。诗中提到的玉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凉席,一般是由竹子编制而成,竹席作为防暑的重要物件,是当时家家户户必备之物,好用到一直传承至今。
不止李清照提到过玉簟,苏轼曾在《南乡子·凉簟碧纱橱》中也写过玉簟的使用心得: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诗人有了玉簟和蚊帐,枕着清风睡了一个囫囵觉
是什么样的枕头,能让人有一种枕着清风睡觉的感觉呢?
瓷枕
这个枕头叫“冷暖枕”,由瓷制成,里面是空心,可以往里装水。夏季睡觉前,装入从深井取来的凉水,然后垫上枕巾枕着睡觉,这算是很好地消暑法子了。
竹夫人
在《红楼梦》中讲到猜灯谜时,宝钗出了一首谜题: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其谜底就是古人夏日常用的一个器物——竹夫人。
竹夫人
宝钗第一句诗说出了“竹夫人”的外形,后面三句诗说出了竹夫人使用时间范围。竹夫人是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物,中间为空,四周有网眼,可拥抱,可搁脚,供人取凉。
穿着薄衣,吹着“风扇”,枕着瓷枕,抱着竹夫人,身体是凉快了,可夏日暑气,让人精神萎靡、茶饭不思,这个时候要是能喝点冷饮,吃点冷冻食物就再好不过了。
食古人在夏日还真有冰镇食物可吃。
屈原《楚辞·招魂》中就记载了古人冰镇酒水的事情:“挫糟冻饮,酎清凉兮”。
意思是说人们将酒放在冰上,冷冻一会再喝,那叫一个醇香清凉。
有人可能会产生疑惑:古代人没有电和冰箱,他们夏天的冰是怎么弄来的?
我在《诗经》寻找到了答案。
《诗经·豳风·七月》: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这两句诗是一首农事诗中的一部分,二之日、三之日指的是农历十二月和正月,凌阴指的是冰窖。
翻译过来就是:到了十二月,把冰凿得咚咚响,到了正月,把冰藏进冰窖。
采集冰块
从中可以看出而古人夏天用的冰块是来自冰窖。
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藏冰的呢?
根据现代考古发现,在周代就已有冰窖存在。其藏冰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在每年大寒时节,一年中冰块冻得最坚硬的时候,人们开始采集冰块,将采来的冰块藏到预先修建好的冰窖里。
冰窖的选址一般在阴凉之处,并建于地下,冰块被运到冰窖后,表面用稻草芦苇等隔温材料包裹住,一切处理妥当后,密封住地窖门口。
周王室为了保证夏天有冰块用,于是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冰政”,来专职负责这件事,当然用这种方法藏冰,肯定会有不少冰块会融化,为了来年夏天有足够多的冰块,只好从量上下手,修建更大的冰窖,采集更多的冰块,为此在古代大城市都建有很多的冰窖,今天北京的冰窖胡同、西安的冰窖巷,就因这里设置冰窖而得名。
也许有人要问了,在北方还好,南方冬天不结冰,南方人怎么办?
当然是人工制冰了。
唐代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在无意中发现硝石溶解在水中会吸收大量的热,制冷效果足以让水结冰。
这无疑是个大发现,于是人们利用硝石这种特性,开始人工制冰,普通百姓于也能在夏日用得上冰了。
不过我认为用此法制冰,会消耗大量的硝石,这是限制其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我推测当时夏季用冰主要还是窖藏冬冰为主,人工制冰只能是一个补充,但量不会太多。
冰块作为夏日的稀缺物资,在唐朝已经开始有商贩以卖冰为业了,杜甫《陪诸公子丈八沟》中有“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的诗句,讲述了在长安一个叫丈八沟的地方,人们喝着冷饮游玩的情景。
古人在集市上吃冷饮
到了宋朝,冷饮已经是夜市标配的商品了。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州桥夜市的热闹场面,每到夏天,商贩们“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售卖的冷饮有“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不同品类。
在元朝,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有幸品尝到了当时大为流行的冷饮“冰酪”(用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传说,后来马可·波罗把制作“冰酪”的技术带回意大利,之后又过了三百年,这技术出现在法国,此后流传到英国,于是“冰淇淋”出现了。
到了明清时期,在夏日街巷,买卖的冷饮品类就更多了,仅《红楼梦》中就有买卖酸梅汤、玫瑰露、凉茶等场景的描述。清代诗人王渔洋的诗句:“樱桃已过茶香减,铜碗声声唤卖冰”说明当时的冷饮已经是寻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冰箱雏形——冰鉴(han)
电视剧《甄嬛传》里有这样一个场景:在酷热的夏日,华妃身旁总会放置一个圆桶,里面装的正是冰块。其实这样的场景并不是虚构的,存放冰块的器具,早已有之。
铜冰鉴
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非常别致的器具,其有里外两层,里层与外层之间有较大的空隙。经学者分析后发现,这种器具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冰箱”,每到使用时,将盛着酒水或食物的器具放进内胆,再在四周放上冰块,盖上盖子,以此来冰镇食物,于是被命名为铜冰鉴,而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关于古代人在夏季的饮食方面,还有诸多驱热消暑的饮品,或是凉茶,或是绿豆粥,或是一些中药草熬制的“饮料”,凡此种种就不再一一枚举了。
结语
古人在炎热的夏季,会通过穿透气的薄衣、改造房子、用各类器具、冬冰夏用等办法应对高温天气,从此种种里,我完全被古代人的智慧所折服,他们面对高温天气,没有一味地忍耐熬时间,而是想尽办法来解决问题,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产生这些伟大智慧的结晶,得以让后来的人们过上一个更清凉的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