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南方人的抗冻是出了名的,在湿冷的“魔法攻击”下,没有暖气的南方人们除了空调取暖就只能靠“抖”。近日一则通知,令本就在严寒中瑟瑟发抖的浙江人们受到了心灵的寒冷袭击——浙江有关部门通知,为响应带头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机关单位在气温低于3摄氏度才能开空调,并且空调温度不能高于16℃。
不怕3℃才开空调,就怕缺乏科学依据的任性决策啊。这种低温“比拼”之下,冷的最后还是基层做事的人。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大众所共同认可的意识,这个初衷应该被认可。政府部门应该带头,因为花的是公众的钱。但通知上关于具体温度的规定只有“响应精神”和“领导要求”,却没有科学决策和科学支持,难以服众。在这个建设科学决策型政府的时代,光一个“上级要求”并不够,还需要拿出科学依据,民众需要的是一个“道理”,是一个科学的“道理”。我们不禁发问:为什么是3摄氏度?经过调研了吗?
首先,浙江作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省份,冬季最低气温基本都高于0摄氏度,而最低温也常常出现在夜晚,白天的平均气温低于3摄氏度的时候寥寥无几。“低于3摄氏度才能开空调”无疑是约等于不开空调,那么购置空调的意义何在,是否又与提倡的勤俭节约精神相违背?再仔细一看,家里冰箱冷藏的温度设置为4度,不禁感慨机关人员的“生存环境”堪比冰箱呀!
其次是空调温度不能高于16℃这个规定,并没有考虑到许多空调的制热功能最低为17℃,这个“16℃”真的是经过慎重考虑和研究而定下的标准吗?对于南方人来说,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异总是让我们吃“哑巴亏”,看上去温度比不上东北的零下几十度,但因为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低,南方的潮湿总让人们无法忍受刺骨的寒冷。特别是久坐在办公室办公的机关单位人员,16℃的空调设置很可能是杯水车薪,并不能带来很大的改善。
当然,之前的机关单位是否存在“人走电不停”的问题,或是空调长时间以高功率运作的现象也值得考虑。但一刀切的决策需要一个说明,而不是用“无法完成节能减排指标”“领导的要求”等大话、空话来搪塞。倘若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采用自己自带取暖设备,既达不到减排要求,同时也会埋下安全隐患。反对浪费应该是全面的、科学的反浪费,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反浪费。为了节能减排,花巨资买的空调放着不用,这不也是一种浪费吗?冷的情况下,手缩在袖子里,机关工作效率降低,这是不是一种更大的浪费?数字化管理的核心应该是科学化管理,而不是任性定一个数字指标就叫数字化管理了。
节能减排是一种意识,而不是一刀切的决策,政府要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决策,并及时给出说明。民众的吐槽看上去是对于空调温度的纠结,不如说是对政府科学决策的期待。政府如何决策、如何与大众沟通,还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命题。
文/曹旭晨(华中科技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