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空调>

美的优靓空调网上怎么查不到(美的空调网上查询)

美的优靓空调网上怎么查不到(美的空调网上查询)

更新时间:2022-03-08 17:18:05

1月28日,桂城街道举行桂城街道举行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会。会上透露,2021年,桂城完成GDP749.88亿元,增速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9.69亿元,总量位列全区榜首;税收总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市32个镇街首位。

“我们要做城市形态最靓的仔、城市功能最强的头、城市内涵最有魂的C位。”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的同时,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岑灼雄以极具“网感”的潮流语言,指明了桂城未来的城市发展之路。他指出,要把“湾区之桂、广佛城芯”的区位优势转变为“湾区一流、广佛标杆”的领跑优势,强化“五个坚持”,推动质量、创新、出彩、幸福、效率五个更高层次的跃升,全面打造高品质新活力强实力的出彩桂城。

产业桂城

推动土地经济向空间经济转型

“桂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广佛极点核心区域,已经成为佛山以及南海最具财富含量、最具有附加值和人力资本、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公共服务资源最优质的中心区域。”岑灼雄提到,今后五年是桂城抢抓机遇、争先突围,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产业是桂城的未来所在,桂城必须旗帜鲜明把产业作为发展之基、兴城之本,坚定朝着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楼宇经济、地铁经济发展,以产业转型带动经济、社会、人口全面转型。

作为中心城区,桂城的开发强度已超过60%,岑灼雄指出,桂城有占地超过1.2万亩的村级工业园亩产税收却只有4万元左右,但是也出现了24栋亿元楼税收超87亿元,贡献了2021年桂城税收总量的48%的情况。因此,桂城要坚持质量为先、空间再造,着力提高亩产效益,推动桂城由土地经济向空间经济转型。

南海新经济小镇建筑颇具“网红范”

具体而言,在连片开发的基础上,集聚高效利用土地,产业楼宇容积率向3.0以上靠拢,向天空要空间,未来五年建成一批平均容积率3.0以上、建筑总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的工业载体,以优质发展空间保障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突出产业社区化,通过打造若干个以人为本、主题鲜明、协同发展的产业社区,推动传统低效的工业园区蝶变成高技术制造业和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且具有持久造血功能的科创都市区,打造功能混合一站式的生活圈,力争80%以上的产业配套和生活需求都能在产业社区内解决,让创业者、上班族不出社区即可实现“生产 生活”。

目前,桂城有比较好的科创优势,高企数量达到514家且增长态势良好。为此,桂城将坚定“强二优三”战略,以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聚焦“金融 总部 科创 文创”,发挥广东金融高新区、季华实验室等重大平台优势,加快建设季华实验室新型显示装备和半导体装备产业园等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催生创新能量的迸发。

在土地、资金、产业空间、人才公寓等方面优先配置资源,打造科创资源和科研人才集聚高地,着力提升规上企业和高企的分量和质量,鼓励更多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力争未来五年高企增至1200家、上市企业数量实现翻一番。

出彩桂城:

塑造更具高品质的城市新形态

“要让大家一提到桂城,就想到’出彩桂城’’活力无限’’魅力四射’’型英帅靓正爆镜’。”岑灼雄再次说出流行词汇,让桂城高品质城市新形态显得更生动具体。在他看来,只有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功能,形成强大的中心集聚力、辐射力、影响力。

接下来,桂城要把生态资源优势利用好、发挥好,未来五年要基本完成63公里滨河生态走廊建设,通过慢行系统将“轨道、水道、绿道、道路”道道相连、交织成网,让桂城“无处不公园、美景连成片”,打造“在城市游山玩水、在公园工作生活”的优质环境,切实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桂城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打好文化牌,擦亮“文化之城”“美食之城”“博物馆之城”“涂鸦之城”“网红之城”“商贸交流中心”等城市名片。精心打造千灯湖夜间经济集聚区、怡海片区美食集聚区,聚焦品质、特色、品控等方面,挖掘推广更多本土特色美食,让桂城既装得下超千亿的规划,也留得住老字号的繁华。

幸福桂城

“强民生”,创造更具获得感的美好新生活

岑灼雄指出,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民生项目投入上坚决舍得、在民生实事落实上绝不含糊,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教育方面,未来五年桂城将投入46.5亿元,完成27所学校的新改扩配建,其中包括7所村域学校的改建提升,向相对薄弱区域、村域学校倾斜更多教育资源,推动桂城教育朝着优质均衡方向不断发展,持续扩大“要想孩子早成才、请到南海桂城来”金漆品牌的影响力、吸引力和集聚力。

医疗方面,未来五年投入70亿元,尽快建成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心血管病大楼,桂城、平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桂城敬老院等一批医疗配套;加快桂城医院整体搬迁,力争打造成全区乃至全市的全科医院标杆。

在城市管理方面,集中力量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生活垃圾分类、加装电梯、规范社区停车等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推动城市管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不断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关婉灵 通讯员杜建新 李芳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