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不少网友也分享自己身边的南方人第一次见到北方暖气的样子:
其实,提到供暖,北方人也是一片喜气洋洋,吉林长春某小区还放烟花庆祝。
而近几年,有关南方供暖的议题经常被提到。
早在2012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就提交了《将公共供暖向南方地区延伸的建议》;
2013年的两会上,无锡的人大代表认为当地冬天的湿冷气候已使许多北方人望而却步,影响了人才流动和引进,“集中供暖问题已成为无锡率先实现现代化征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2018年两会上,湖北省人大代表周洪仁也提案“国家应从实际出发,重新划定南北供暖分界线”。
那么,南北供暖分界线到底是怎么来的?南方为何迟迟没有集中供暖?
供暖分界线从何而来
春秋时期,晏婴奉命从鲁国出发到遥远的楚国搞外交。
面对楚国人的刁难,他不卑不亢地讲了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这番话,在两千多年以前就率先道出了以淮河为界、我国南北地理、气候上的巨大差异。
“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的晏婴使楚
现在,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这一划分最早由我国近代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
他在1908年出版的《新撰地文学》一书中明确提出:
“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动物多驯驴良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
这里的“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北岭,也多认为是秦岭。
1935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现代气象奠基人竺可桢在其《中国气候概论》中明确说到秦岭-淮河线。
现在,秦岭-淮河线除了是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还拥有多重地理身份: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1月份0℃等温线、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等等。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关于我国供暖界限的确定,最主流的说法是我国依据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规定:室外温度5℃以下定义为冬天。只有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区域,才能被界定为集中供暖区。当然,这是一个较为笼统的划分,具体的划分还需要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南北供暖线示意图(图源:《南方周末》何籽)
1957年,为了更好地与农业生产结合,我国正式采用竺可桢的划分标准,即以1931年全国各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所制定的区域来划分南北供暖线。
这条线的具体位置为:东起江苏北部的苏北灌溉总渠,向西大体沿淮河干流南侧至河南信阳,折向北沿伏牛山—秦岭分水岭,至甘肃南部的徽成、武都(现陇南),东西长约2000公里,基本与秦岭-淮河线相吻合。
同期,我国参照苏联模式,初步建立起住宅锅炉集中供暖体系,并在北方城市建设了多个热电厂。
不过,当时的热电厂主要为工厂办公楼、车间、集体宿舍等供暖,很少为城市民用建筑供应生活用热。
比如,1958年,北京建立了我国第一家煤气热力公司,主要向中南海和长安街沿线的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实施集中供热。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城市民用建筑才开始集中供暖。
自此,南北方居民的冬季室温才有了较大区别。
如此划分供暖区域合理吗?
那么,为什么现在南方朋友呼吁重新划定呢?
有网友说,以前网络不发达,南方人不知道北方人的冬天过得这么舒服——一直以为南北冬天一样惨,一觉醒来被子是硬的,一个月只能洗一次澡。
当然,这些饱含“血泪”的吐槽大抵是玩笑。
真正的原因还在于气候变化,60多年前划定的标准已不再完全适用当下的情况,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周围的地区。
拿河南信阳和驻马店这两个气温相差无几的城市来说,信阳横跨淮河,75%的居民住在淮河以南,所以被划到了不供暖区;与其相隔不远的驻马店属于淮河以北,就被划进了供暖区。
还有被划到了不供暖区的江苏徐州,实际上,它北面是平原,冬天时,南下的冷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基本上跟北方一样冷。
湖北的人大代表周洪仁表示,“南方一直处于‘误会的暖和’之中”。言外之意,南方的冬天并不比北方暖和!
他认为,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变化,南北分界线在南移,冬天长江流域的气温已经达到零下8℃到10℃,“由于南方雨水偏多,湿度大,有时看似只有0℃上下的气温,实际上远比北方干冷的-5℃至-10℃都让人觉得难以忍受。”
从气象学角度来看,湿度对体感温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1℃。
这样的话,以室外温度5℃以下来定义冬天的划分方式就有点尴尬了——只考虑到大气温度,却忽略了湿度、风速等可能影响体感温度的因素。
以上海为例,1月、2月是上海全年最冷的季节,平均气温为3-5℃,气温小于-5℃的天数约为4-5天。
但是,上海冬季湿度较大,一般在60%左右,与之对应的是北方地区平均湿度为20%左右。按照湿度对温度的影响可推算,上海的体感温度实际是1℃到-1℃左右。
达到这一温度区间时,北方地区已经开始集中供暖,将室内温度提高到16-18℃了。
此外,南方的建筑在建造时考虑到气候炎热,大多追求好的散热效果,墙体比北方薄,不利于保温。
因此,好多南方朋友表示,冬天要出门暖和暖和,因为屋里比室外还要冷。
南方供暖为啥那么难?
这样看来,南方部分地区的集中供暖势在必行了?
没有这么简单。
上文提过,2012年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递交提案,建议南方地区冬天实行集中供暖。
已过去6年,南方的集中供暖行动依旧没有完全展开,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能源消耗问题。
武汉是南方集中供暖的先行者。早在2005年,武汉就启动了“冬暖夏凉”工程,目标覆盖区域达5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60万人。
但是,温暖背后是巨大的能源消耗。在2012年的“第八届绿色建筑大会”上,时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的仇保兴就公开批评:不能把集中供热盲目地照搬到秦岭、淮河以南,这对能源消耗是巨大威胁。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介绍,从长期来看,全国建筑总能耗不能超过10亿吨标准煤,无论从全球碳减排的要求出发,还是从中国可获取能源的总量出发,这根红线永远都不能逾越。
2012年,全国建筑用能总量已经超过7亿吨标准煤。同时,结合中国城镇化总体布局,到2020年,全国城镇化人口将从目前的6.7亿增加到10亿,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在10-20亿平方米,节能压力非常大。
江院士认为,将北方模式照搬到南方,中国的能源供给将不堪重负,这关乎国家战略。
其次,费用问题。
政府需要出钱修建基础设施。
南方在建设之初没有考虑到供暖问题,要供暖就要重新加装管道甚至改建建筑,这是一项巨大的开支。
加之,南方地形复杂,修管道的成本更高;南方的地下水位高,管道很容易被锈蚀,维护又是一个难题。
此外,北方的集中供暖,由政府进行补贴,部分单位也会发放取暖补贴。
南方要进行集中供暖,政府的财政负担及居民个人须缴纳的取暖费数额更高。
再次,利用率问题。
东北的供暖时间长达半年,华北在100天左右,供暖系统的利用率还是比较高的。
南方的供暖时间大部分为40天,部分地区连40天都不到,利用率明显低于北方,造成集中供暖系统资源闲置。
南方建筑墙体薄,散热效果好,但不利于保温,这也会影响到集中供暖的效果。
此外,集中供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
南方采暖怎么办?
肯定不会!
针对利用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表示:
“南方地区室内温度低,当然需要采暖,这毋庸置疑”,但没有必要搞集中供暖,“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我们同纬度的地区,供暖也大都是分散的而不是集中的。”
具体来说就是集中供暖、分户计量——将供暖管线,由原来的串联式改为并联式,即每个家庭一个阀门,使用暖气就可以根据安装在供暖设备上的计量表收费,不使用则不交费。
这种供暖方式有很多优势,可以让住户自主决定每天的采暖时间、室内温度,从而节省能源的消耗。
此外,这种供暖方式还能解决收费难的问题,谁不交钱就停暖,还不影响其他住户,更方便管理。
串联(左图)和并联(右图)示意图(有没有想起被物理支配的恐惧)
事实上,我国一直在论证这种方法大范围推广的可行性,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也已经开始实施。
针对能耗,专家们建议,通过政府补贴、社会力量等,让供暖的能源类型多样化,减少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依赖,积极考虑选择核能、太阳能、浅层地温能等新型清洁能源。
具体来看,已经完工的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三线工程,保障了南方地区清洁能源的供给。
在基础设施改建方面,一些南方城市采取分散式改建,比如合肥、南京、杭州、扬州、南通等已实现部分小区改造升级,进行集中供暖。目前,许多新建的南方小区都自发建好了供暖管道。
还有企业就此进行发明创造。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所长王如竹表示,人们有时感觉空调不够暖和,其实与安装方式有关——室内机出风口一般离地较高,热空气容易集中在天花板附近,除非长期制热,否则无法顾及下肢的保暖。现在,有企业开发出了出风口贴近地面的空调,可以让室内的空气循环更合理。
中船重工集团第711研究所研究员薛飞则十分推崇“分布式供能”的模式,也就是在城市的某个片区内建造一个既能发电、又能利用发电余热为商业建筑和住宅供暖的综合能源中心。当然,这就涉及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南方的朋友们都可以过上温暖又环保的冬天。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