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米
10多家店
1种生活
它叫同兴里
不久前,#同兴里腾退#的话题,窜上同城热搜第一名。
一时间,坊间惊诧,朋友圈里掀起了各式各样的怀念、惋惜、不舍。
甚至许久没有联系的朋友都发来了邀约:“同兴里要腾退了,一起去喝个茶吧。”
这不是同兴里第一次因为腾退上热搜了,但现在,可能是最后一次。
隐匿在城市最中心的浪口,同兴里像是一台古老胶片机。
闪光灯亮起,精致的门头雕花、地道的欧洲古典山花装饰、巴洛克式的大卷涡,遥相呼应的在这条窄巷中争奇斗艳,也将每一位来者拉回时代深处。
1928年,16家富商在此建楼,由比利时一品洋行设计。历时4年,建成25栋小楼,名为同兴里,取共同兴旺之意。
当年,同兴里就是最时髦的建筑。
岁月辗转中,同兴里变成寻常小巷,普通人家为它添上一缕缕烟火。
当日光爬上了窗沿,当红叶落在了指尖,当红杏越过了斑驳的围墙探出了头,那是同兴里用惬意姿势观赏世界的眼睛。
没有穿梭的外卖,只有拧着武昌鱼回家的主人;没有大门紧闭挑灯夜战的压迫,只有搬着竹凳挂着蒲扇和邻里话家常的亲密。
你会遇到这里的横七竖八野蛮生长的绿植、你会遇到参差不齐的晒衣杆,到了隆冬时期,你还能看到的就是五花八门的腊味和蹲守的野猫。
同兴里,就像是一张属于老汉口的画像。
武汉伢在这里长大,唱着六渡桥的民谣,喝着长江的水,在竹床上、在昏黄的街灯下,做一场仲夏的旧梦。
2017年前后,一些厌倦了快节奏生活的人走进同兴里,打开了同兴里与时代接轨的大门。
咖啡店、古着店、私房菜在窄巷里挂出招牌,年轻人们用几个视频,几张照片,让同兴里迅速走红,让它爬上汉口打卡胜地的前列,一直居高不下。
而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同兴里、爱上同兴里,还是源自于它本身独特的魅力。
它并不是一条被定性的老街,反之,它还有极强惊喜感。
穿着隆重汉服的姑娘,撑着白底青花的纸伞,腰间的绑带耷拉在一旁滚落青灰色的路面。
身后穿着jk制服的少女,绑着双马尾,俯身帮她捡起,重新扎好。
两个性格打扮神态甚至喜好都天差地别的姑娘,在这里相逢,穿着各自喜爱的服装,留下自己的剪影,将同一块砖瓦演绎出万种风情。
这就是同兴里的魅力。你以为它被定格成一种模样,其实它有无限可能。
除了透过树叶片层层叠叠的缝隙洒落在残破路面上的斑驳夕阳,就剩下在这长巷里慢悠悠踱步的原住民,与一墙之隔的热闹天壤之别。
一边是都市的喧嚣与升平,一边则是背街的缓步与安宁。
“周六来这坐一会儿,是我这几年的习惯,跟这里的不少老板和原住民都混的很熟。”阿丁熟练地入座并插上电脑电源,窗边的大橘睡的正香,完全没在乎有个人分走了一半午后阳光。
店主没有先递过去一杯白水喊一句欢迎光临,而是直接开始了产品制作,这种心照不宣,的确是妙不可言。
“在这里我很有安全感,快节奏的生活了一周,我就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呆着,让我觉得时间是属于我自己的。”
它在闹市中守着一份自己的宁静,在飞速发展的城市里恪守着自己的步调。
同兴里的包容让它变成了一个多元的地界,这里的青瓦与任何元素都很和谐。
正是因为它的百搭适配,让它一直都能被最新潮最前沿的店主所青睐,让这样一条最斑驳的古老小巷成为最摩登的弄潮网红。
同兴里是新与旧的碰撞,也是古老与现代的相拥。
这里的年代感,就像古稀老者吞吐着旱烟斜睨着城市,皱纹都已经爬上了眉梢。
可这里的生机,处处都被年轻姑娘的缤纷裙摆抚弄,处处都是潮流少年最想捕捉的画面。
木制窗沿吱呀作响配上低鸣工作的咖啡机,旧时光与新纪元在这里完美融合。
灰绿色的墙面不知粉刷过几次,坑洼不平还露出分不出底色的墙皮,张贴的海报与宣传板色彩却很是鲜明。
你不会觉得这是一条网红街,它既没有江汉路的热火朝天,也没有汉街的人声鼎沸;
你不会觉得这是一条商业街,骑着老式自行车的爷爷会提醒你记得看路,家里炒菜的炊烟会压住店角的咖啡香;
你更不会觉得这只是一条普通老巷,它只有200多米,但你却能在每一寸土地上感受到它的年代与新潮、坚守与个性、态度与惊喜。
///
武汉亦不止同兴里。
往事历历不可追,岁月铮铮不可忆,里份的兴衰荣辱,其实与这座城市的浮沉更迭联系紧密。
在武汉的各个里份里,你能看到,踩着熹微晨光而来的不只是知更鸟,还可能是街头弹面与竹篓碰撞的声音,糊汤粉与黑胡椒裹挟在一起与口腔深情碰撞。
街头张老太家今天炖的软烂的黄豆猪蹄,被巷子尾上的王阿姨连锅端走;
永远都敞开的大门和四季不关的窗沿。这里看不见冰冷的栅栏与铁栓,只有家长里短的宽慰与彼此陪伴的朗朗星光。
同兴里腾退的工作风风火火的闹了几次。
那些属于老汉口的市井故事与烟火气息,并不会因为一条窄巷的腾退而被淡忘、被侵蚀。
因为,它早就长在了我们这一代代喝着长江水长大的汉口伢心中。
90多年
20多栋
1段时光
它是同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