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识经济》
作者| 陈杰
本文字数:1900,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科士威马来西亚总部撤资,决定暂退中国大陆市场。
2021年11月30日,科士威内部传出消息,“COSWAY暂退中国大陆。十年,谢幕。”《知识经济》联系科士威公司工作人员F先生,确认了该消息。他表示,受疫情影响,科士威马来西亚总部撤资,决定暂退中国大陆市场。
黯然退场
F先生表示,疫情是科士威做出退出中国市场决定的助推器。国外疫情控制不住,至今都在封国和居家隔离,公司方方面面产业受到极大影响,国内直销行业又面临数字化升级改造的投入阶段,已经自顾不暇,所以决定暂时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据了解,科士威早在今年6月就已经启动善后工作,目前已经完成。按照《劳动法》,科士威马来西亚总部拨款3000多万人民币用于支付员工、经销商的赔偿,以及供应商的未结尾款。
作为长期服务科士威公司一员,F先生感慨良多,但对公司的善后工作给予了肯定,“公司挺规矩的,给予了所有人应有的补偿,挺体面地离开。”
事实上,在科士威退出之前的一年,中国区管理人员和很多经销商对此都已经心知肚明。科士威公司方面已经不对市场提供支持,但因为一直是以产品为导向在中国低调运作市场,所以仍有很多科士威的忠诚经销商在自行维持中国市场,此前每个月仍能达到500多万元的业绩。
“成功”之路
1993年,科士威成为马来西亚知名企业成功集团的一员,主要负责成功集团的产品生产和销售。
在此之前的1985年,成功集团通过一系列手段收购了马来西亚上市公司——世界最早和最大的缝纫机制造商胜家(Singer),同时胜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连锁经营模式的发明者。1998年,科士威控股胜家,并将胜家更名为科士威,成为马来西亚主板上市公司。
控股胜家后,科士威拥有了其旗下的所有销售业务,成为成功集团旗下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加之科士威曾经积累的产业,并通过直销模式,到20世纪初,科士威逐渐发展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卫生用品,以及时尚珠宝类产品的最大分销商。
2002年,科士威成立E科士威公司(ECOSWAY),开始以此名义拓展国际市场。这也曾被视为科士威进入中国的前奏。在中国业界,E科士威曾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具有电子商务特点的直销企业,但由于缺乏科士威集团扶持和迟迟不能正式进军中国,E科士威在中国的发展始终崎岖。
2007年4月12日,成功机构宣布以1.2亿令吉的价格收购其未拥有的25.6%科士威股份。科士威宣布退市,被成功集团完全私有化。
时隔两年多,2009年10月13日,成功集团发表公告,称旗下的香港上市企业成功控股斥资22.28亿元向控股股东BCrop收购其全资持有的Cosway集团100%股权,并拟将成功控股更名为科士威集团。
这一操作,使得科士威转身成为香港上市企业,并确定科士威集团将主要在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市场,通过网络营销直销消费品。
十年申牌未果
随着E科士威的成立,科士威直销业务陆续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但直到2010年3月,科士威才在广州成立了主导中国市场的分支机构——科士威(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在此之前,科士威的经营则完全依靠经销商各自为阵向中国大陆市场渗透,不但缺乏统一的管理,也属于监管厌恶的“偷渡”行为。
△位于广州白云区的科士威工厂。管理上的漠视,导致科士威在中国的经营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无序状态,各地也频频传出E科士威“涉传”被查的消息与案例。当科士威公司开始正式进军中国时,公司过往的不良记录,严重影响了它的直销牌照申请进程。
2011年下半年,科士威在中国大陆地区大力推广科士威免费店,即特惠屋。特惠屋实体商铺营销一直是科士威公司的特色营运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打造,科士威已经成功将这一模式推广到了全球几十个国家。
2012年1月,科士威打出了第二张牌,成立一家新的公司——维迈(天津)商贸有限公司,也是以实体店铺的经营方式销售科士威公司的各类产品。
当时,这一举措被指科士威是为了规避没有直销牌照带来的负面影响:一面以维迈公司维系市场,一面以科士威的名义继续申请直销牌照。当时的科士威(中国)负责人则称,“目前科士威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业务确实由维迈公司代理,但二者相互独立,并不涉及经销商所言的法律规避与保留退路等问题。”
2013年,科士威启动了“万店计划”,将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设计为“四步走”:一是用网络打开市场,二是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三是为代理商办理白金信用卡,四是跟中国大陆各地有前景的商家合作成联惠商家。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此后多年,由于科士威申请直销牌照事宜一再受挫,因此也屡屡深陷“涉传”风暴中,科士威在业内也变得更为低调。
F先生表示,“即使没有牌照的时候,我们的市场也很稳定。我们不是不申请牌照,是政策改了又改,最后被一刀切,申请不了了。但现在牌照的作用会很大,护身符的作用比以前更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科士威在营销上也有点脱离中国大陆的市场环境,中国管理团队也无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