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政策 如何落地落细落实(政策解读·让民营企业安心谋发展③)
近年来,各地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少落实不好、效果不彰。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为此开辟专区,两个月以来,收到有效留言1500多条,其中700多项问题获相关地方部门回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有没有充分听取企业意见、考虑实际效果?在执行中是否出现不该有的偏差,如何及时调整?有些工作方式简单,导致一些政策背离初衷产生相反的作用,如何纠正?
对这些问题,多地公开回复企业、公开解决办法,根据实际情况推动政策落地落细落实,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记者结合留言,梳理影响政策落实和效果的现象,实地采访实例分析,以期提供借鉴,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
细化政策时
制定配套措施应重视前期调研,充分听取企业意见,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
【案例】安徽一家净水机生产厂商遇到了烦心事。为其他品牌代加工时,该厂通常把自有品牌产品更换外观后直接供应给客户。部件和工艺流程完全一致,但仍须对“换装”后的产品再次进行第三方检测,才能取得卫生许可批件。而邻省卫生部门出台文件:产品仅外观或品牌不一致,部件(原材料)、工艺流程一致的,申请新证时无需对部件(原材料)、成品重复检测。
每做一次第三方检测,企业要花费2.5万元左右,耗时两个月以上。“这么一来,拿到卫生许可批件至少比邻省同行晚两个月,其他品牌怎么会再找我们代工?”企业负责人说。
据业内人士介绍,安徽省净水机行业每年给其他品牌代工的产品型号多达几十个,产值过亿元,占据市场份额20%以上。如今,当地企业无论是在代工产品型号数量还是产值上,都受到一定影响。
安徽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创优营商环境背景下,监管部门也希望为民营企业减负,但必须依法行政。从监管角度来看,既然品牌、外观不同,自然就属于不同产品,想要申请卫生许可批件,就必须重新进行第三方检测。
安徽徽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牛和勇表示,从依法行政角度看,当地监管部门履行了职能,要为广大群众把好安全关。但在依法行政前提下,可结合实际,简化相关审批程序,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去年底,国家卫健部门对《省级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行政许可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行修订,未对相关情况作出明确规定。“但通知下发时指出,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优化,制定本地相关许可程序和规定。监管部门应充分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决定是否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细化优化,如明确第三方检测范围究竟应当是指整机还是核心部件等。”牛和勇说,应在企业合理诉求和依法行政之间找到对接点。出台新措施或者调整政策,要给企业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
据了解,在优化净水机行业营商环境方面,安徽已经行动起来。《规定》中的“监管部门要在受理申请后的20日内决定是否颁发卫生许可批件”,安徽已压缩至12日。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倾听民营企业诉求,在合法前提下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人民日报记者 杨文明 徐 靖 人民网记者 吴 超 陈 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