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主任医师、学术带头人李云英教授。
开栏语
本专栏将定期推送中西医耳鼻咽喉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您耳鼻咽喉的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28岁的李先生,每到秋冬季节,就会感觉鼻孔干燥、发痒,常不由自主地挖鼻,经常引发鼻出血。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李先生患有“干燥性鼻炎”,入秋后天干物燥,导致他每年秋季常因天气变化而反复发作。
今天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头颈科李云英教授带大家认识这种秋冬季常见的疾病:“干燥性鼻炎”。
干燥性鼻炎的病因和病机
干燥性鼻炎属中医学的“鼻干”“鼻燥”“燥证”范畴。燥为秋令主气,其气干燥,易伤津液,肺开窍于鼻,燥热之邪由口鼻而入侵袭肺窍,燥邪盛则阴液伤,此为外因;从内伤角度而言,大量饮酒,嗜食辛辣,体内郁热而损伤阴液,亦或久病伤阴,气血不足,肺、脾、肾脏虚损,导致鼻腔失去津液、气血濡养而生燥。
西医认为,干燥性鼻炎是以鼻粘膜干燥、鼻分泌物减少为主要表现的鼻腔慢性炎性疾患,秋冬干燥季节多发或加重。目前病因尚不甚明确,多认为与工作环境及外界气候有关,维生素缺乏、贫血、大量吸烟、喝酒而致鼻粘膜改变,引发本病。
干燥性鼻炎的治疗
本病的西医治疗以局部鼻内滴用润滑药液,全身补充维生素A、B2、C、E等增强营养。
中医学认为,“鼻干”一症,以津液不足,鼻窍失润为基本病机。病因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鼻干仅为表象,其治疗应标本兼顾,内治其本以调脏腑之阴阳,外治其标以补内治之不及。
中医内治
燥邪伤鼻
症见鼻内干燥、灼热,异物感,有时擤鼻带血,咽痒干咳。舌质偏红少苔,脉细略数。
治宜清燥宣肺,养阴生津。用清燥救肺汤加减。
肺肾阴虚
症见鼻内干燥、刺痒、灼热感,时有小量鼻衄。可伴口燥咽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补肺肾,润燥养阴。以百合固金汤加减。
脾气虚弱
症见鼻内干痒不适,异物感,灼热感,容易鼻衄。常伴倦怠乏力,面色不华,纳差食少。舌质偏淡,脉缓弱无力。
治宜健脾益气,升清润燥 。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胃热熏鼻
症见鼻内干燥不适,鼻息气热,容易鼻衄。常伴咽干欲饮,口微渴,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治宜清泄肺胃,生津润燥 。以加味升麻葛根汤加减。
中医外治
⒈滴鼻:宜用滋养润燥药物,如当归滴鼻剂、蜜糖、芝麻油,或生理盐水、复方薄荷油、清鱼肝油滴鼻,每日2~3次。
⒉ 涂鼻:鼻中隔有糜烂者,可局部涂用黄连膏或紫连膏。
⒊ 蒸气及超声雾化吸入可用内服中药,再煎水,作蒸气或超声雾化吸入,每日1~2次。
4. 鼻部按摩:可屈中、食指中节,沿鼻背上下揉推,以感热为度,每日1~2次。
干燥性鼻炎的预防与调护
改善生活与工作环境,加强个人防护,避免吸入干燥多灰尘的空气。
戒烟酒,戒除挖鼻的不良习惯。
保持鼻腔清洁湿润。
加强营养,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燥热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禁用血管收缩剂滴鼻。
积极防治各种鼻病及全身慢性疾病。
防燥润鼻小窍门
方法一:金银花、菊花、白芷、藿香适量,用水煎煮,取药汁适量加入清水稀释后加入加湿器中,关闭门窗,使水汽弥漫房间,除有湿润房间空气的作用外,中药清热解毒、芳香通窍的作用对干燥性鼻炎很有好处。也可以选用清热解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加水稀释后加入加湿器熏蒸。
方法二:在加湿器的水中滴几滴风油精加湿房间。也可以倒一杯热水,将几滴风油精滴入其中,用蒸气熏鼻子,有清热、通窍、滋润的作用。
医学指导:李云英,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耳鼻喉口腔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嗓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精编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副主编。
曾获“中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医务工作者”“南粤巾帼好医师”“南粤优秀教师”“首届颜德馨优秀中医药人才奖”“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羊城好医生”等称号。
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耳鼻喉科疾病,尤对咽喉嗓音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擅长:鼻炎、声嘶、咽喉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中耳炎、耳鸣耳聋、眩晕、鼻咽癌、喉癌等耳鼻喉科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治。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门诊);周二上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门诊)。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
李云英、画奕惟
执行编辑:庄映格
审核校对:刘文婷
责任编辑:宋莉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