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早上8点钟,天刚刚亮。通榆县双岗镇林海村72岁的村民孙喜才就溜溜哒哒地走进村里的“孝老餐厅”,边和老伙伴们唠嗑,边等着开饭。8点30分,餐厅准时开饭,热气腾腾的米粥、馒头、饼和鸡蛋,还有腐乳和各式小咸菜都摆到了餐桌上。前来吃饭的十几位老人拿着餐盘排队盛好早饭,很快便吃了起来。
“我们一天两顿饭,早上8点半、下午2点半,来这吃饭太方便了,不仅不用花钱,还离家近,做得也好吃。”孙喜才笑着说,在家里有时候不想做饭,早上就喝点热水配馒头,在这里吃饭,一天两顿,稀的、干的都有。老人激动地说:“真没想到,老了还有这种待遇。”
80岁的老人张万江边吃边和身边的老大哥唠嗑。张万江的老伴儿孙淑玲今年71岁,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女儿远嫁、儿子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平日都是张万江早起做一顿简单的饭菜,老两口可以吃一天,偶尔饭也不做就吃点儿面包、饼干、白开水对付着。自从有了“孝老餐厅”,张大爷可乐坏了,逢人就夸“共产党好啊”。他告诉记者:“我老伴儿今天早上来不了,我吃完饭打包点馒头、粥啥的给她带回去。”“大爷你看这些就够吃的吗?”孝老餐厅服务员孙亚珍拿出个袋子,装了几个花卷和鸡蛋问孙大爷。“够了够了,谢谢闺女啊!”孙大爷赶忙道谢。
“孝老餐厅刚开业的时候我就来了,在这干了有5个来月了。在餐厅吃饭的老人最多的时候有21个人,平时也得有10多人。我们俩每天早上7点多钟就来准备了,早餐基本都是老人们习惯吃的馒头、花卷、粥、咸菜这些。下午2点半开饭,我们提前1个多小时过来准备,算上做饭、收拾的时间大概得忙乎3个来小时。”林海村村民孙亚珍和乔春萍都是孝老餐厅的工作人员,她们俩负责做饭和打扫卫生,是村里给安排的公益岗。俩人很珍惜这份工作,每天把餐厅打扫得干干净净,没事儿在家的时候也会苦练厨艺,争取把饭菜做得更好吃。“我们每天做菜都不重样!无论炒菜还是炖菜,都有肉,比我自己家吃得都好,定期还会改善伙食,给老人们做鱼、红烧肉吃。而且考虑到老人们牙口不好,喜欢吃软烂的,每周一、三、五都有一顿豆腐,今天中午我们就打算做白菜炖豆腐,再做一个炒菜。”乔春萍说,他们每周都安排好食谱,荤素搭配。
在苏公坨乡,农牧村和乔围子村两村易地搬迁后,村民都搬到了楼里住,居民楼旁就是村里的“乔农嘉园”养老服务大院。每天这里比村里小广场都热闹,里面除了有孝老餐厅,还设置了爱心连线室,老人可以和家人视频通话;放映厅配备了投影仪等设备可以看电影;还有休息室,里面放置了四张床和按摩椅。大院墙上挂着各种书画,文化氛围浓厚,整体环境整洁温馨,供暖也好,屋里热乎乎的。
下午2点多,餐厅的厨房里传出饭菜的香气。“呦呵,今儿的饭菜真香啊!”马上要到开饭的时间了,几位来吃饭的老人已经在圆桌旁坐好。厨房里两位厨师正在炒菜,锅铲挥舞之间饭菜香味扑鼻。“上菜喽!今天的菜是鸡肉炖土豆、肉炒蒜薹、圆葱炒鸡蛋和肉炒青椒干豆腐,主食是大米饭。”正在炒蒜薹的董淑云是村民公认的“大厨”,做菜水平很高,大家都爱吃,而且干活利索,每每炒完菜灶台边立马都收拾干净了。“我们每天都是四个菜的标准,做的都是老人们吃习惯了的家常菜。早餐比较简单,午餐会丰盛一些,基本每个菜里都有肉或者鸡蛋。”正说着,董大姐的蒜薹出锅了,一旁炒鸡蛋的张红也关了火,二人摆好餐盘,挨个盛好饭菜端给老人。
“村里开办了‘孝老餐厅’后,每天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87岁姜洪福一边吃饭一边说道:“我们这里伙食可好了!早上有豆浆、鸡蛋、小米粥、包子或者花卷,下午好几个菜。”老人思维清晰,精神矍铄,胃口也很好。“菜的味道都很好,我们吃着也高兴,每天早上我一大早就来报到,看看电影,唠唠嗑,中午可以在休息室睡个午觉,累了按按摩,一待就是一天,都想住这不走啦!”
“‘孝老餐厅’开办后,老人们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叙叙旧,相互照应,也让村干部和子女们省了不少心。”养老大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大院离居民区就是几十米的距离,平时老人们都爱上这里打打牌、唠唠嗑,尤其是冬天天冷了,大院里供暖好,老人们都爱来这儿猫冬了。
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和迷仁村易地搬迁后村民都住进了楼房,两个村子的居民楼比邻而建,孝老餐厅也是两个村合到了一起。与林海村和苏公坨乡不同的是,陆家村和迷仁村不仅有孝老餐厅,还在餐厅隔壁建起了孝老乐园。每天上午,阳光正好,孝老乐园门口的小广场上,不少村民都拿着凳子坐在外边聊天、晒太阳,或是放着音乐跳广场舞。推开门走进孝老乐园,只见一间宽敞明亮的大屋子里摆放了六张方桌,图书角、练字桌、乐器架,棋牌室一应俱全。屋里的老人们投入地享受着音乐的快乐,或是在聊天,或是拿着放大镜看书,十分惬意。
今年72岁的刘晶辉老人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一有空就喜欢来这儿写毛笔字。“我家3个女儿都成家了,老伴脑血栓后来胯骨又骨折了只能卧床,全靠人照顾。但是我只要有空就来这,不仅能写写字,还能和老朋友们唠唠嗑,心情也好。”从孝老乐园开业伊始,刘晶辉就找到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几乎每天都来“报到”。“我离得近,就住在旁边的低保楼二楼,下楼走几步就过来了,很方便。”
和林海村和苏公坨乡一样,这里的孝老餐厅也是每天两顿饭。59岁的王大姐是迷仁村村民,也是孝老餐厅的工作人员,负责做饭、收拾卫生。在两顿饭的间隙,她喜欢和村民一起跳广场舞。“两个村加在一起每天有50来人来吃饭,两个村各找了两个人做饭、收拾,我们一共4个人。现在村里环境也干净,都住的楼房,还有娱乐的地方,到点就能来吃饭,村里这些老人可老幸福了!”
今年80岁的李清福老人是乡村曲艺爱好者,自学了二胡、快板、小鼓等乐器,得空了就喜欢到孝老乐园和乡亲们一起唱唱小曲,热闹热闹。看到记者一行,李清福十分高兴,还为大家表演了一曲二胡独奏。
在孝老乐园的墙上,几幅村民手写的诗词文章吸引了作者的注意力。74岁的李桂香老人告诉记者,《一颗感恩的心声》《纪念开幕典礼》这两篇文章都是她写的。得知村里要建孝老餐厅和孝老乐园,李桂香十分激动,写下了这两篇文章,表达自己的心声。“这个感恩心声后来我改成了三句半,在7月31号孝老餐厅、孝老乐园开幕仪式上表演来着。我文化水平不高,但就是喜欢这些,没事儿愿意看看书,学着写点顺口溜、三句半啥的,给大家表演表演,乐呵乐呵。”李桂香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都在城里生活,也曾多次提出要把她接过去,她都拒绝了,她说去城里住不惯,自己离不开村里。“以前可没想到自己老了能这么享福,党和政府真的是让老人幸福快乐过晚年!现在我早上到点就去餐厅吃早饭,吃完饭也不用我们收拾,有专人打扫卫生;吃完了就来乐园这边看看书、欣赏欣赏歌舞。你看我们这儿文化活动多丰富,大家搞搞联欢,都是认识几十年的老伙计了,有共同语言,玩也能玩到一起去。我胯骨骨折过走路不方便,我这些老朋友有时还能帮我捎点水果、生活用品啥的。”
孝老餐厅的饭菜十分可口,李桂香还特意手写了一封感谢信贴到了餐厅墙上,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我们伙食可好了,中午两个热菜一个凉菜和咸菜,还经常给我们包饺子吃,我自己在家也就做一个菜吃一天,哪有这儿吃得好啊!我们老年人对饭菜没啥要求,烂糊可口、咸淡相应就行,不需要天天大鱼大肉。但是村里每周还是会给我们改善几次伙食,总怕我们吃不好。”李桂香说她没事儿就上网,看看新闻,日子过得轻松愉快。晚年生活幸福,李桂香心态积极,还让子女教自己如何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网。“我现在不太会发微信,但是会看,还得努力学!”她笑着说道。
陆家村党支部书记武凤友告诉记者,陆家村和迷仁村目前正在结合孝老餐厅,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农村互助式养老的新模式,除了为老人提供早餐、下午餐,更重要是在精神和情感方面对老年人给予关怀。现在两个村一共有村民1700余人,有68位70周岁以上的老人,60周岁到70周岁的有200余人,老龄化严重,而且有不少空巢老人。建设这个孝老乐园让老人们有个聚在一起休闲娱乐的场所,年龄相仿有共同语言,情感上有个交流的地方。为了让老人吃好,孝老餐厅还在不断完善、不断添置各种设备。“刚买了一个老式的石磨全自动豆浆机,花了两千多块钱,考虑到老人们以前吃的都是传统的石磨豆浆,怕买市面上那种打浆机做出来的豆浆老人们吃不惯;还买了绞肉机,给老人们包饺子方便一些。
管理孝老餐厅和孝老乐园是个精细活,老人们的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所以餐厅里不仅有留样柜,每顿饭要留样48小时,采购也是定点采购,并且有正规渠道可以溯源。“餐厅的伙食一周不重样,每天都有肉,每周还有两顿改善伙食,不过现在每周其实都超过两顿了。村里还建了微信群,每隔几天就征集食谱,让老人自己决定都吃点啥。另外,如果当天有谁不来吃饭了,都在群里提前说一下,免得做多了浪费。”他说,目前村里是70岁以上老人来餐厅免费吃饭,下一步,等村集体经济发展得更好了,村里还想扩大孝老餐厅的服务范围,争取让60岁以上老人也能免费吃饭。
一日三餐并非“小事”,事关农村老人晚年幸福。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指出:在全国县一级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旨在进一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榆县作为全国首批50个试点县之一,率先成立了通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在农村,普遍存在老人因为年龄、疾病、子女不在身边等原因无法好好吃上一顿饭,还有一部分因病导致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对他们而言每天都能吃上一顿热乎饭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通榆县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着眼于农村社会老年群体的多样化服务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吉林省首创了“孝老餐厅”志愿服务项目,以农村70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鳏寡孤独、空巢、留守老人为服务对象,每天为老人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餐,着重解决他们日常吃饭难、养老难的问题。自2021年5月28日通榆县向海乡复兴村第一家“孝老餐厅”运行以来,村民爱老敬老风尚日益浓厚,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赞誉,到7月31日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全县16个乡镇的18个经济基础好、干事热情高的村先后开启了“孝老餐厅”项目试点,300余位老人受益。
与此同时,为丰富拓展服务功能,乡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还将养老服务大院、孝老乐园、老年书屋等多种为老服务场所与“孝老餐厅”统筹共建,集中打造一体化、多元化为老服务之家,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的同时,还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实现了农村社会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同时,其在促进移风易俗、引领社会风尚、传播文明思想、纾解社会矛盾、创建农村精神文明、促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小小一个孝老餐厅,看起来解决的只是老人们的吃饭问题,但从通榆县孝老餐厅运行几个月来的效果看,还破解了农村的养老难点,营造了新时代文明农村的良好氛围。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姜忠孝 马贺 于悦
编辑:吴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