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雪”,正所谓: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深冬将至,还望各位读者朋友多加衣。
既然说到冬天,那么问题来了,咱们现代人都穿羽绒服,有暖气,还有空调来制暖,那古代人都靠啥来过冬呢?
可能很多朋友看着电视上那些古代大款儿,个个都是貂皮大衣,家里也有烧的小碳炉,众人围在一起,烧火取暖,把酒言欢,对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很是艳羡。
仔细回忆下来,好像很多古装剧里都是这么个取暖模式,翻来覆去也没啥大的差别。
但其实这都是艺术化的表现,古人的取暖方式,是随着时代在不断改变的。
最原始的取暖,自然就是烧火。
周口店遗址就曾发现原始社会时期的烧火遗迹,这就说明最早的原始人已经掌握了使用烧火,这种极为简单有效的方式取暖。
再往后呢,慢慢就有了陶器的出现,就是用黏土制成的炉子,具体是把每回燃烧到最后的火种放进陶器里,诶嘿,下回接着用,所以那时的陶器相当于保存火种的工具,当然也是后来暖炉的雏形。
可这些都是原始社会所用的取暖方式,往后步入文明时代,人们的取暖方式又如何改变呢?
其实归结起来,也很简单。
有一种材料,经过不完全燃烧过后,能够形成另一种形态的固体燃料,且可持续燃烧的时间更长,这种神奇的材料正是木炭。
唐代以前呢,大多数的百姓都是用木炭取暖,这是为啥呢?
原因有三:
第一,木炭好取,树木这类植物,几乎随处可见,就近可取,因此将树木燃烧过后形成木炭,也是最为低廉方便的手段。
第二,木炭可长时间储存,我相信很多朋友家里都储藏过木炭,一般囤几个月都不会怀,如果放置条件足够好,防潮足够到位的话,甚至能储藏几年都没问题。
第三,木炭可持续燃烧的时间较长,据科学统计,一块碳化十分完全的木炭,最高可以燃烧到2个小时,一般的木炭也在1个小时左右,如果堆量的话,可持续燃烧的时间会更长,当然还要取决于燃烧环境中的氧气,如果氧气越充沛,那燃烧的速度就越快,反之亦然。
所以基于以上三点优势,在唐代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古人都是烧木炭取暖,这是最为经济也最为高效的取暖方式。
具体就是把木炭放在火盆里燃烧,当然在普遍使用青铜器的年代,如春秋时期,炉的制式虽然以常见的圆盆型居多。
但还有一种“长盘”的造型,具体可见下图:
这种炉子的造型我想应该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甚至有些类似现在烤鱼店里的烤盘,但当时的古人并不会往里面放鱼,反而是放上碳用以取暖。
再往后呢,取暖的方式就变得更多样了,因为发明了铁,并且到了战国时期,铁器被广泛应用于各项生产,取暖自然也不例外。
比如在魏家庄汉墓出土的铁炉,这在当年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凭此铁炉,便可一窥两千多年前的汉人生活面貌。
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点?
按照常理来说,炉子的烟道都是向上,便于排烟,但这只炉子非常奇特,它的烟道是向下的。
这一特点引起了历史学家们极大的兴趣,后来经过研究发现,这只铁炉实际上是一种汉代“地暖”。
具体设计其实非常巧妙,其实在烟道口,还要接一根管子,而这根管子一直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最终将烟尘排出,那么在链接到室外的这个过程中,由于西汉时期的人们都是席地而坐,于是在管道上方铺上席垫,那么高温烟尘在经过烟道的时候,就会给席垫加热,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地暖”。
这种设计与今天的地暖何其相似,只不过当时的“地暖”还要自己烧炭,在炉中燃烧炭火,将热量通过烟道导向排烟的管道,上方坐人,如此便能取暖,不得不说这种取暖妙招真是独具智慧。
或者我们可以说,现代所用的地暖,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汉朝地暖的缩影,可见这种取暖方式千百年来始终沿袭,只不过现代有了集体供暖设施,不必在家中燃火,比之汉代更安全,但取暖方式却仍然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人殊途同归。
后来再到唐朝,精致的唐朝人又发明出手炉。
顾名思义,就是捧在手里的暖炉,其中放置温度并不高的燃烧材料,使人捧在掌心不会被烫伤,同时还能起到取暖的作用,可谓唐朝人的“暖手宝”!
至于放的是什么燃料,一般以火炭或尚有余温的灶灰为主,主要制式分为“方圆”两种造型,像上图这一种,就属于椭圆形,或者说南瓜形,另有一种方形手炉,如下图:
这种工艺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而在明朝,手炉的制作可谓被完整的发扬光大。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那唐朝人总不能一到冬天,就只捧着一个手炉取暖吧?
当然不是,其实在唐朝民间,还是以火盆取暖居多,像《长安十二时辰》里,就曾出现过火盆取暖的场景:
那么到了明代以后呢,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用柴碳取暖,最常用的器具依然是火炉,只不过在造型与设计上更加丰富,如下图:
明·双耳小铁炉
这尊双耳铁炉,相信大家从表面就能看出,正是将炭火放入中间的炉室内,通过燃烧进行取暖,虽然比唐朝时期的简易火盆要增加了些许复杂性,但总体而言取暖的方式并未有大的改观,仍旧是燃烧炭火来取暖。
到了清朝,民间仍然也是保留明朝时的取暖习惯,用各种火炉取暖,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清朝皇室,却发明出一种更为高效便捷的方法,正是在紫禁城的地下挖凿火道,殿外的长廊下方,均设有添火的坑洞,深一米左右,即常说的“灶口”,在下方添柴烧炭,使热量顺着火道传导,最终进入殿内的炉坑,而炉坑内设有炉膛,并与殿内烟道连通,烟道散发的热量烘热火炕,人坐在火炕上面就会感到温暖,这就是著名的“暖阁”构造。
当然这种取暖效果绝对杠杠的,但也只有皇室才有资金和人力玩得起,毕竟一座宫殿少说也几百个平方,还要保持殿内温度始终适宜,耗费的柴炭就更多,每年过冬,都要大费周章,普通人家自然是想都不敢想,有足够的木炭能撑过整个冬天,就算是家境尚可了。
总的来说,我国古人的取暖方式,千百年来的改变并不大,因为主要的改变是集中在取暖的器具,而非取暖的方式,不像现在我们有电能驱动的空调,或者“小太阳”,再比如电热毯等,当年的古人们纯粹是用火作为主要能源通过燃烧实现取暖。
当然碍于彼时的社会生产力与认知,这种将取暖方式逐步增添了艺术气息,如唐朝时发明的手炉,在上面雕琢各类花纹,也不失为一件精致的艺术品,时至如今,仍旧可见当年的古人审美与品位。
诚然,说来说去,到了深冬除了借助外力取暖外,还要注意自身的防寒保暖,多穿衣服,注意饮食休息,避免感冒,才是硬道理。
最后,愿大家都能享受一个“温暖的冬天”。
小雪之夜,适宜与朋友围坐在温暖的室内把酒言欢。
毕竟有诗云: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历史与文化趣闻,带您发现更大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