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我家的大功臣
在我的家里有一台上海产的標準牌缝纫机,还有一个烧木炭的熨斗,都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产品,它们静静地立在我的床前。
1960年人民公社成立了缝纫组对外做衣服挣钱,家人让我参加了缝纫组学习做衣服,那年我17岁,做了4年活这个缝纫组就解散了。解散后,为了生计自己想开个门市对外做衣服,可当时自己没有钱买,就从亲戚朋友那里七拼八凑的借了158元钱于1964年从济南买回这台缝纫机,又花了5元钱买了一台老式熨斗。
有了缝纫机了我的门市就开了,村里村外的都来找我做衣服。那个年代农民干农活挣工分才能分到粮食,我不参加农活就给生产队交钱买工分分粮食。那时候农村没有电,家家户户晚上都用煤油灯照亮,我晚上要做衣服煤油灯的亮度不够,就让我在煤矿上工作的小叔子带回来嘎斯(电石),用嘎斯灯照着缝纫机。有时候晚上很晚了做着活打瞌睡把嘎斯灯推到了地上。嘎斯灯,我做活的那些年摔了无数次。
七七年底终于恢复高考了,在家苦等了十年的老伴要去参加高考,我全力支持他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把家里的活都揽了过来,老伴幸运地考上了大学并离家求学去了,除了这个大学生家里还有年龄分别为2、4、6、9岁的4个孩子,还有老人,作为一个家庭妇女养家的压力太大了。在如此困难之际,我想用缝纫机帮我挣钱养家。冬天、春天农闲的时候我办了缝纫学习班,到周边各个村子去贴广告招学生来学习做衣服,我找人从青岛买了当时挺时髦的《服装裁剪》作为教材,从家里腾出一间屋来做教室,每人收15元钱学习45天,就这样维持生计。
一晃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缝纫机上熨斗上面的漆面早就皱皱巴巴的不见光泽,它还一直在我的生活空间,平时还经常用它给自己和老伴做几件简单的衣服,不过眼花了很多年了,针眼早就看不见了。
这台缝纫机,是我家的大功臣,陪我们度过了那些艰苦的岁月,我很感谢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