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熨斗>

电熨斗老式40 年代(哪里能买到老式电熨斗)

电熨斗老式40 年代(哪里能买到老式电熨斗)

更新时间:2021-12-04 16:07:29

晋代的《杜预集》上写道:“药杵臼、澡盘、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晋人关于熨斗还有《晋书·韩康伯传》载:“母方为大绔,令康伯捉熨斗,康伯曰:熨在斗中,两柄尚热。”

梁·简文帝《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中记录的那只“熨斗金涂色,簪管白牙缠”也不错;或者《淮南王》里传说 “炮烙始于斗” 的那一只,该书又注:“斗,熨斗也。纣王见熨斗烂人手,遂作炮烙之刑。”宋高承《事物纪原·舟车帷幄部·熨斗》也引证皇甫谧(又是晋人,晋代大概是最注重穿衣的朝代了,从繁复到裸体两个极端都有)的《帝王世纪》“纣欲作重刑,乃先作大熨斗,以火熨之,使之举手辄烂,与妲己为戏笑。”韩翃《送客一归襄阳二归浔》诗曰:“南驱匹马会心期,东望扁舟惬梦思。熨斗山前春色早, 香炉峰顶暮烟时。空林欲访庞居士,古寺应怀远法师。 两地由来堪取兴,三贤他日幸留诗。”陆游《晓枕·残漏冬冬急》诗曰:“残漏冬冬急,明星磊磊高。 一从安枕卧,无复揽衣劳。 熨斗生晨火,熏笼覆縕袍。 ”

熨斗,熨烫衣料用具,形状像斗,用来烫平衣物的金属器具。旧式熨斗中间烧木炭,新式熨斗用电发热。熨斗最早是一种刑具,“熨斗”一词,一是取象征北斗之意,二是熨斗 的外形如“斗”。古人在熨衣前,会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了再去烫衣料。所以熨斗又叫“火斗”或者“烫斗”,也有把熨斗叫做“北斗”、“樵斗”的。其实熨斗在刚发明的时候还不是用来烫衣服。熨斗最初在商代发明时是被当作一种刑具使用,专门用来烫犯人的皮肤。在2000多年的岁月更迭中,烫斗的形 状、功能多次发生改变。汉魏时期的熨斗,用青铜铸成,外型呈圜腹、宽口沿,有长柄。有的熨斗上,还镂有“熨斗直衣”的铭文。魏晋南北朝时期,熨斗的主体材质是铜或铁,并未安装木柄。宋代熨斗一般是空心短柄,插入木把,放碳火的托盆也更高、更深一些,形状 不完全是圆形的,也有呈斗状堤型的。不仅用于传统的熨衣、平帛,还用于熏香、熨纸、护书、饮酒。明清时期,熨斗沿袭宋元时期的造型,只是靠近手柄处的口沿 向上昂起得更高,更好地防止火烬外落。到了民国时期,熨斗的形状由碗口状变成了三角状、密封式,与现在的熨斗已经很接近了,只是多了一个“小烟囱”。民国后期的熨斗连“烟囱”都没有,燃料大多被密封在一个空间内,待熨完衣服后,再倒出燃烧后的灰烬,而这种熨斗的形状与现在的熨斗就基本一致了。

约16世纪,荷兰裁缝使用空心的盒型大熨斗,把烧红的铁板从背后的门放入熨斗加热。18世纪最常用的是铁铸的实心熨斗,人们往往交替使用两个熨斗:一个熨衣服,一个放在炭火上加热。1882年6月6日,亨利·西里的专利获批,但并未从此进入生活。电熨斗源于美国,查德森把电能转为热能,研制成电熨斗。1932年,出现了可调温的电熨斗。1953年,喷雾蒸汽式电熨斗问世。

此清代晚期的铜器,通高7.9厘米,通长14.8厘米,宽13.8厘米。熨衣工具,清代流行,亦称“火斗”。口大底小,底呈椭圆形,口部呈元宝形。外壁饰兽面云纹,有一中空虎面纹的铜制把手做档,可以插入木棍隔热。使用时,将烧红的炭块置于熨斗中,使其发热,用斗底按压衣料,使之平直。这种熨斗还不是平民百姓家里能用得了的,青铜器制品在当时还属于奢侈品,青铜熨斗一般用来熨烫丝织物,只有王公贵族家里才会有大量的丝织物,普通老百姓都是粗布麻衣,根本用不上青铜熨斗。

如今熨斗等小件青铜器的成交价在不断上升, 再加上国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选择文化产业,尤其是很多大的收藏家更有先见之明提前大量收藏各列朝代的藏品,造就了他们今后的亿万家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