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油汀>

格威电油汀面板拆卸视频

格威电油汀面板拆卸视频

更新时间:2022-01-21 06:53:07

自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上海机动车礼让行人蔚然成风,不过因为信号灯的设置问题,有时也会带来一些困扰。

在一些超宽人行横道上,如何礼让行人,成了不少司机的“心病”:为了避免吃罚单,不少司机只好耐心等行人通过,哪怕只有一个行人笃悠悠走过,司机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此一来,早晚高峰很容易“拖尾巴”。而在没有电子警察的路段,不少司机则大胆穿行,导致交通意外事故发生概率加大。

市人大代表朱柯丁发现,这样的情况很多都发生在划了人行横道而没有装信号灯的路段,存在行人和机动车通行权矛盾。这些路段是否该装信号灯,怎么缓解人车通行矛盾?记者实地探访了一些路段,发现优化路权配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划了横道线却没有信号灯

徐汇区打浦路是一条双向四车道马路,1.3公里长的马路设9处人行横道,其中6个位于路口,3个位于路段。市人大代表朱柯丁发现,这3个路段中的人行横道均未设置信号灯。

8月10日晚高峰时段,记者来到打浦路段现场。徐家汇路往南不到100米有一处人行横道,这条横道线正对着海丽花园小区,横道线另一头是绿洲仕格维花园公寓、斯格威铂尔曼酒店。周边错落分布着不少中西式餐饮店,属于人气较旺的地段。

横道线正对着海丽花园小区。王海燕摄

下午6时,来往车辆很多,穿马路的行人也不少。记者看到,大多数车行至此处,都会停下来等候。有的车主比较有耐心,等行人完全通过再走,有些车主有点不耐烦,行人还未完全走到对面,就试着发动车。而行人有时也会主动停下,等车开走。因为行人三三两两,并未形成人流屏障,摩托车、外卖小哥并没有“礼让行人”的顾虑,飞快疾驰而过。“新交规实施后,司机们要比以前守规矩,不然要吃罚单的!”一位市民指着电线杆上的黄牌告示对记者说,这里装有电子警察。

沿着打浦桥路再向南走100米左右,来到南塘浜路T字路口,这里两条人行横道都未装信号灯。其中一处人行横道正对着锦城公寓小区,时不时有居民出来。因为没有信号灯,有时行人突然快速冲过人行道,让路过的司机措手不及。记者看到,一部黑色小轿车因为一开始没注意到前方有人,在人行横道前来了个急刹车,过路行人被吓了一跳。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他家就住附近小区,每次经过这条人行横道都特别小心,带小孩过马路更要瞻前顾后,生怕有个闪失,“虽然大多数司机都会礼让行人,但还是要小心,疏忽不得。”

打浦桥路、南塘浜路口的人行横道没有装信号灯。 王海燕摄

每天开车上下班的陈先生也住在附近,他苦恼的是拥堵问题,“可能每十秒钟就会有零星的行人穿过横道线,特别遇上早晚高峰,有时会堵10多分钟。”记者注意到,南塘浜路路口行人过街,叠加加油站出口、斜土路路口汇入和打浦路左转进入南塘浜路的机动车,一旦堵住,很容易造成车流在路段积压,形成拥堵。陈先生说,有个别司机抢在行人之前过马路吃了罚单,教训多了,大家只好耐心等。“如果装信号灯,情况应该会好很多。”

这个路段是否应该装信号灯?朱柯丁做了测算,初步统计,海丽花园门口路段双向4车道高峰流量为每分钟26辆车,超过标准要求的1250PCU/h(每小时可以通过车辆的最大值),应按标准要求设置信号灯。

再往前走,打浦路299号的东泰花苑、打浦路316弄南园新村,小区门口也划有人行横道,同样没有装信号灯。不过,这里车流量略低,高峰时拥堵情况稍好一些。

电子警察咋判定未礼让行人

在北京西路靠近温州路,记者看到一条未设置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周边分布着不少商务楼宇。早晚高峰、中午饭点,斑马线上不时有人通过,车辆不得不停车让行,一度出现“人车互让”的场面,本就狭窄的道路更拥堵了。

在汶水路南侧的水电路路段中间有一条人行横道,也没设信号灯。记者现场看到,人行横道两边有5个居民小区和一所学校,无论高峰还是平峰,过往行人络绎不绝,车流量也不小。大多数行经车辆都会提前减速让行,等一波行人通过后再启动前行。此前不少居民反映,很多机动车经过横道线时都不会礼让行人,过马路很不安全。后来,交警部门在这里设置电子警察和提示牌,情况好了很多。

上下班开车经过这一路段的市民赵先生说,因为没有按规定礼让行人,被电子警察抓拍过两次。“这里行人非常多,车要让的话,路就堵住了。被拍到的那两次,我都是用很慢的车速见缝插针通过的。”赵先生觉得有些冤,“什么时候该停,什么时刻可行,这很难把握。如果装信号灯,心里就有谱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不按规定礼让行人的违法驾驶人,将被依法处以100元罚款并记3分。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对机动车礼让行人也有严格规定:机动车在路口右转弯未让直行的行人先行的,记3分罚款50元。在路段上行经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遇行人未礼让的,记3分罚款100元。

对不少司机而言,这一处罚不可谓不重。有司机反映,在单向四车道行驶,如果车辆行驶在最内侧车道时,行人刚从最外侧车道走上斑马线,这时车辆完全有时间通过,但很可能被判定为“未礼让行人”。不少司机也自认为很遵守让行规定,但莫名其妙收到电子警察的罚单,下次经过时只能更小心,等人行横道上完全无人才敢开,造成后方车辆积压,浪费道路资源。这种“拖尾巴”现象在高峰时期尤为严重,在车流繁忙的南京西路、华山路路口,相距百米的久光百货门前有一条斑马线。商场和地铁站出入客流密集,许多车辆不得不在斑马线前等候,好不容易穿过斑马线,行驶百米又遇上红灯,不得不继续等。

电子警察究竟怎么抓拍不按规定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总队了解到,电子警察抓拍的原理是在人行道距离交叉车道左右各约半根车道的区域内,划定一个虚拟框,行人在这个框内,被认为处于危险距离,如机动车不避让行人驶过停车线,将会被抓拍。据介绍,电子警察将会抓拍一段10秒左右的视频和4张违法照片,其中3张分别是行人在虚拟框内而车在停车线外、行人在虚拟框内车辆驶过停车线和车辆驶出横道线,第4张则是违法车辆的车牌特写。为防止误判,电子警察抓拍的所有照片都会经过人工比对、确认,然后记入系统。如果司机对执法存有异议,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为什么要划定左右半根车道的距离?有些单向只有一车道的支小马路,又没有信号灯,遇到行人出行高峰期,如果按这个规定执行,机动车‘寸步难行’。”一些司机觉得,“电子警察”的抓拍规则过于严苛,他们认为只要开慢点,不影响到人通行就是“礼让”。实际上,根据此前公安部交管部门出台的对机动车礼让行人通行的具体细则规定:行人正在人行横道上过街,所在车道和下一车道的车辆须停车让行;行人经过人行横道所在的车道,车辆可以减速通过。

“电子警察划定的左右各半根车道的安全距离,其实是比较宽松的。”一线交警认为,留出半根车道的安全距离,可以保障发生车辆故障转向等意外情况时行人的安全。

用大数据感知行人过街时机

“信号灯如果设得不合理,简单地一罚了之并不解决问题。”朱柯丁认为,问题并不出在电子警察上,而是信号灯设置上。应该在源头合理设置信号灯,尽可能保证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都拥有平等的道路通行权。根据《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规定,行人与车辆交通流通行权冲突,可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同时明确,路段交通流量条件中已施划人行横道的路段,符合相关条件时,也应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

上海市区人口密集度高,车流量大,且城市道路路况复杂。如何合理设置信号灯?不少受访者认为,交通路口一般都是人流比较密集的路段,应该安装信号灯。而路段中划了斑马线的地段,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交警部门也表示,要综合分析流量、事故等因素,科学规范设置人行信号灯。近期,交警部门会同上海同济大学及相关专家,对华山路/昭平路、水电路/汶水路等路段行人信号灯设置开展利弊论证,并根据论证结论采取相应措施。

记者所探访的不少路段属于支小路段,行人密度不是很大,但有一定的人流量。特别是徐汇、黄浦等人口密集程度高的中心城区,可能每10秒钟就会有零星行人穿过非路口的人行横道线,车辆要让行,无法通畅行驶,在高峰期极易造成道路拥堵。朱柯丁认为,在这类路口可以加装过街信号灯控制按钮。

为缓解“人车冲突”,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城市引入“请求式”按钮式行人过街信号灯,为解决“人车冲突”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实际上,上海也在尝试利用科技手段优化路权配置。去年9月,浦东公安交警部门在陆家嘴环路、浦城路路口试点安装了一组新型“行人过街自适应系统”,行人可按需操作信号灯过街。记者在现场看到,陆家嘴环路上持续有机动车通行,上街沿有两名提着咖啡的女白领,按下过街按钮,两秒钟后机动车信号灯变红,行人安全通过人行道。但并非所有路段都适用这一装置。早在2006年,上海就在淮海中路沿线部分路口的人行信号灯上试点加装“行人过街按钮”,但由于人流量大,行人和车辆的通行需求均处于饱和状态,频繁使用行人过街按钮反而降低了通行效率。不仅如此,由于操作行人过街按钮后,跳转绿灯需要一定过渡时间,非即时跳转,导致部分行人反复按压按钮,造成装置损坏。这一试点在当时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新的智能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朱柯丁认为,应该深化科技手段赋能交通道路管理。除了尽快研究和推广更智能的交通信号灯外,他还提出一种新设想。朱柯丁建议,在“两张网”建设的框架下,利用大数据匹配交通资源和交通需求,结合智能信号灯等感知终端收集的实时数据,自动调节信号灯配时,科学优化路权配置。简言之,就是让这套行人过街系统既能识别行人的过街需求,又能科学把握行人绿灯的亮灯时机并分配时长。

约600个路口完成行人信号配时优化

“事实上,交通管理不止信号灯调节这一种手段,民警的现场管理也不能缺位。”有专业人士提出,如果加强民警现场管理,能给缓解“人车冲突”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市民也有同样感受,有市民称:“在没有设置信号灯的路段人行横道线,如果能安排交警或辅警现场管理,人车冲突可以减少很多。”

淮海中路、雁荡路丁字路口,民警在维持秩序。 邬林桦摄

昨天(11日)晚高峰时段,淮海中路、雁荡路丁字路口,一名民警驻守在没有信号灯的人行横道一端。由于晚高峰车流量较大,他先示意几名行人在上街沿等候,等车少一些时,指挥淮海路双向的车辆停车,而后“护送”行人由南向北安全过马路,他再返回路口南侧的执勤点。“我会观察路段的人流和车流情况,如果后面积压的车辆多了,就让行人等一等,人多了就让车先等一等,互相调节。”有民警在路上指挥引导后,可能发生的“人车冲突”迎刃而解。

如何合理配置信号灯的问题,实则关乎“效率”与“安全”的权衡,而优化路权配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记者了解到,为缓解“安全”与“效率”间的矛盾,自2019年以来,交警部门就持续推进以IDPS系统为核心的“智慧公安”建设,通过建设和利用各类视频、卡口、线圈、雷达等信息化设备,充分融合交通信息中心及高德等互联网数据,对大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实现精准感知、调控每个路口的过车数和排队长度等情况,进一步优化信号控制。

针对市中心区域过街人流密集的路口,交警部门也在开展信号灯配时优化,通过行人过街信号“迟起早断”的方式减少转弯车辆与过街行人之间的交织冲突。截至目前,本市约600个路口已完成行人信号配时优化。“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信号灯配时优化工作,推进信号控制精细化,进一步满足车辆与行人等通行需求。”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海燕

来源:作者:王海燕 邬林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