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艺蘅 郑文静)10月4日,我国首部黑白转彩色4K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南京、无锡、苏州等多地影院举行点映活动,情怀满满的同时,也让许多观众心生好奇,63年前的老电影是如何从黑白变成彩色的?为了解答这个疑问,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该片的电影修复师。
63年后重映,孙道临的彩色形象让人感动落泪
《永不消逝的电波》原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出品,是新中国第一部讲述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经典影片,由林金编剧、王苹执导,孙道临、袁霞主演,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此次点映的版本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完成,将于10月6日正式上映。
10月4日,有一批幸运的观众提前走进影院观看了点映场次,观众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银幕上色彩斑斓的影像,这种变化让他们惊奇又惊喜。只见画面中灯光昏黄的小屋里,穿着粗线毛衣的李侠戴着耳机坐在木桌前,电报机发出点点红光信号,他的手忙碌不停,敲出了那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感慨道,“比起原先的黑白老电影,颜色带来了新的讯息。过去,我看过很多孙道临主演的影片,但今天我好像回到了那个年代,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生动的孙道临。”
该项目的电影修复师胡晓彬告诉记者,恰逢建党百年,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讲述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为后来的国产谍战片创作打了个样板。其次,今年也是电影大师孙道临的百年诞辰,将他主演的《永不消逝的电波》进行修复,既是对革命先烈的礼赞,也是对老一辈电影工作者的致敬。
修复《祝福》《上甘岭》等片,为修复师们积累了大量经验
记者注意到,虽然电影已经由黑白转为彩色,但仍呈现出一种泛黄的、旧旧的质感,项目修复团队负责人表示,电影修复的最高原则是“修旧如旧”,比起用现代技术把经典电影变成“新片”,让电影保持原胶片的质感更为重要。
这种真实的“复古感”其实是建立在修复师们大量的实践经验之上的。
胡晓彬说:“我们之前修复过不少那个年代的彩色电影,这次其实借鉴了修复电影《祝福》的经验。”据悉,《祝福》上映于1956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其影调相对较暗。这两部电影的基调比较类似,所以在修复《永不消逝的电波》时,修复师们也采用了相对较淡的颜色。
去年,4K修复版本的《祝福》曾在苏州举办的2020年致敬经典•国际修复电影展中展映,受到了许多江苏观众的喜爱。
而2020年曾引发“刷屏式好评”的《上甘岭》彩色修复片段,也是出自这群修复师之手。胡晓彬直言,《上甘岭》的彩色修复片段是他们第一次做黑白转彩工作,并且当时只是在手机、电脑等小屏幕上传播,所以有些细节还不够完美。“这次修复全部都是按照电影修复的标准进行的,比修复《上甘岭》的工作要复杂很多,耗费的精力也更大。”
通常来说,每个电影修复师一天要修复6000帧左右。一帧的修复时间,短则几秒,长则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永不消逝的电波》全片有16.5万帧,项目修复团队前前后后出动上百人,修复了7个月才完成。
黑白转彩,需进行大量的“颜色考古”
电影修复一般有三步:物理修复、数字修复和艺术修复。据了解,物理修复主要指对电影胶片进行清洁、修补等;数字修复就是把胶片转成数字的,再对画面、声音等进行修复;艺术修复顾名思义就是对影片进行艺术风格还原。
完成以上三步后,就到了最关键的上色过程。为了做好这次修复,修复团队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式AI上色与传统修复手法相结合,对影片原有黑白影像进行逐帧修复与着色,为这部红色经典注入了新鲜活力。胡晓彬说,当人物动作较快或幅度较大时,AI无法全部识别,这时就需要人工修改上色。
当然,颜色也不能随意乱上,必须要经过严谨考证。
片中孙道临饰演的男主角李侠所穿军服的颜色,就让修复师们花了一番功夫。当时,全国各地军服的颜色并不统一,修复师们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还跑到军事博物馆去看相关的军服文物,最终才确定下来。
片头李侠一开始在延安接受任务时,军服是灰蓝色的;片尾李侠用生命发出那封电报时,解放上海的解放军穿的军服基本都是绿的,但李侠电报的接收方当时已经转移到了西柏坡,后方的同志们还应该穿灰蓝军服。而且,李侠的身份是老同志,老红军军服的领口还有红领章,虽然后来拆掉了,但那块印记还会存在,所以上色时还要把这个细节还原出来。
胡晓彬介绍,片中还有一场戏是上海的街景,修复师们翻阅了大量当年的老上海照片,没想到还真找到了拍有当时相同街道、建筑的照片,上面还有广告牌——虽然不是同一块广告牌——但至少让修复师们知道了当时上海的广告牌是什么样子,可以去仿照。
为了让电影里出现的服装、道具、老上海街景等视觉元素的配色精准无误,修复师们一面寻访服装、文史领域专家,一面搜集海量的图片和史料进行参考。一帧帧对比、一点点调整后,才交出了这份答卷。
(片方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