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柜的记忆
- 八十年代初期,我刚刚上小学。那时候的家具,就老家的小县城而言,都是自己做的,或者找木工做的。而我们家的衣柜,我们那叫“立柜”,是父亲自己做的。因为父亲会木匠活。
- 父亲正好是1950年代初出生的人,他们一代赶上了上山下乡。听父亲说,学手艺,可以不用去,所以父亲就学了木匠。自然,家里的衣柜就是父亲自己动手做的。那时候有水曲柳、红松等木材,最容易得到的是红松,红松木头比较软。至于像榆木和杨木,基本不用。能够想起来的木材,就是这么多。好像现在,榆木成了好木头了。有的木头用刨子推平后,有着美丽的花纹。县城当时还有木材厂,都去那里买木头。
- 当时,已经有了胶合板,就是薄薄的木头片用胶粘在一起。还有一种,我想不来名字了,等于是木头粉碎了,压成薄板状。
- 至于工具,主要有锯,老式的锯子。还有刨子。还有墨斗,当年好像是这个名字。
- 锯的一般得用尼龙绳绑紧了,中间在用木头条拧紧。刨子的核心是刨印子。记得刨印子最怕木头上的疖子,每遇到了,就得重新 磨磨刨印子。
- 材料凑齐了以后,父亲主要利用周日或平时下班回家后做。直到1995年,咱们才周六也放假的。大约是1982年的时候,在我一个舅舅的帮助下,才把衣柜做成。整整用了几个月时间。
- 这个衣柜的四框都是用比较硬的木头,想不起来名字了,背后和侧边是用胶合板订上的。按照现在讲,这个应该基本算作纯实木家具了。当时的钉子叫“秋皮钉”,不知道是不是这三个字啊。
- 80年代也是大发展的时代,记得我的舅舅82年结婚。当时,就能找专业木工做沙发和柜子了,当时的模样大体差不多。就是前面都有一个大镜子。当时,县城有制镜厂。到了86年,我一个同学家变成了专门做家具的,就有了电锯和电刨子,木头往上一推,马上锯开,效率不知提高了多少。用电刨子,更是方便。
- 老式柜的记忆
- 这个柜子,听父母讲是他们70年代初期,结婚的时候买的。可能有误。我在80年代初,就在这个柜子面上写作业,家里也没有桌子了啊。如果当年,有个桌子,肯定是非常富裕的家庭了。
- 电视的回忆
- 家里这个黑白电视的购买时间,我记得还是挺准确的,是1986年12月中旬,花了650元,17英寸,熊猫牌的黑白电视。当时,父母收入很低,全国都一样,一个月就几十元。600多元,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这个黑白电视,好像一直坚持到90年代末期。
- 而当时,彩电,21英寸,好像得2千多元。而当时,有些人家还是能买的起的。比如我的舅姥(我姥姥的弟弟),正好在70年代末提前退休,让儿子“接班”。回家以后的舅姥,好像就在1984年左右,利用自家处于交通便利的路边,开了小商店,几年时间,赚了不少钱。他们家就在87年花了2 千多元买了彩电。
2019年春节回老家,把满满留着青少年和童年记忆的柜子,电视拍了照片。这两个年,由于疫情原因,没有回过老家,也当作一种对老家的回忆吧。
墨盒 网上找的
刨子,网上找
网上找的,与80年代的锯比较接近
80年代风格的衣柜
购买于1986年的电视
据说是70年代的衣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