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B站又出了一部宝藏综艺,但迫于宣传比较少,所以热度并不高,但这部综艺在豆瓣上的评分却高达八分。
近几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
社会各界在探讨如何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同时,也在积极的关爱老年人的生活,探讨如何才能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而《屋檐之夏》就是在此背景下,选取了上海这座典型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作为背景进行拍摄,分别讲诉了三位个性不同的独居老人与来沪打拼的年轻人的同居故事。
一直以来,老人几乎就是一直以弱势群体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公共生活中,我们也随处可见为老人设置的特殊服务措施。
这一点,虽然在物质基础设施上给了老人们足够的关怀,但在精神上,却也划出了一道老年人与现代青年人的鸿沟。
而《屋檐之夏》就是这么一部打破固有常规的综艺节目,与一些专注于渲染独居老人生活凄凉的节目不同,节目通过老年人与年轻人同居在一起发生的碰撞,致力于拓展关于老年人生活的各种可能性。
比如节目中的第一位老人,朱爷爷,他已经89岁,独居生活超过了12年。
每一天,他都会精心打扮自己,去固定的餐厅与会所吃饭与娱乐。
虽然年纪很大了,但朱爷爷却并不服老,他是一位自尊心很强的爷爷。因为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不得不杵拐杖,但他又不想被别人看出来,所以他每次出门都会用小型行李箱来代替拐杖。
除此之外,他对于电子产品也非常上手,时不时地就要网购,对于一些网络上的热门词汇和梗也能手到擒来。
在与两位年轻人的同居生活中,他不止一次地提出不需要他们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和意见,甚至在一些眼界视野的交流上,都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位老人身上,有一股独到的劲儿,他还一直保留着年轻时的那一份精力和心态,所以他和一些我们印象中的老人格外的不同,他不需要依附子女,有自己的社交圈子。
或许有的时候会因为子女不在身边产生孤独和思念的情感,但却也能很快的在现代社会中的新鲜事物中逐渐冲淡。
而在他的身上,我看到最多的是一位老年人的自尊心。
在日本的地铁上,你鲜少能看到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但并不是年轻人不关爱老年人,而是“尊重“老年人。
因为让座,意味着你潜意识里认为他们是弱势群体,而在日本,很多老人都不服老,你给他们让座,或许他们还会生气。
而我们却习惯地认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等各方面不如年轻人,所以生活上各方面的事情不需要他们的操心,他们的生活就应该是在公园里散散步下下棋。
但当我们说出:“你不要动,放着我来。”的时候,其实在无形之中切断了老年人与这个飞速发展社会的联系。
而很多老人也在这种社会氛围的潜移默化下觉得自己老了,身体不行了,或许余下来的生活就只能是无所事事,静待归期。
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这种心态和环境,其实不利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比起物质上的关怀,其实他们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认同。
比如节目中的另一位老人,刘雪华,她今年62岁了,独居生活超过9年。
她是初代的琼瑶女郎,是活跃在银幕上面的大明星。
但与电视里在演绎不同角色展现出来的鲜明性格不同,据在节目中她自己的描述,生活中的她非常的宅,每天除了在家照顾狗狗就是坐在沙发上打网络麻将。
与外界唯一的交流途径就是家中的阿姨还有自己的哥哥姐姐。因为太久没有出门,她第一次独自出去遛狗就兴奋得昭告众人。
虽然她嘴上说着待在家里更舒服,恐惧社交,不想出门.
但经过在节目中她与年轻人生活产生的碰撞,我们还是通过她的反应看出她并非是真正的不想改变,只是介于习惯和固有观念而害怕做出改变。
除此之外,节目还通过第三位老人向我们展示了不同老人的生活状态。
第三位老人是一位老师,有多位相处多年的老友,除了日常的正常生活与交流外,她还报了当地的老年大学。
而通过节目组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在学校里上课时也能够神采奕奕。
即使是八十七岁的老人在被误会成九十多岁时也能孩子气的说出“我只有八十七岁呢!”
我们更能看到,即使是拿着毛笔都颤颤巍巍的老人,也能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副好画…
其实这些老人,除了身体上可能略逊于年轻人外,在其它的方面,不管是社会阅历,还是生活经验上都远超年轻人。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老气横秋,不是虚度光阴,而是在岁月的沉淀下的独属于老年人的智慧。
除了聚焦老年人这个最主要的主题之外,节目还对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的现状和心态,当代年轻人的社交状态,年轻人与老年人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老年人心理状态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节目还请了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以及不同职业年龄的年轻人进行了解读和经验分享。
总之,不管你正处于什么龄阶段,不管你是什么性格特征,不管你在现阶段有什么困惑,这档节目都能在不同层面给你启发。
每个人都会年老,但不管你现在是处于什么年纪,都有无限的可能性,都是最好的年纪。
(图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