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桅杆
前几天笔者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四野各军谁的战力更强》,在战旗红栏目发表后,引起军迷朋友们的热议。笔者只是通过一些事例,分析认为四野各军中,43军战力更强一些。这种“排座次”本身并没什么太大的实际意义,只是抛出一个让军迷们讨论交流的话题而已。对四野各军,比较主流的说法,是39军战绩最大,43军战力最强。说到底,每个军迷心中都有自己喜爱的军,而且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所以见仁见智,争论不出结果,也是很正常的。从留言评论看,对笔者观点最不认同的,是40军的军迷,并举例说“43年在海南岛战役中的表现不如40军”。真的是这样吗?本文就聊聊这个话题。
(一)林彪决定40军和43军联手攻琼
关于海南岛战役中,40军和43军谁的表现好?笔者先亮出观点:功劳是40军大,但仗主要是43军打的,战绩也是43军大。所以,两军均居功至伟,但各有特色,不存在43军表现不如40军的问题。
1949年12月10日,林致电主席,报告广西战役即将结束等情况,明确四野大部转入休整及剿匪,提出“另以43军及40军共2个军准备攻琼崖(即海南岛)”。18日,正在苏联访问的主席复电同意林彪的部署。
林彪在20日复电中明确,“海南岛作战委托邓华同志(15兵团司令员)负责”。至此,海南岛战役作战方针、指挥机构及参战部队基本确定。需要说明的是:战役指挥机构是15兵团,43军是15兵团主力,参战理所当然;而40军是12兵团主力,属于临时抽调性质。这也可见林彪对40军战斗力的认可。
(二)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
至1950年1月中旬,40、43军全部进入雷州半岛集结位置,开展战役准备,重点是收集船只,训练部队。
当时,海南岛敌守军有陆军5个军19个师、海军第3舰队50艘舰船、空军4个大队42架战机,总兵力约10万人,由薛岳统一指挥,组成海陆空“立体防御”的所谓“伯陵防线”。对我军来说,海南岛战役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什么“伯陵防线”,而是渡海船只。
2月1-2日,邓华主持由40军、43军及琼崖纵队首长参加的作战会议,确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琼崖纵队当时有1万多人。这是分批小渡的前提条件。
分批小渡共进行了两批:3月6日及3月11日,40军118师352团、43军128师383团各1个加强营,第一批偷渡成功,并与琼崖纵队在岛上会师。3月27日及4月1日,40军118师、43军127师各1个加强团,在海南岛再次成功登陆。2批小渡,上岛部队共8400多人,其中40军3700多人,43军4700多人。
(三)韩先楚三次建议提前渡海作战
3月7日,40军119师突袭涠洲岛,取得一项重大战果:缴获大型木帆船300多艘。这样,40军所收集到的船只,一下子增加到一次可以运载2个师、6个团的兵力。邓华等15兵团首长得知这一消息,大喜过望,立即通令嘉奖。在此之前,两个军收集到的船只,各自一次只可运送2个团。
有了这个底气,韩先楚在3月12、21日及4月7日三次建议提前“发动攻琼战役”。4月8日,邓华最后下达战役决心,15日下达渡海作战命令。
4月16日晚,40军6个团约18000人在韩先楚的率领下、43军2个团约7000人在副军长龙书金的率领下,从雷州半岛启航,并于次日上午一举突破“伯陵防线”,在海南岛成功登陆。这样前后三批上岛部队已经达到约11个团、33000多人,其中40军约21700人,43军约11700人。
(四)43军在岛上决战中唱主角
登陆成功后,薛岳立即调动部队围攻我上岛部队。4月20日7时左右,43军进至黄竹、美亭地区,与敌32军252师1个多团遭遇,随即将其包围,同时占领附近的有利地形。
薛岳也不是平庸之辈,是北伐名将,抗日虎将。他判断在东部登陆的43军兵力相对较少,遂以少量部队牵制40军,调动主力6个师约5万人,集中力量对43军实施反包围。海南岛上的生死决战就此展开。
敌军在数量上占有4倍多优势,有主场之利,又有飞机助战,薛岳认为胜券在握,甚至开始筹备召开“祝捷大会”,并报纸上宣传说“敌43军副军长龙书金、128师师长黄荣海已被打死,敌军指日可歼”等等。薛岳是抗日名将,但此时打仗水平下降了,炒作水平倒提高了。
40军在海南岛西北登陆后,即向澄迈方向攻击前进,可一路未遇什么抵抗,敌军已不知去向。经查证才知道,薛岳把主要兵力调去对付43军了。韩先楚随即率40军转向东南,向43军靠拢。20日晚和21日晨,15兵团也两次电令40军“迅速插至美亭以东协同43军”消灭敌军。
对43军来说,当时的战场形势异常险恶:包围与反包围,双方阵地犬牙交错,内攻外顶,浴血奋战,3个多团、1万多人,抗击5万敌军的疯狂围攻,战况异常激烈。残酷的战斗持续21日下午。进攻的敌军从未见过这种阵势,战斗意志开始动摇。正在此时,40军主力进至黄竹、美亭地区,与43军对敌形成夹击态势,敌军迅速崩溃。黄竹、美亭之战的战场态势,有点类似辽沈战役中的厉家窝棚堵截战。
这之后,就是敌跑、我追,看谁跑得快了。至5月1日,海南岛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33100多人,其余乘舰船从海上逃走。其中40军歼敌14700多人,43军歼敌17100多人。
(五)40军功劳大,43军打得好
40军和43军联手解放了海南岛,功勋卓著。客观评价,此役韩先楚和40军功劳更大,其理由:
一是40军军长韩先楚三次建议提前渡海作战,实际上是推着15兵团向前走。当然,韩先楚的底气来自打涠洲岛缴获了300多艘大型木帆船,可以一次运送2个师的兵力。但没有韩先楚强烈的求战欲望,海南岛战役极有可能推迟。战役发起后,朝战爆发了。到时候海南岛还能不能解放,还真的不好说。
二是两批小渡,都是40军占得先机。当然,这也有运气的成分,43军2次小批偷渡,都是天公不作美,或是无风,或是风向不对,都被迫推迟。
三是4月16日大规模登陆作战时,40军在岛上有7个多团,占总兵力的三分之二,是战役的主力。
说43军打得好,是因为上岛后的大仗、恶仗,主要是43军打的。43军1万多人硬是抗住敌军5万人30多小时的进攻,再次证明其战斗力非同凡响。在战绩上,也是43军大:上岛部队人数少于40军,而歼敌数却多于40军,伤亡也比40军多出1倍。40军上岛后只打了一些小仗。不是说40军打不好,而是薛岳没给40军打大仗的机会。
毫无疑问,40军和43军都是王牌中的王牌。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