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 王莉莉)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一段宁夏闽宁东西协作扶贫的故事,很多人因为这部电视剧才真切感受到了易地扶贫搬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2020年12月3日,在国新办举办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国内已有960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乔迁新居,搬迁群众完全脱离了生存环境恶劣的特定“贫困空间”,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跟闽宁镇一样,“十三五”期间,全国共有22个省区市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状况。近日,记者采访了来自甘肃、山西和宁夏三地的三位村民,听他们讲述了真实的搬迁故事和易地搬迁扶贫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搬出深山 走出康庄大道
人物:海国宝
地点: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上青石村搬迁至银川市闽宁镇原隆村
海国宝的新家中摆满了花草
今年66岁的海国宝,原本是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上青石村人。
2012年,他们一家搬迁至闽宁镇最大的移民村——原隆村,告别了老家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的生活。
新建的原隆村,红瓦白墙,道路整齐。虽说是移民新村,可学校、卫生所、幼儿园、老饭桌、市场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通了水电路,村民们的衣食住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住房、道路、水电气、就医上学、社会保障……城里人享有的公共服务,他们也享受到了。
原隆村还开拓种植、养殖、劳务、光伏、旅游五大产业,农业发展有前景,农村环境宜居宜业,农民干劲更足了。
航拍闽宁镇原隆村
海国宝一家的生活,如今也发生了巨变。大儿子在酒庄工作,每月工资6000多元,大儿媳学会了种蔬菜,开始承包大棚,小儿子新买了越野车,小儿媳开了化妆品店,一家人在戈壁滩上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东西协作 新城崛起 干沙滩变身金沙滩
搬离深山 日子有了奔头
人物:李应川
地点:从武威古浪县横梁乡横梁村搬迁至古浪县富民新村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富民新村村民李应川
对李应川来说,搬离老家,他基本没怎么犹豫。
李应川的老家在古浪县横梁乡横梁村,他说,在老家,种的是旱地,要用牲口来犁地,机器用不了;路,曲曲弯弯,不平。在山里,种地基本没收入,全家靠7亩山地生活,种植的小麦、洋芋只能勉强糊口。
从24岁开始,李应川便外出谋生,曾到过新疆哈密、呼图壁等地务工种葡萄。
2018年,享受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李应川全家搬进了富民新村。
自从搬迁到新家后,他就开始忙碌起来,不仅承包了蔬菜大棚,还照看着自己养殖的50多只羊。后来,他还将养殖暖棚进行扩建,扩大养殖规模,羊群规模逐渐扩大到200至300只。
李应川告诉记者,能发展产业,比在老家深山强多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吃水方便,走路方便,孙子们上学也方便。
武威古浪县富民新村
从2012年开始,古浪县针对南部山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情况,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先后建成富民新村等12个移民新村和1个生态移民小城镇,共搬迁安置南部高深山区11个乡镇73个贫困村群众6.24万人,走出了一条高深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甘肃武威:富民新村铺就“富民路” 黄花滩上开满“幸福花”
搬出穷山沟 过上新生活
人物:曹六仁
地点:从山西忻州岢岚县赵家洼村搬迁至岢岚县广惠园社区
搬离大山坐在新家的曹六仁
山西吕梁山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气候干旱少雨,不通电话和网络,生活非常不便。这里也曾是现年63岁的曹六仁前60年生活的地方。
四年前,年近60的他终于完成了40多年来的心愿,搬离大山,住进了可容纳2万多人的岢岚县广惠园移民新村。这里不但有学校、医院、超市和小广场等生活设施,还通了电话有了网络,曹六仁觉得好日子来了。
至今曹六仁都清晰地记着搬家的时间,因为日子是专门挑选的,按当地风俗,一家人还吃了一顿油糕,寓意着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步步高升。
根据国家异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出穷山沟的曹六仁将村里的土地进行了流转,每年租金1300元。现在的他在岢岚县城里找到一份新工作,每月工资2800多元。
有了稳定的工作,通过土地流转、金融扶贫、低保、养老等多项扶贫措施,2018年底,曹六仁一家顺利脱贫。
如今,每天下班后的曹六仁,会在社区的便利店里购买新鲜的牛奶、水果和蔬菜,回家后坐在新家的沙发上和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他常常有一种“时来运转”的感觉,他说,国家的扶持给了他新的生活。
岢岚县广惠园社区全景
告别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搬迁进城,对曹六仁来说,不仅空间和物质上发生了改变,在精神上他也对“幸福”有了全新的理解。
山西岢岚:搬出穷山沟 过上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