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开车听收音机,一个女主持人和一个所谓的五粮液领导张总。五粮液原浆酒,市场价860元一瓶,今天卖660元一瓶,便宜200元。
两人开始唱双簧,主持人说:“张总,您难得来,为听众争取点福利,力度大一点,660元买一瓶送一瓶好不好(价格锚点)。”
领导说:“开什么玩笑,这个出厂价都不够的,做不了主”。
“别人做不了主,张总,你还做不了主。”
张总拒绝,主持人坚持,几个回合,张总假装舍不得,那就限100瓶。其实是想卖的越多越好。怎么圆这个场呢?
主持人说:“这就没意思了,听众这么多,100瓶怎么分,等会听众会来骂人的,说搞不起促销就别搞了,什么什么的。你也别限制数量了,限制5分钟,就5分钟,能打进的都享受优惠。”
张总假装为难的答应了。主持人又说:“领导你上次送我的小瓶五粮液,还有吗?能不能送点给听众。”
“你想亏死我啊,只有20瓶了。”
那好,就前20位打进电话的客户,每人送一瓶。
“听众朋友们,你们要感谢我,五粮液原浆酒一箱,总价3960元,给大家个吉利的数字,只要付3800元,买一箱送一箱,相当于316元一瓶。(满减和价值重构)顺丰送到您府上,货到付款,不满意不付,我们退回,运费我们承担,您没有任何风险。(打消后顾之忧)
计时开始,电话铃不停的响,还有2分钟,还有最后1分钟,30秒。
防不胜防啊,躲过了无影脚,躲不过暴雨梨花针啊。
今天特地去打开电视购物频道,是一档卖进口材质皮草大衣。
整一个销售过程如下。
1、我们皮草大衣全都采用进口材料,高端大气上档次,相比其他大厂,我们出厂价只需29800。
2、而由于是新品销售,今天我们直接打5折,14900。
3、授权主持人随便抽掉一个数字,就是今天的价格。主持人就在吧啦吧啦整一套无辜惊讶样,抽掉了1。得到4900。
4、厂区美女高管过来,带来了2000元红包。说今天购买,直接2900,只限今天。
5、其后不停的重复,我们高端进口皮草大衣,现在只需2900,而且只有100件,只限今天。明天就是4900,后天也是4900
6、电视屏幕闪出“x/100已购买”,电话已占线,显示火爆。
一次次地打破用户心中的价格,制造了低价也能买到高端的产品的心理,促进冲动消费。
这些产品是针对于非一二线城市的人群,并且他们电商平台不了解,只知道有淘宝,并且也是整天对着电视无所事事的人群。
电视购物的套路:
1.最后期限:我们的商品还有最后10分钟就要涨回原价,抓紧时间,迫使你快速决策
2.价值重构:这个和罗胖卖专栏差不多,专栏一年199,每天也就5毛钱,不贵嘛,电视购物是不断通过拆解或对比联想重构
3.捆绑销售:买手机送手表,高价补贴低价,交叉补贴
4.价值扩张:不粘锅做测试,搅拌机做测试,刀具也要做测试,而且都是比较戳中痛点的测试,这也依赖电视载体,能更好的传递价值感知
5.社会认同:光我们说好不算,在现场连线找几个托演出很好用的样子,或是通过不断缩小的库存展示
6.包退换:这个也是经常强调,临门一脚,打消你的顾虑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就被套路过,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别说父母长辈,年轻人都可能扛不住。
可恨的是买回来的商品三无产品,功能少,质量差,价格贵。
电视购物的营销关键在于,通过持续的“专家”忽悠、夸大功效、诱人价格,不断冲击你的欲望壁垒,降低你的判断力,形成冲动消费需求并快速掏钱。
电视购物升级版的手段如下:
1.先定一个高价,利用价格锚点优惠促销
2.利用确定效应,满多少再减
3.优惠组合,团购
4.案例暗示,底下出现有多少人订购的数字
5.气氛渲染,主持人用非常激情的语气和身体动作在告诉你,买这个多么划算和多么好 6.稀缺心理:经常会说限量发售多少,让人“损失规避”,不买就会损失的心理
7.情景销售:卖衣服有真人试穿,卖锅有适用场景,通过场景植入激发购买欲
8.包邮。送货到家,保修等降低你的购买门槛 9.利用一些权威数据来降低购买风险,比如连续销量多少,经过某某权威验证等 10.价值重构,一件高价格产品他们会拆分,每天只要……让人觉得便宜
举个例子:
1)很多电视里卖的商品都会和线下的做比较的。比如卖酒。主持人说“大家都知道茅台在线下都是1000多的,今天我们节目里的茅台酒只要280”,这用的就是价格锚点。线下的1000是电视上280的锚点。
2) 280这个价格可能让人觉得电视上卖的是假货,这时候电视上会找“茅台酒的销售经理”上电视台。他会在电视上说“我们这是回馈给广大的消费者,这绝对是亏本价格,是绝无仅有的,千万不要错过”。这样消费者就会觉得白酒是真的,还利用了损失规避心理,不买就是亏。
3.)主持人和销售经理又聊了一会,这时候主持人又问“您看,能不能再便宜一点”。这时候销售经理说“这样把,为了回馈大家,也不要280了,就200吧”。这又是一个锚点,给人惊喜的感觉。
本身是280还准备考虑一下,一听200可能就买了。
4.)主持人又说了“现在买一箱白酒,再送你两瓶白酒,20个酒杯”这运用了显性的比例偏见,给大家更大的价值感,而且本身想买2瓶的,可能就买一箱了。
5.)主持人继续说“前50名打电话,再送醒酒器一个”,那就别想了,打电话买吧。
6)最后在整个过程中,氛围一直都很躁动,让人来不及理性的思考,在快节奏下,很感性的就买了。
电视购物叠加套路:
1. 原价1999,现在因为庆祝什么什么全球销量大促销,不要999,也不是799,只要199!只要199!全球限量200套,只有200套!现在赶紧拨打电话购买!--语义效应 比例偏见
或买到就是赚到。不要999也不要899,回馈今天总裁特批用户,只要68就能拥有好物!错过了这辈子也不再有。牢牢抓住客户占便宜的心理。
2.电话一直叮铃铃叮铃铃响个不停,画面切换到接线员小姐“您想要订购20套对吗,好的已经帮您订好了”,画面切换到促销现场“好!又订出去100套!只剩下最后50套了,最后50套了,您还在犹豫什么!”--语义效应
3.现在购买,还额外赠送blablablabla,其中bla的价格目前单价为599元,blala单价799元blablabka,现在这一大堆整体打包送给您,只要199!是的您没有听错只要199!--比例偏见
4.您想想,您平时抽一包烟,请别人吃一顿饭,怎么都要花个大几百吧,而现在,这一大堆blabla只要您199!您少抽一包烟少吃一顿大餐,就可以买下这一大堆东西,送给您的父母…--权衡对比 心理账户 价值重构
5.限时特价,机会不等人。只有60组!还倒计时,容不得客户有太久的犹豫,你不买就被别人“抢走”了。
6.荣耀感,商品都是直接出口欧美的顶尖货,或者特供xxx的牛货,今天买到了就意味着向人生巅峰又靠近了一步!试试又如何?
.“啊…又已经订出去50套,还有最后20套!最后20套!”
接着前面步骤不断重复不断重复。
电视购物出现得好早,就像一出惊心动魄的好戏扣人心弦。
这些不仅能用在销售上,之前一家公司,员工出差很多,所以很多人抱怨要求报销电话费。后来新招的员工工资结构就变了,比如市场上这个岗位的工资是是5000,老板之前给员工的工资是5200;后来新招的工资就订成5000 200,特地有人告诉他:我们每个月有200的电话补贴。
虽然给的钱一样多,感觉完全不同了。
电视购物中经常用到一招"偷换概念":买平板电脑,终身免费上网、免费打电话、免费视屏聊天。一台平板电脑是一台普通电脑 一部手机,只要798,非常超值……等老人家买回来后,才知道是要连接wifi的,免费电话和视频也就是微信的基本功能。
这点有些过份了。
1,买一件商品,赠品无数,营造巨划算的心理感
2,电话下单,送货上门付款,免费使用天数,损失规避
3,不断提醒你,已经售出多少组,剩下时间不多了,数量不多了,迫使你尽快做出决策。
4,对每一个产品的描述,极其生动,深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容易被打动。
5,现场操作,教你使用,让你有更直观的感受。虽然未亲自使用,却产生了体验感。
上述套路都是卖家最常用的销售套路,几乎每个你暗自得意占到的小便宜,都是卖家毫无痕迹的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