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我是KEN,这次我们带来了热门国产品牌电视的对比评测,分别为
华为V55i、小米5PRO以及TCL旗下的雷鸟R625C。
为了方便在接下来的评测中我们直接以品牌名称“华为/小米/雷鸟” 来代称这3台电视。
我们会进行外观、画质、游戏、音质、操作系统的对比评测。记得点下关注,再不点你们的KEN就被你们坑大了啊!4K高清视频版可以去我们B站观看!
外观设计
正面 边框
侧面
背面
接口
接口方面雷鸟和华为的接口都在右侧,这样可以更方便的插拔设备;而小米的接口则在左侧和背后。接口的配置上大家可以看下表:
基本性能
在基本性能的测试中,我们先将电视的图像模式调整到强化功能较少的模式,
在这些模式中,多数图像加强功能被关闭,例如降噪、超分辨率算法、色彩增强等功能,这样测出来数据更能符合电视自身硬件水平。但在观看时,小伙伴在家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图像模式。
峰值亮度
我们先使用亮度计测试2%到100%一共5个窗口大小的亮度,可以看到雷鸟在25%窗口时有接近1000尼特的峰值亮度,足以让HDR的高光场景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这对于一台3000档价位的电视机非常难能可贵。而华为和小米的亮度则比较一般,不过也符合这个价位的预期,400尼特对于一般SDR信号也足够。另外如果你不介意色彩的精度,调整到各台电视的艳丽模式,峰值亮度可以分别再提高一些些。
对比度
我们继续测试电视的对比度,对比度是画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电视显示白色时的最高亮度和显示黑色时的最低亮度的比值。高对比度可以让你看到更深邃的黑色,更多的灰阶细节,同时也让画面更加立体生动。我们的测试方法是调整电视亮度到SDR基准的白点约100尼特,测试黑色的亮度,两者相除后得到对比度数值。
对于具备局部调光的机型,我们还测试在局部调光打开后的对比度。可以看到雷鸟的对比度大大强于华为和小米,达到了6500:1。这主要是因为雷鸟采用的是VA面板,而华为和小米采用的是IPS面板,在对比度方面这是VA面板的天生优势。在电视机这个圈子,各个电视厂商的高端机普遍采用VA面板来配合局部调光技术。
局部调光(分区控光)
在背光方面,雷鸟采用了全阵列式背光(直下式),华为和小米则采用了侧入式背光。局部调光上,我们通过数方块测得雷鸟为100分区,华为为16分区,小米则没有局部调光功能,也就没有分区。
在这段影片中的星空黑位表现中,由于雷鸟100分区和VA面板的高对比度优势,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星空中的黑色雷鸟更加干净,而华为和小米的黑色则全显示成了灰色,小米由于没有局部调光功能,展示黑色场景表现泛光非常明显。
色准测试(白平衡 色彩(HDR和SDR) 色域 色温 PQ曲线)
接下来测试三台电视在光学表现上的数据,我们使用克莱因的色度计K10-A,Colorimetry Research 的分光光度计CR-250-RH,Murideo SIX-G信号发生器,搭配Calman Video Pro商业软件来进行测试。
由于多数用户购买电视后并没有对电视进行手动校准的条件,因此我们的这一环节仅测试电视在未校准,即大家拿到手后开箱即用的色彩精度。
华为拥有比较优秀的的白平衡和颜色精度,伽马相较于2.2的标准偏差很小,但是色温相对于标准的D6500略高。
雷鸟的白平衡和色准偏差较大,色温相较于D6500标准偏低,伽马偏差2.2标准较多。小米的白平衡表现还不错,但色准有些糟糕,色温相较于D6500也偏低,伽马偏差2.2标准较多。
这段SDR的MV由于有较多的白色场景,可以帮你了解到白平衡和色准色温差异带来的观感差距。
单这么看,或许一般用户难以判断究竟谁色彩更好,那么我们手里刚好有一台价值38万的索尼BVM-HX310监视器,让大家有一个明确的参考。
那么现在可以看到华为的观感最为自然,雷鸟和小米的色温略低,因此画面都偏黄。在色准和白平衡的差异下,导致小米偏红黄,而雷鸟则偏青黄,在人脸肤色的表现上,雷鸟略显蜡黄,小米则还是有些发红。而此时我们还能观测到,雷鸟的高对比度并没有在SDR下有很好的表现,实际观感也不如华为和小米的,也就是说对比度数据并不一定等同于对比度的观感,也会受软件调校的影响。
色域覆盖
我们继续看看色域覆盖的表现,高色域是实现更好HDR效果的前提之一。我们通过Calman控制的SIX-G信号发生器,向电视输出HDR10信号来测量三台电视的色域覆盖范围。三台电视都采用了量子点广色域膜,Rec.2020覆盖都超过了67%,因此我们认为都能符合广色域的定义。其中华为的色域覆盖率最低;而小米虽然有接近75%的rec.2020的覆盖,但DCI-P3的覆盖却只有90%左右,要知道DCI-P3是目前多数电影的后期调色标准,因此关心DCI-P3的覆盖比Rec.2020更为重要。雷鸟的96%的DCI-P3覆盖达到了合资品牌高端液晶的水平,足以Hold多数HDR电影的色彩显示。
画面均匀度
(为了捕捉到更明显的背光缺陷,我们拉高了ISO故意让照片过爆,肉眼观看时会更轻微)
首先是黑色均匀度,我们测试局部调光开和关下的黑色表现
局部调光-开
雷鸟除了十字架周围的少量光晕外拥有优秀的黑色表现,华为由于只有横向的16分区的局部调光,导致在在十字架的周围整片背光都被打开,我们甚至能看到底部背光条带来的阴影,在亮暗的分区过渡上,关闭背光和打开背光的区域背光过渡会显得生硬。
局部调光-关
关闭局部调光后三台电视的黑色都显示成了灰色,雷鸟的灰色较为均匀;而华为和小米则出现了所谓的漏光现象。
可视角度(视频版更直观)
通常一个显示设备会随着你的观看角度的变化,亮度和色彩都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偏移。例如一群朋友聚会一起看球这样的场景,一台可视角度优秀的电视可以让坐在角落的朋友也能看清画面。
我们使用克莱因的色度计K10-A 搭配Calman来测试不同观看角度下的亮度衰减和色准偏差。以目标亮度SDR100尼特为基准,以每偏转10°测量一次亮度和6个100%饱和度的基准色的色准,测试0°-70°共8个角度,获得可视角度的亮度和色准曲线
通过曲线我们可以看到华为的可视角度较为优秀,亮度衰减和色彩偏移相对更少,小米则处于勉强可以接受的范围。雷鸟的可视角度就比较一般。这主要也是因为IPS和VA面板带来的视角差异,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资讯。
动态清晰度(视频版更直观)
刚提到了球赛,正好也对比一下三台电视看足球比赛时的表现,为了更直观的感受,我们也加入原始视频做一个对比。球在运动中,三台电视都出现了足球的模糊感和轻微的拖尾,毕竟都是液晶电视,你要完美的动态清晰度不太可能。大家也发现了华为也在某些时候的色彩精度并不能做到很好的控制,此时绿色会显得过饱和。
MEMC动态补偿(视频版更直观)
再看看MEMC动态补偿技术,三台电视都只搭载了60Hz面板(注:PAL制式下50Hz,NTSC制式下60Hz),支持MEMC运动补偿,但都不支持动态插黑技术。
由于60Hz面板刷新率的限制,3台电视都只能针对24/25/30的低帧率视频进行插帧,最高60fps。
我们将3台电视的运动补偿拉满,可以看到3台电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插帧错误和卡顿。流畅度方面小米比雷鸟和华为稍好。对于电视机的运动补偿效果,大家要做好心理预期,目前没有任何品牌的电视机在运动补偿上能将低帧率视频完美插帧,几万块的旗舰电视也一样。
24P无颤抖播放
我们测试了HDMI输入下的24Hz和60Hz以及本机USB播放24fps的小白块demo,1s曝光下均无法得到一张纯净的照片,表明3台电视都无法通过24P无颤抖测试。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在这3台电视上观看到原始胶片的24帧速率变为了不可能,你看到的永远是颤抖跳帧的画面。这是由于这3台电视都是60Hz面板且无法做IVTC反胶卷过带处理。关于24P无颤抖测试的更详细信息,请在我们上一期OLED对比评测上篇中的11分56秒了解。
平滑渐变(de-banding 去色带)
上一期节目中我们详细讲解了“平滑渐变”对于修复原始信号色带问题的影响
感兴趣的朋友请在我们OLED对比评测上篇中的15分07秒了解。而在雷鸟小米华为这3台电视中,均未提供“平滑渐变”的开关选项,实机表现上,小米和华为均不能去除任何的色带。但是雷鸟出现了和上期节目小米大师OLED的同样问题,在除了游戏模式下的其他图像模式下,都有强制不可关闭的平滑渐变去色带效果。虽然“平滑渐变”功能可以修复8bit信号中的色带问题,但有一定概率会对画面中的细节进行误伤。对于希望自己掌控电视机调试的朋友这可能不是个好消息。
HDR
为了探究3台电视的HDR效果,我们测试了HDR下的EOTF曲线,查看3台电视对于PQ绝对亮度曲线的差异。3台电视都不能很好的跟随PQ曲线,小米和华为就不用多说了,毕竟面板本身就400尼特的水平,而虽然雷鸟有接近1000尼特的峰值亮度却还是不跟随PQ。
Color primaries : BT.2020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 PQ Matrix coefficients : BT.2020 non-constant Mastering display color primaries : Display P3 Mastering display luminance : min: 0.0050 cd/m2, max: 4000 cd/m2
在实际的HDR影片中,通常影片的峰值亮度设置在1000尼特,极个别影片会有2000尼特甚至4000尼特。那么这3台电视实际在展现HDR高光时,对于超过自身面板峰值亮度的区域高亮会怎么处理呢?我们通过最高亮度4000尼特为标准制作的4K蓝光这段高光片段来演示。
可以看到在太阳附近的阴影细节,只有雷鸟能做到在高亮度下保持较为完整的阴影细节;小米太阳附近云层细节丢失较多,太阳周围有非常明显的光晕将细节抹除。华为的高光细节基本全部被裁剪,无法正常观察到该有的细节。
那我们再来看HDR电影的实际表现究竟怎么样。在这一段剧情中,我们可以看到雷鸟的硬件优势在HDR上更加契合,亮度爆发力非常的绚丽夺目。华为此时亮度疲软,在三台机器中垫底。
而在这一瞬间的核爆般的亮度爆发力,雷鸟会有闪爆眼睛的高光冲击力。
我们接着看这一段卢克大师人物的图像表现。
这里三台机雷鸟的亮度高于华为和小米,但底色略有点浅黄色,衣服右侧三台电视都过于强调黑位下沉而丢失了暗场细节,小米依然有些轻微泛红。再看看人脸的特写。
可以看到雷鸟的高对比度在HDR下,比SDR时好了不少,观感明显强于华为和小米,此时对比度的观感就符合了我们测试的对比度数据。华为就有点像丢失了色彩显得灰暗,小米继续显得像红扑扑喝完酒过敏的肤色。
低分辨率优化
这3台电视都是4K电视,但是我们日常观看影片时往往碰到更多的会是1080P/720P这样的信号源。这个时候就需要看电视机进行倍线或者超分辨率来加强画面清晰度的能力了。
我们首先对比电视机单纯倍线的能力,即不开SR算法(超分辨率)和降噪功能,仅通过HDMI输入1080P让电视做升频4K的处理。我们将3台电视机的清晰度设置都拉到0,通过放大细节,我们可以看到华为保留了最多的画面细节和质感,小米有极轻微的涂抹感,但肉眼较难看出。雷鸟则有非常严重的涂抹现象,注意看郑恩地脸上和手臂上的纹理,以及树干上的纹理,雷鸟都像是开了美颜降噪一样的涂抹感。此时我们不改变任何设置,将播放器的HDMI输出调整到4K,雷鸟的涂抹现象消失了。这可能是雷鸟的升频算法存在缺陷,因此我们建议雷鸟用户使用外部HDMI播放器时优先选择4K输出,即使你播放的是1080P片源。
然后我们再对比超分辨率算法(清晰度增强),我们在这一部分特别使用标准模式,来看看画质工程师们是怎么去理解和迎合普通消费者所要求的“清晰”的。
在这段720p的电视剧中,大家的老婆gakki脸上的细节和衣服的纹理,华为最为清晰,小米清晰度不如华为但是保持了更为自然的线条。雷鸟则有些锐化过度线条过粗,伴随着前面提到的涂抹感,人脸显得比较诡异。
接着我们的gakki又驱车到了乡下,这个远景镜头下。
华为的建筑物线条有轻微的油画,小米最为自然,雷鸟则有像我们上期节目中LG CXP的严重油画风格,旁边小房子上的纹理也被抹掉了。
这里我们更倾向于小米的调试风格,在超分辨率算法不够优秀的情况下,选择更为保守的策略,这样起码画面不会变诡异。
游戏表现
3台电视都不支持HDMI2.1的任何功能,如4K 120Hz/VRR/ALLM相关特性当然也就用不上。
我们先用专业的4K输入延迟测试仪来测试一下输入延迟:
一般我们认为电视机的游戏模式在30毫秒以内都是比较优秀的水平,雷鸟的18毫秒延迟可以说非常优秀。华为V55i的34毫秒延迟实际操作中也勉强可以接受,这其实已经比我们之前测试的V65的55MS好很多了,当然后续也希望华为的画质工程师注意这方面的需求继续做改进。
接下来直接看看三台电视的HDR游戏表现,我们从这里开始。
三台电视可以说有着彻底完全不同的色彩体系,雷鸟在DCI-P3很高的色彩覆盖率也使得它表现的颜色非常抢眼。
来到这里再下马看看,三台电视的动态清晰度水平一样,因为是30FPS,都会有轻微的卡帧感。(建议观看视频版)
继续骑马走,三台电视完全不同的色彩我也不好以某个标准去评价,这里大家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就行,没有对错。简单描述的话雷鸟很鲜艳,华为是也算比较鲜艳,小米则呈现了比较独特的色彩风格。
继续看雷鸟的通透感会更舒服,单独看这两台都还不错,小米还是比较异类。
我们跳下去,看一下水的质感,也算走完了这段漫长的旅程,我想问一下各位小伙伴,你又会觉得哪一种更好?
我们来看挑战厂家神经的极限暗场表现。这个游戏,99%的液晶电视型号,都要在这里倒下,能关灯在这种场景还能压得住黑位的,算优秀,压不住也属于正常。雷鸟表现就是个好学生,几乎都难以察觉黑位泛光发灰,华为属于正常,不算严重。至于小米,人家总是说关了灯都一样,我信你个X。
辣完眼睛,我们去洗洗耳朵,听听小姐姐的歌声。
音频表现(建议去看视频版)
我们使用Dayton Audio的EMM-6麦克风、Scarlett USB声卡,通过开源软件REW来获得三台电视的频响曲线。其中红线为小米5PRO,绿线为华为V55i,蓝线为雷鸟R625C。
从频响曲线看华为V55i直接完爆另外2台。单独看小米和雷鸟的曲线,可以看到低频和高频都是小米更好,中频上雷鸟稍微均衡一些。
频响曲线可以反应一台电视声音的基本素质,不过我们还是直接来一段女团MV听听实际听感吧。
我们使用舒伯乐的SMKH8K麦克风,搭配ZOOM H5录音笔来录制声音,由于器材和工作室环境限制,声音仅供参考。
实际听感上也符合了频响曲线,
华为V55i:比较均衡的声音表现,低音有一定的下潜力,是三机中表现最好的。
小米5PRO:高频有些过于尖锐,但整体听感上好于雷鸟。
雷鸟R625C:低频较为浑浊,高音不够清晰,导致音乐中的人声清晰度较低。
另外我们也测试了音频回传的兼容性,方便需要搭配回音壁或者功放音响系统的朋友。
需要了解更多音响连接方式的朋友,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回音壁G700的评测。
功能解说
系统配置方面,我们直接列了一张表。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wifi在5G频段上只有单天线的433M,这真的是有点抠。而在跑分上的差异基本也能反应在操作的流畅度上。
易用性方面,首先我们关心开机直接进入HDMI机顶盒的设置,相信购买这个价位电视机的朋友有一部分是买给家长用的,担心家长不会操作智能电视,希望电视机开机直接能进有线电视机顶盒。经过测试3台电视只要设置好默认连接机顶盒的HDMI端口,即可在冷启动开机直接进入机顶盒画面。
华为和雷鸟的系统没有设置多任务按键和功能,任何安装的第三方安卓应用都不能后台运行,在运行第三方应用,回到主页再进入的时候,应用都需要重新加载,这还是智慧电视吗?小米则可以按两次主页键唤起多任务界面,方便切换不同的应用,应用也能后台驻留,不至于退出去一下就重加载。
易用性上我们还关心电视在播放内容时更改图像设定的方便性。
雷鸟很方便的在遥控器上将应用本身的“菜单键”和“系统设置键”分开,从而在使用第三方app时也能从系统设置里更改图像设定;但是部分第三方app如果设置非系统硬解的兼容硬解方案,则会出现只能调整亮度的问题,例如KODI就是使用兼容硬解的方案,因此在KODI下无法调整图像参数。
小米的设置键则只有一个“菜单键”,使用第三方app时,短按为应用内菜单,长按则可以唤起系统设置菜单,进入系统设置菜单即可更改图像设定。
华为和小米一样只有一个“菜单键”,只能唤起应用内菜单,在系统内置的视频app上,华为将图像模式切换嵌入到了应用本身,这样可以在应用内切换图像模式,但不能对图像进行其它调试;而如果你使用第三方app时,则无法更换图像模式;更不能通过像小米一样长按“菜单键”的方式进入系统设置;这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
在影视内容方面,三台电视都采用了内容聚合的主页设计,这样方便用户更快速的获取想看的内容。也可以自由安装第三方app,优酷腾讯爱奇艺肯定不用多说了。
遥控器和语音助手
三机机的遥控器都是蓝牙连接,所以遥控电视不必正对着电视机。三机的遥控器都没有静音键, 你要是看电视的时候手头突然有事的话,想静音还得按音量键慢慢减到0,非常糟心。
语音助手上华为和小米均支持远场语音功能,你可以在不使用遥控器的情况下,直接与电视进行交互,而雷鸟则只能按遥控器上的语音键来操作。在搜索功能方面,华为可以搜索到“优爱腾”里的多数内容。
小米则能搜索到爱奇艺的多数内容,对于腾讯和优酷的支持则比较一般,特别是优酷的一些独播剧往往搜索不到。
雷鸟能搜索爱奇艺和腾讯的内容,但是不能搜索优酷的内容,匹配度最差。
杜比视界/ 油管/ 奈飞
由于雷鸟支持杜比视界,我们想看看流媒体上的杜比视界能否在机器上播放。进入腾讯视频,切换到杜比视界后可以激活雷鸟的杜比视界图像模式,但是亮度反而比SDR低了很多,这可能是雷鸟的杜比视界优化问题。而华为和小米则不支持杜比视界。
我们还通过大家都懂的方式在3台电视上安装了油管和 奈飞,油管的4K HDR内容在雷鸟和小米上都能正常观看;奈飞则由于这2台电视没有认证奈飞设备导致奈飞启动失败。
油管和奈飞没提华为,是因为我们的机场软件没法在华为上运行,暂时做不了测试。
蓝牙
三台电视都支持A2DP蓝牙音频功能,因此你可以连接你的蓝牙耳机来进行播放,半夜看球的朋友可以说是刚需了。 但我们发现了三台电视在蓝牙音频都存在严重的音画不同步问题。声音会比画面慢很多,几乎是无法观看的地步。
广告
目前我们三台电视的系统都是最新版本的,华为和雷鸟均没有广告。小米有冷启动广告(注:冷启动是指电视机断电(拔电源)后再开启),但是可以跳过,我们认为开机广告并不是特别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你要投屏的时候乐播会给你看广告(注:小米电视的投屏功能是直接集成的乐播投屏),你一段时间没操作电视,电视进入屏保模式,返回时会给你看广告,主页中见缝插针的间隔性广告。我们希望小米在往高端的道路上走的时候不要着眼于眼前的这点蝇头小利。
总结
感谢各位小伙伴耐心看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在3000~4000这个价位段上我们认为小米5PRO随着同类产品的不断推出,已经没有性价比,小米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小米大师系列。
雷鸟R625C的优势在于背光系统,更高的背光分区和峰值亮度,以及更广的色域,同时还支持杜比视界,对于HDR有高要求预算又有限的朋友可以入手。
华为V55i的优势在于SDR下比较优秀的色彩准确度,更适合观看普通SDR信号。
那么你最契合哪一台电视,心里有数了么?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记得关注、点赞。
最后预告一下,我们下期评测就是82英寸小米大师4K版,与雷鸟R635C的“miniled”的最新技术对决。
谢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