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1958年我国第一部国产电视剧(十部最早国产电视剧)

1958年我国第一部国产电视剧(十部最早国产电视剧)

更新时间:2022-03-07 04:04:04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的《2017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2017年全国公共电视节目实际套数3493套,播出时间1881.02万小时,其中影视剧类电视节目占比超过40%,播出时间798.81万小时,比2016年增加33.61万小时,同比增长4.39%。

电视节目创作进一步繁荣,各类节目制作投资额均保持大幅增长。2017年全国电视节目制作投资额达426.46亿元,其中电视剧占了一半以上,国内投资额达242.26亿元,比2016年增加113.73亿元,同比增长88.49%。

由此可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方式更趋多样化,但对于电视剧的需求并未减少,电视剧在大众文化领域仍然占据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

诚如英国作家约翰·埃利斯所言,“电视是国家和民族的私生活。”从1958年6月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与观众见面以来,国产电视剧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六十年。这六十年中有过尝试性探索、有过动荡期的停滞、有过复苏、有过新时代的激活、有过突破、有过狂欢,走向了蓬勃发展的今天。回顾这不平凡的六十年,中国电视剧无论是在拍摄技术上、创作理念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内容上也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时代风貌。

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被确立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百花齐放”是指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表现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这一方针推动了电视剧这一大众文化形式在新中国的落户生根。

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即解放后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广播。同年6月15日,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在北京电视台播出。

《一口菜饼子》剧照

《一口菜饼子》根据《新观察》杂志上的一篇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生活重压之下的母亲,为了救活自己的女儿省下仅剩一口的菜饼子,最后在饥寒交迫中死去的悲惨故事。电视剧全长只有二十分钟,但播出后观众反响很热烈。观众的反应成为了我国电视剧发展初步探索阶段的重要精神支柱。

遗憾的是,国产剧在1966年到1976年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段时期结束后,中国电视剧迎来了全新的纪元。1978年5月,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1981年春节期间,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同时也是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之后的第一部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敌营十八年》

《敌营十八年》由王扶林导演、贵州作家唐佩琳编剧。共九集,时长共计315分钟,大约2000个镜头,100多个场景,在北京、庐山、九江、汉口、福建等地进行拍摄,拍摄时长97天,投资10万元人民币。据王扶林回忆说,当时拍摄条件非常艰苦,经费捉襟见肘,连剧中使用的被子和枕头都是剧组人员从自己家里搬来的。

1982年10月1日,杨洁导演、六小龄童主演的电视剧《西游记》首播试拍集《除妖乌鸡国》,并自1983年开始每年春节播放当年拍摄完成的几集,1986年春节连播十一集,于1988年春节第25集拍摄完成播出当时创下了89.4%的收视率。受到资金、技术等原因的限制,这一部并未能完全收入《西游记》全部情节。这部《西游记》对中国电视剧拍摄技术的推动和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电视剧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截至2014年,这一版《西游记》在寒暑假期间已经在电视台播出超过三千次,在时代变革中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西游记》剧照

1983年,在地方呼吁机构改革的热潮中,政府开始实施“四级办电视”的政策。这项政策在将电视普及到县城以下行政区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电视系统的商业化。1983年后,中国电视剧正式从停滞期大踏步出来,迈向成熟期。

1983年,山东电视台以单元剧方式制作了总计四十集的电视剧《水浒》,山西电视台制作了三集电视剧《杨家将》。1986年,由上海电视制作中心制作的十二集电视剧《济公》与观众见面,这部电视剧剧本扎实、词曲朗朗上口,剧中许多歌曲为大众周知并广为传唱。此后,上海也成为电视剧制作的重要中心,作品高水准、贴近大众文化为主要特点,同时突出时代特征,走在时代前沿。

《济公》剧照,游本昌饰演济公

1987年到1990年间,电视剧数量激增,数量多达1.2万集,根据民间故事、古典小说改编作品,反映战争、剿匪为内容的电视剧,与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一道丰富着大众的精神生活。

1987年根据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改编的三十六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部电视剧根据红学家周汝昌的意见对结尾做了大胆的改动,拍摄集中了当时中国电视业界和红学界的诸多力量,在文学性、艺术性上都有极高的造诣,播出后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与之前的《西游记》,后来的《三国演义》构成了1980年代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独特的风景线。

《红楼梦》剧照

1989年,根据韩志军小说《命运四重奏》改编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播出。1990年,电视剧《渴望》风靡大江南北,它标志着“文化产业”正式进入中国。《渴望》长达五十集,是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室内剧,也是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第一部“产业化”的作品——它在没有国家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完成,在摄影棚内利用人工布景、多机位拍摄、同期录音、后期制作等手段,是中国第一部纯粹以娱乐大众为目标的电视剧。

《渴望》直面特权、教育、阶级背景等敏感话题,满足当时人们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下寻求集体身份认同的心理,从这部电视剧开始,透过娱乐手法创造稳定而同一的道德戏剧,开始被上层建筑所认可。电视剧在团结社会认识方面开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渴望》剧照

1990年代后,电视剧成为电视台工作的重心,电视剧内容逐步多样化,以迎合不同观众的需求,古装剧、武侠剧、红色经典、犯罪题材、反腐题材、都市家庭剧、青春偶像剧陆续出现。在电视台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电视剧市场竞争激烈,热门电视剧如过江之鲫,令人目不暇接。

1990年,中央电视台与上海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中国第一部反映青少年学习生活的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在全国播出。1991年第一部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播出。1992年国际儿童节,第一部长篇儿童神话剧、五十二集的《小龙人》播出。1993年有《我爱我家》,1994年有《三国演义》,1996年有《宰相刘罗锅》,1997年有《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1998年由湖南经济电视台旗下单位与台湾地区影视公司合作拍摄的古装偶像剧《还珠格格》播出,并成为各地方电视台收视率冠军,首播平均收视率高达45%,单集最高收视率可达58%,打破许多电视台的收视率记录,同时也与《西游记》等经典电视剧作品一道成为寒暑假电视台的固定剧目。

《我爱我家》剧照

从1985年到千禧年初的十五年间,是中国电视剧行业完成审美范式突破的时代,中国电视剧在这一时期走向更为多元的文化情境。作为改革开放后最受欢迎的大众文化形式,它在电影、文学等载体所表现出的精英话语之外,表达了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中更多人的历史记忆、生活体验和社会愿景,表达社会核心政治理想,也激励着更加日常的、微小的愿望。

2000年,中国电视剧播出体量突破了一万集;在如此大的体量之下,国产剧开始逐步类型化,并形成现代剧、年代剧、古装剧和奇幻剧四分天下的局面。军旅题材、历史帝王题材、谍战题材表现突出。

2002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亮剑》、《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新革命历史剧开始流行。《康熙王朝》、《汉武大帝》的帝王政事和《大宅门》、《乔家大院》等讲述源远流长的家族企业创业故事的电视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国内经济蓬勃发展给国民带来的新的心理愿景。

《士兵突击》剧照

谍战剧则从新的角度重新叙述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复杂的国共关系,《暗算》、《潜伏》、《黎明之前》等电视剧不仅成为红色题材的延续,宣扬了崇高信仰的力量与伟大,也提供了职场生存中焦虑的消解手段。

《潜伏》剧照,孙红雷主演

此后一段时间里,将宣扬理念与现实焦虑排解途径结合起来的题材成为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主要方向,借戏说历史反映人际关系焦虑的穿越题材和高度娱乐化的“鬼子剧”一度成为创作的热门。2015年开始,中国电视剧进入“大IP”时代,电视剧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更加频繁紧密,电视剧市场高度活跃,并与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产业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千禧年后,国产电视剧在制作水准上有较为长足的进步与突破。大量学习、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团队,后期特效进步显著。大量新鲜的面孔涌入电视剧行业,电视剧也从电视走向网络,进一步渗透至大众生活。随着国家对反映现代生活精神风貌题材的重视,以都市社会生活为主要反映对象的电视剧正成为当代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议题,并不断随着都市精神风貌的变化与时俱进。

回顾我国电视剧的六十年历史,有过艰难的时刻,也有过令人雀跃的欣喜,六十年间无数电视剧创作者挥洒汗水、贡献智慧、辛勤耕耘、不断创新,终于有了今天的成果。近些年来,对于电视剧的质疑声似乎盖过了赞美的声音,这是中国电视剧高速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痛,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电视剧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