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见岩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一晃就已经快奔六了,但凡进入这个年纪的人,就喜欢回忆过去。不知大家还曾记不记得80年代农村的样子,八十年代那是一个烟火与诗情迸发的年代,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情怀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自由奔放、百花争艳的年代。那时候农村虽然生活水平不如现在,但是山清水秀无污染,不说完全平等,但至少没有太多的什么尔虞讹诈,勾心斗角的事情,况且村子里孩子多,伙伴也多,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开心。拿现在与那个年代相比较,一个天,一个地,真是感慨万千呀!
当时代发展到今天,距离八十年代整整过去了四十多年,现在我们每家每户,家用电器是必不可少的,从卧室到厨房、卫生间、客厅,无处没有;大到空调、电扇、冰箱、微波炉、电磁炉、洗衣机、电视、音响等,小到电脑、手机,举不胜举。可在八十年代,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最多也就是听说,知道有这么个玩意,就是拥有黑白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的家庭也是屈指可数的。
让我们慢慢回忆,八十年代是怎么过来的。
乡土散文:农村光影旧事
放电影
弹指一挥间,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广大农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也逐渐向城镇化迈进,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家家户户有电视机,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露天电影几乎已经消失。但露天电影曾经给人们带来了节日般的欢乐和美好时光,使那个年代的人们终生难忘。在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有电影看,高兴得连晚饭不吃都可以,这个体会,只有六七十年代在农村出生的人最有发言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岁月里,露天电影成了农村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当时,电影放映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走村串寨,给百姓送去欢乐。在那个年代,小孩子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只要一看到晒谷坪或学校操场栽树杆,立竹竿,并挂上白荧幕就知道今晚肯定有电影看了。于是,就盼妈妈早点做晚饭,这样的话,就可以抢个好位置,大都是自带板凳,没带的就找块砖头、石头坐着,找不到的就站着看,不一会就挤满了黑压压一群人。来晚挤不进去的,被人挡着,急得踮起脚来看,还有的小孩子骑在父亲的脖子上,有的孩子蹲在人家墙头上,也有的干脆到银幕的背面去看。
其实,露天放电影很简单,看电影也很简单。放映员就近跟老乡借一张稍微牢实些的四方桌子一摆,把放映机放到桌子上,先开机测光,测试光照射距离是太远了还是太近了,高了还是矮了,这些都得调试好,才能保证投影效果,然后再把胶片装到机子撑杆去。
那时我看的第一部影片是《地雷战》,那些地雷爆炸的场面和第一次看见打打杀杀的场面很是害怕。讲来真可笑,也太天真,有时看见有人从银幕后面掉下去了,我们几个小孩子还跑到银幕后面去看个究竟,以为那些人会全部在那里,哪晓得什么都没有。
电影放映机也是不断改进的,最初下乡来的是大型机子,很笨重,一个寨子放结束后,第二天要把机子送到下一个寨子去,光发动机就要四个大劳力抬才能抬得动,加上银幕、片盒、电线等七七八八的至少要六七个大劳力才把机子送走。通过几年的改进后,机子变得小巧了,两个放映员一个挑一点就全部带走了,不再需要动用村寨的劳力。
80年代,还没有开始后来的打工潮,那时农闲期间人真的是无所事事;所以每次村里面放电影,那是拖家带口,跟走亲戚似的。不论炎热的夏天,还是严寒的冬天,不管是在本村还是邻近村庄,只要晚上放映电影,男女老少云集而至,看得有滋有味。同一部影片,人们往往成群结队赶赴几公里追了一个寨子又一个寨子,看过一场后还在看第二场、第三场、第四场……总有百看不厌的感觉。
这里还跟大家分享一下看电影的有趣的一些细节,常规程序是这样,电影还未正式放映前,先是播放一些歌曲热身,主要是为了吸引观众前来观看影片。当某一个人通报某寨今晚要放电影了,我们走到那个村寨的村头,当听到留声机传送给高音喇叭播放出来的歌声,三步并着两步朝着目的地小跑过去,好像赶火车生怕误时误点似的。当电影正在放映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断片带,或跳带,或者途中发电机没有燃油那种情景,放映员重新把片带卡上机,给机子加油的过程,几分钟的停顿犹如漫长的等待,大家焦躁不安起来,很是失望。放映员已经忙得不亦乐乎时,甚至一些“如果不行让我来……”“技术太差就不要来放电影”等等难听的话都会有人说得出口。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换新影片,放映员要回到区、乡驻地去领片子,大家一天又一天在盼望,不断打听放映员是否领得新片回来的消息,那种心情好像没有电影看就没法活不下去的感觉。
乡土散文:农村光影旧事
收音机
七八十年代收音机也曾流行一时,那时我们寨子50 多户只有三台收音机。因为生活贫困,好多家庭奢望有一台收音机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乡下草药资源多,每个星期六星期天我都上山去采草药晒干拿去市场卖,一次积一点钱,等凑够一台收音机的前后,我宁愿穿差点,用少些也设法买一台收音机,因为我太爱音乐了,我买的是一台“海燕”牌半导体调频收音机。 价格不贵,好像当时是80多块钱,100元不到,2节5号碱性干电池可以使用上半年,很环保,很节能,也非常的精致和小巧。买来收音机后,把它放在卧室的床头上,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打开收音机天线一扯进行调频收台。小时候对新闻还不是那么的敏感,最爱收听的是高亢嘹亮的歌曲,诸如:《在希望的田野上》《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谁不说俺家乡好》等,那些歌声听起来让人心旷神怡,精神抖擞。其次是京剧选段,豫剧选段,越剧选段等等,这些剧种除了人的唱腔,还有各种器乐的吹奏和敲敲打打声,自有情趣,那几个剧种我一个都不懂,但特别喜欢那里面的声音。为了显示我的收音机,我专门在廊道外做了一个座板,傍晚时分,特意将收音机放在那上面,一开机,半边寨子都能听得到声音。
有好机回,到别的寨子去办事,我都悄悄把收音机放在挎包里面带去,有时候半夜回来路上害怕,我就将收音机拿出来放,把声音调大,都播放一些歌曲,声音掩盖了来自周边的其它声音就不觉得害怕了。
在寂寞的山乡,是收音机伴着我度过了那些百无聊赖的漫漫长夜。因为有收音机的陪伴,我的日子在青年时代也才过得从容而惬意。通过在收音机里学到一些东西,这些多少让我有些成就感和慰籍。加上一路不屈不挠,不言输不放弃的打拼才拥有今天的一切。
乡土散文:农村光影旧事
电视机
看露天电影是农村最早的文化消遣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部分家庭开始购买了黑白电视机。光有电视机还不行,那时农村普遍没有电,田边地角哪里有点稍大的水源,就有人到那里去安装一个微型水力发电机,由于水量太小,而水力发电机的瓦数也小得可怜,才几千瓦,最大也不过12千瓦。输送到户的电微微弱弱,40瓦的灯泡还没有萤火虫亮,尽管灯泡不亮,要放电视还得要把家里所有灯泡关掉才能供应得上电视机的用电。有的家庭拥有的是12吋,有的是14吋,有的则是17吋,因家庭条件不一,电视尺寸也不一。黑白电视机的收看信号是靠有线电台转播的,有时信号不正常,况且还只收到一二个台的节目。黑白电视机是没有遥控器的,调整频道和调整效果全靠手动操作。图像模糊了,人们则通过人工左右摇摆天线找到最佳效果。因信号太差和水力不足,电视屏幕有时要不就是满屏雪花“沙沙”着响,要不就满屏横条调动。边看边调,着实让人肠子痒,个别气短者则用力拍打电视机几下出气。尽管如此这般,没有买到电视机的家庭仍然凑合到别人家里去看电视,坐的人家堂屋里三层外三层,连路都走不通。有时候堂屋里实在坐不下了就把电视搬到屋外看。农村人最喜欢看武打片和战斗片,小孩子们上坡放牛因受电视画面的影响,时不时还在学解放军打仗的动作。青年人在一起聊天,无不津津乐道霍元甲、陈真等等的功夫如何如何地厉害。
随着时代的发展,彩色电视机逐步取代黑白电视机,各种规格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已走进千家万户,黑白电视机已经谢幕。彩色电视机也是由“大屁股”慢慢演变成液晶的,尺寸也是由小变大,图像由扁转向正常,时至今日,什么4K高清的100吋大屏幕,语音免遥控等等什么的都有。确实应该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党的好领导,只有民富国强才美好的生活,生活好了,文化娱乐才丰富多彩。
乡土散文:农村光影旧事
录音机
在30年前,录音机可算是稀罕的物件,甚至算得上是奢侈品。有的家庭曾经把录音机视若珍宝,即用我们农村的话讲的,“很了不起”。有的自己没有买到录音机就向朋友或亲戚借去听两天歌;有的为了“玩魁”,还特扛着录音机双卡双带卡式录音机走村串寨“亮骚”,好一副威风的样子,逗得姑娘都逗喜爱他们三分。那个时代,能拥有一台双卡双待式录音机的确是了不起,每当从人家寨子路过,故意把音量调得大大的,一路上邓丽君的“甜蜜蜜”听得如痴如醉,几十里山路需要走好几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的路程都还嫌短。起初,但凡有人过路播放“唱歌来,唱得一排好一排,唱得一首好一首,在等一时天黑来……”的山歌时,全寨男女老少都停止手头的活路,跑出屋外看稀奇,直至他们的人影消失在道路的尽头,还把人家羡慕得死去活来,琢磨着何时自家也能拥有那么一台双卡录音机该多好。
想当年,谁家有一个录音机是很自豪的事情,如今MP3、mp4、电脑和智能手机的运用越来越普及,这种老式的录音机也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现在科技发达了,卡式录音机、磁带等都被淘汰了,蓝牙播放视频音响一体的音响设备应运而生,但录音机带给人们的美好记忆永远不会消失。我很怀念有录音机的时代,也怀念八十年代那段生活,怀念那些让我们迷恋的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