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修消费中,拖延进度、材料不安全、霸王条款等各种行业“潜规则”让消费者饱受其害,且经常会出现投诉无门的情况。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华商报》家居栏目向广大市民征集消费维权线索,欢迎消费者反映在家居消费中遇到的糟心事。
全国数据:家具和装修类投诉居商品总类别投诉前十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发布了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家具类和装修建材类投诉量,均居商品总类别投诉量的前十位。
根据报告,家具类2021年全年总投诉量21491件,2020年18831件,同比增长14.13%;装修建材2021年全年总投诉量17632件,2020年14943件,同比增长18%。
在投诉性质方面,其中家具类投诉最多的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均超过6000单;而装修建材投诉最多的也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均超过5000单。
新的现象:直播带货、盲盒销售模式投诉量不断攀升
从数据总体来看,家居建材类2021年全年投诉量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此外,投诉类别还涉及安全性、价格、计量、假冒、虚假宣传、人格尊严等各个方面。
根据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44,861件,同比增长6.37%。伴随新业态、新模式、新政策的出现,消费维权形势也发生较大变化。在2021年投诉中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直播带货、盲盒等商业销售新模式、智能产品等领域的投诉也开始攀升。有不少消费者投诉,在各个网络App平台购买家居类产品,实际与图文不符,产品质量差、退换货遭拒、售后服务无人管……网络平台购物问题逐渐凸显。
本地数据:西安2021年装修投诉率较之前有所下降
2021年华商报家居行业共接到来自消费者的投诉224条,其中装修公司类投诉108条,占整个投诉比例的48.2%;而2020年全年华商报家居行业共接到来自消费者的投诉276条,其中装修公司类投诉147条,占整个投诉的53%。
从这个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家居类投诉2021年整体在下降,而装修公司的投诉也呈下降趋势。虽然数据变化不够明显,但足以说明装修行业整体秩序正向好发展。根据西安市场表现来看,疫后没有出现规模以上装修公司跑路现象。
问题焦点:合同纠纷、营销噱头、增项现象仍普遍存在
据中消协介绍,消费者投诉的房屋装修问题主要集中为:墙面开裂、水电管网布局不合理、防水不彻底、功能区预留空间不足等;虚假宣传问题,主要集中于实际使用的建材品牌和档次与宣传或样品不符;合同约定不明确,后期加项较多;很多装修公司单独收取设计费,但设计师水平参差不齐……
另外,工长责任心不强。大部分装修公司采用工长制,施工工人往往由工长招募,装修质量和工期的衔接取决于工长的责任心和水平。
这些问题华商报在处理本地的装修纠纷中也都曾大量遇到。有消费者一套房子装修两年未完工;装修跑路,消费者损失惨重;“全包圆”装修包不圆;从设计师到工长频繁更换,缺少责任心……这些都是装修市场上普遍且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消费者对装修公司满意度低的核心因素。
>>记者提醒
装修公司有责任让消费者明白消费
春节过完,又一个装修旺季即将到来。随着装修合同的签订,越来越多的问题也会随之暴露出来。
装修属于低频消费,绝大多数消费者对相关流程、项目了解不多,装修公司应当在合同签订前向消费者详细介绍装修内容、收费项目、设计方案、付款方式、工程验收等,明确所用材料的品牌、产地、规格、级别、数量,隐蔽工程处理等,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消费者在定装修时勿将装修合同当儿戏,与装修公司洽谈时有必要将口头承诺以及装修条件逐条列入合同中。仔细核对合同,对开工、竣工、工程款支付方式、违约赔偿等细则一一了解。装饰材料品牌、型号等按照附件形式纳入合同中,防止装修公司事后无故变更。为了防止装修公司跑路,最好选择经营稳定、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口碑相对不错的老牌公司和一线装修企业。
另外,也呼吁有关政府部门加强对装修安全、装修资金等问题的管理,完善示范合同,细化相关规定,明确处罚办法,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 华商报记者 千朋茹
家居3·15遭遇维权难题华商家居来帮你
3·15来临之际,华商报家居行业继续开通“家居消费维权热线”,如果您在网购、直播、抖音及线下门店购买家居建材产品,或在装修中遇到不公和陷阱,都可以向我们反映,您的合法权益我们来维护。
维权范围包括:家居卖场、房屋装修、地板、瓷砖、卫浴、橱柜、壁纸、油漆涂料等建材及家具行业。
维权渠道:
1.拨打家居消费维权热线:
029-62502728、62502671
2.扫描“华商家居”微信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在后台留下联系方式 维权问题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