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网友这么评论相声界:像马三立、侯宝林这些大师,早年混迹江湖撂地挣钱时也是什么都说,把点开春嘛,围观的都是贩夫走卒,自然荤的、臭的段子都拿出来卖钱。等到度过了生存的阶段,他们就开始爱惜羽毛,正儿八经靠说文明相声走红全国,成为相声界的大师和泰斗。
有意思的是,德云社和郭德纲走的路好像和马三立、侯宝林相反,他是依靠正儿八经说相声成名,度过了生存阶段之后,反而......观众似乎也有些倒挂,欣赏水平居然和马三立、侯宝林他们撂地时的观众相差不大。
这种现象就让很多德云社的老观众开始怀念起十几年前的德云社,不止一个网友曾说过,他们现在爱听的依然是郭德纲在2005-2006年时的段子。
对于一些新观众来说就有些茫然了,到底十几年前的德云社相声是什么样的呢?
一、新鲜
很多相声爱好者尤其是天津以外的观众之前很少听过传统相声,哪怕马季、赵炎和卡罗尔在电视上合作了一个最传统的相声《训徒》也没几个人知道那段相声的来历,因此在电视相声火了二十年后,在北京的茶馆和小剧场里终于看到了传统味道的相声,那种新鲜感和惊喜感真的是扑面而来。
听了几场早期德云社相声后,你会有很多发现,原来传统相声有这么多优秀的段子,以前就知道《改行》《空城计》等少数几段。
还有,原来传统相声还可以“新”着说,之前春晚上有很多相声也都是贴近时事的,比如牛群冯巩的《点子公司》和《拍卖》,但像郭德纲和德云社这样把各种社会上的新料揉进相声里还说得挺有意思的并不多。
还有,原来相声还可以自嘲、自黑,还可以说那么多小人物的故事,以前类似的相声并不多,印象深刻的也就姜昆唐杰忠的《着急》和马志明的《纠纷》了。
那个时候,每次去德云社,总会听到很多新鲜的玩意儿,因此去了一次还想去,现场听完了买了盘回去接着听,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嘛。
二、纯粹
那个时候的德云社,相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纯粹的,主要表现在荤段子数量很少,臭活极其少见,伦理哏也用但比较得当。
而且,不光是郭德纲这样,他的徒弟何云伟、曹云金他们也这样,比如曹云金,那时候确实显得风格有些“坏”,但他坏得比较得体,说个荤点的笑话也是点到为止,靠意境而不是硬挠。
至于郭德纲,相信听过他那个时代相声的观众都清楚,那个时候他比较喜欢自嘲自黑,拿自己砸挂比较多。后来开始拿其他人砸挂,每个人的砸挂都非常精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
比如郭德纲砸挂李菁的慢性子“太刺激了”,砸挂王文林的“光头”和“有点儿意思”以及砸挂张文顺的“斜肩膀”,每一个砸挂其实不光是砸挂,也是给捧哏扬蔓儿,一举多得。
和后期对比的话,唯一的不利可能是于谦,那个时候的郭德纲和谁都能搭档,和张文顺、王玥波搭档的效果比和于谦搭档还要好,有一说一,那时候的于谦捧哏多少有些温,甚至有些时候会拖郭德纲的节奏,话多但有意义的少。
随着郭德纲相声风格变化,砸挂越来越往于谦家族身上整,这才把于谦的捧哏提起来很多,再加上两人的配合越来越默契,才形成了后期郭德纲离不开于谦的局面。
三、卖力气
现在一说起郭德纲当年如何辛苦,都说他钻玻璃窗,其实那都不算啥,毕竟那个时候郭德纲没成名,有电视台愿意让你钻玻璃窗还让你上电视,多少人求之不得呢,那不叫辛苦,那叫机遇。
郭德纲真正辛苦的地方还是在相声舞台上,别说他成名后什么连续返场多少回破纪录了,他成名前就已经非常卖力气了。
比如那时候郭德纲每次演出经常要出来好几次,最多的时候换八个捧哏说八段,每次都换一身行头,光换衣服都要好几次,西装、大褂什么都有,这才是辛苦。
不光是郭德纲,其他人也卖力气,比如德云社动不动就说整本《八扇屏》,动不动来整场《闹公堂》,动不动就整群口相声《卖马》什么的,动不动就搞化妆相声等等,反正就是变着花样吸引观众,几乎每场演出都要集体出动,少一个人都不行,有时候从外边聘请演员来帮忙,王玥波就经常去帮场,搞得大家还以为他也是德云社的。
所以说,2005年前后的德云社观众算是捞着了,因为那个时候的德云社正是他们相声水平最高的时候,也是全体人员真正是为了说相声而说相声的时候,也是他们“站着把钱给挣了”的时候。
为什么李寅飞在电视节目上直说怀念当年的的郭德纲,确实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德云社和郭德纲太招人喜欢了。
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偏偏有些人喜欢反其道而行之,让人有些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