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1908年的老电视(七八十年的老电视)

1908年的老电视(七八十年的老电视)

更新时间:2022-03-06 13:59:41

夏天的夜晚来得迟,在露天放映上海出品电影《1921》预告片的时候,天色未暗,饱含激情的对白传到车水马龙的街道上。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惠民放映6月6日晚在虹口区滨港商业中心启动。看着眼前的情景,《1921》联合导演郑大圣禁不住想起小时候经常看露天电影的快乐。那时就像现在一样,刚吃完晚饭,街坊邻居们就搬好了小凳子,手摇蒲扇坐在一起,孩子们还可以围着银幕绕着圈看。“后疫情时代,我们从物理到心理空间都有一种迫不得已的隔断,在这种时候,能让大家聚在一起看电影,重建社区生活和人文脉络,是一个来之不易、很有意义的体验。”郑大圣说。

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惠民放映启动现场。

虹口和中国电影发展颇有渊源。1908年,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就开在虹口;1924年,上海的第一次露天消夏电影放映也在这里举行。《1921》制片人任宁住在虹口,小时候同样有着看露天电影的美好记忆。在她看来,和家人、朋友在夏夜里一起观看露天电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让人感受到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美好。“尤其在建党百年的时刻,露天放映红色影片更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在《1921》中饰演毛泽东的演员王仁君最近一次看露天电影,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带着他参与拍摄的《古田军号》去给战士们放映。“几千人围着看,仿佛和银幕上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所产生的化学效应和在影院的感觉完全不同。今年的惠民放映中有许多优秀的主旋律影片,希望更多市民带着孩子来观看,通过影片了解历史、缅怀先烈,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观众经测温、出示健康码,佩戴口罩就座观影。

演员王昭刚刚从横店赶来,最近,他正忙于拍摄尔冬升导演的新作、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改编的《海的尽头是草原》。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来上海国际电影节时,参加了尔冬升执导的《我是路人甲》首映,在他眼里,上海国际电影节既盛大又亲民,“能看到露天放映的机会不多,在上影节参加这样的活动特别幸福。”

《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导演罗飞是本届金爵奖纪录片评委,他是英国人,但近年来一直在上海,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剑桥大学读书时,罗飞也看过一些露天电影,当时学校有一个艺术影院,会放一些欧洲小众影片,“我们晚上吃完饭就去看,有时会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那种感觉特别好。”做纪录片导演前,罗飞曾是电影记者,参加过多个电影节。他认为,相比其他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更加开放和惠民。

导演罗飞(左)、演员王昭,与观众见面。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惠民放映活动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上海电视节将在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上滨生活广场、松江云间粮仓文创园、奉贤区博物馆、嘉定西云楼六个放映点,共计放映14部、25场海内外优秀电视作品;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在6月11日至20日,放映《永不消逝的电波》《金刚川》《中国机长》《流浪地球》《烈火英雄》等逾二十部影片,惠民放映点增设了环球港。6月6日和6月8日晚上,纪录片《小小少年》主创团队还走进奉贤区博物馆和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与观众近距离交流。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惠民放映活动仍向市民开放免费预约。其中,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导赏”线下惠民放映活动的票务预约已于6月3日开启,上海国际电影节惠民放映活动的门票于6月6日起陆续开放预约。为了给观众提供一个安全的欣赏环境,各放映点都将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蒋迪雯 摄

来源:作者:钟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