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早期最贵的电视剧(史上最贵的几大电视剧)

早期最贵的电视剧(史上最贵的几大电视剧)

更新时间:2022-03-09 04:39:43

最近,一部史上最贵电视剧集的预告片在全网爆火,然后,又被全网嘲了——《指环王:力量之戒》。

外媒透露,亚马逊为这部史诗巨制含版权费用的情况下烧了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亿),即使只算制作费第一季投资也高达4.65亿美元,平均一集投入约5750万美元。

这什么概念,正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尼罗河上的惨案》投资也不过9000万美元,剧版《指环王》,真是妥妥的好莱坞顶级制作。

亚马逊愿意为这部剧集花下血本,自然是有成功的先例。由新西兰鬼才导演彼得·杰克逊执导的《指环王》,曾以2.8亿美元的成本狂揽29.17亿美元的票房。2003年上映的《指环王3:王者归来》更是一举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创造了奇幻电影的历史。

这个好莱坞奇幻电影系列,就是一个传奇。然而现在看来,剧版《指环王》想要复制影版的传奇,可能有点难。

看一个简单的对比——

影版《指环王》,饰演精灵王子的奥兰多·布鲁姆的一个30秒的视频就引爆互联网,直接让美国当时最大的搜索引擎雅虎瘫痪。

剧版《指环王》预告片,上线24小时全球播放量高达2.57亿次,成为美国超级碗期间“娱乐类”预告中的播放量第一名。

看起来,都很火?但前者在当年迎来的,是如潮的热赞,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等着在影院看到精灵王子神射手的英姿。

后者等到的,却是如潮质疑:特效看不出花了大钱、故事看起来像《权游》,当然还有最大的问题——选角被影版完爆。

而遭遇质疑最汹涌的,绝对是新版的精灵——

颜值下跌,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魔戒三部曲原著里,精灵的肤色,就是雪白啊。为什么到了剧中,精灵变成了这样,矮人公主变成了这样?

但黑矮人,黑精灵并非剧版《指环王》的首创,近年来的好莱坞大片,早就充斥了各种黑美人鱼,黑雪公主。

《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更因为发言触碰“雷区”,遭遇了一场“魔法世界”的众叛亲离,最后唯一公开支持她的,竟是电影中饰演马尔福的演员:我不会落井下石。

无论剧版《指环王》最终能否成功,这场剧版和影版选角的今昔对比,都折射出了当下好莱坞的最大闹剧:

越来越仿佛一场荒诞喜剧的zz正确大戏,正在帮好莱坞,“干掉”自己。

黑精灵、黑美人鱼、“黑雪公主”,好莱坞大片还有什么角色不敢“换肤”?

好莱坞在选角上的大胆创新已超乎人类的想象。

最经典的,就是真人版《小美人鱼》。

美人鱼最终确认由黑皮肤的歌手哈雷·贝利饰演,这个形象自然与原作中小美人鱼的形象截然不同,而迪士尼以极为自豪的口气夸耀:“这是爱丽儿从水中第一次露出水面,天生独有的美人鱼造型将征服全世界所有粉丝。”

美国媒体和美国网友也是一片叫好,热情点赞:“只能用完美来形容,这是所有美国人心目中的美人鱼!”

“谢谢Halle Bailey,重新诠释了什么叫最美的美人鱼,以前那些女演员都是渣。”

在全世界观众的目瞪口呆中,迪士尼再接再厉。

既然美人鱼可以由黑皮肤的演员饰演,那“白雪公主”为什么不能?

果然,《白雪公主》真人版中的白雪公主由瑞秋·齐格勒扮演,

而“毒皇后”一角由盖尔·加朵饰演。

有网友力挺说,谁说雪一定是白的,黑雪不行吗?对此也有网友回应,可以是黑雪,那么角色就应该叫黑雪公主不是吗?

而一种广受赞同的说法是:不管白雪还是黑雪,反正如果盖尔女神饰演的皇后对着魔镜问:谁是世界上最美的人,魔镜敢把白雪公主的样子放出来,这电影我就不看了。

既然电影选角已经如此不拘一格,舞台剧选角当然也不能输。

在迪士尼经典剧作《美女与野兽》音乐剧版中,制作方做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决定:让一位身材壮硕的黑人跨性别者出演剧中的女一号——让王子一见钟情且苦苦追求的贝儿公主。

这显然是迪士尼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的“黑人公主”。过去的公主长这样——

据说未来新的电影版《美女与野兽》中,与贝儿公主演对手戏的王子也极有可能成为一名跨性别者。

有了这一系列铺垫,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剧版《指环王》敢于在一个魔幻世界里,创造出一位黑精灵。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西方魔幻经典中是有黑暗精灵的存在,但黑暗精灵的意思,并不是肤色是黑的啊!

而这一切显然不是这场好莱坞魔幻大戏的终结。

随着克雷格版007的落幕,该系列制片人公开在节目中透露,下一任007未必是白人男性,“跨性别人士?我只能说一切都有可能。”

有网友调侃说:“那他还得是素食主义者。”

当故事越来越魔幻,已经无人能猜测,这出魔幻大戏的下一章,还将上演什么让人目瞪口呆的剧情。

全面颠覆!到底是出于真心,还是好莱坞新的财富密码?

好莱坞显然找到了新的财富密码,而第一个吃到红利的,是迪士尼。

谁知道2019年的全球票房冠军是谁?《复联4》。那么当年的全美票房冠军呢?答案是《黑豹》。

在对漫威系列一向宽容的豆瓣上,该片评分为6.5分,原因就是该片本质上跟其他漫威流水线作品,确实并无太多区别。

然而这部正反派都启用了黑人演员的作品,依然破纪录地成为史上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超级英雄电影,并且在口碑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让迪士尼赚得盆满钵满。

回头看来,这场成功引发了一串连锁效应。

从此以后,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选角接踵而来。

吃到红利的显然并不只是好莱坞大片。

在音乐剧《汉密尔顿》中,华盛顿、杰佛逊、汉密尔顿等美国开国元勋,全都由非裔、拉丁裔演员扮演,音乐剧最终大获成功,在Disney 上线后,口碑炸裂,IMDB评分9.1,烂番茄新鲜度99%,豆瓣开分更是高达9.9,后来也稳定在9.6。

网飞显然掌握了这套财富密码,2020年的爆款剧《布里奇顿》中,剧方大胆让一位非裔演员饰演本剧男一——一位19世纪的英国公爵哈斯丁。

虽然任何历史学家都会告诉你,此时的上流社会不可能出现黑人或是黄种人,但这并不妨碍该剧大获成功。第二季也要来了。

如果说实打实的票房和收视率是看得见的收益,那么好名声则是另一种隐形增值。

面对这一出出颠覆性选角,欧美媒体毫不吝惜地给予了表扬:

“王子和公主为什么不能成为跨性别角色呢?”“这一切都太棒了!”

下一步,当然就是超级英雄电影。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奇在纽约电影学院的一场活动中公开证实:未来会在漫威电影宇宙中加入更多的跨性别英雄,以满足不同口味观众的需求。

你,期待吗?

为什么好莱坞大片越来越不好看了?

但这场颠覆带来的结果就是:好莱坞大片越来越难看了。

在这股舆论浪潮下,面对未来《小美人鱼》《白雪公主》和更多的“正确”的电影时,正常的电影评价体系将不再适用。

既然任何关于影片或者女主角的非正面评价,都极有可能令质疑者遭遇罗琳那样的口诛笔伐,那影评人当然会聪明地闭嘴。

但真正的好莱坞电影经典不是这么打造的。

被称为「史皇」的威尔·史密斯,一度成为好莱坞一线票房巨星,出演的《绝地战警》系列、《独立日》票房都大获成功。

这些选角都太精彩了,《独立日》中观众甚至根本不会觉察出演员肤色是什么样,是地球人就对了啊!

再看2015年由网飞出品的科幻剧集《超感猎杀》。剧集中有白人、黑人、韩国人、西班牙人、印度人等等,肤色不同,取向各异,但这部剧讲的就是来自不同城市的八位陌生人齐心协力,杀出一条生路,找寻超感真相的故事,不会让人觉得是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剧集成功就很合理。

2018年,乔丹·皮尔自编自导的《逃出绝命镇》大放异彩,而影片的主题和关键悬念,正是建立在不同肤色之上。

那为什么像《小美人鱼》这样的作品,会引起全球观众的争议呢?

因为这些看似“正确无比”的作品的背后,已经看不到合理的剧情和人物逻辑。强行改变主要演员的身份、肤色、颜值,以此来标榜 “正确”,却违背了影视创作的基本原则,肆意挑衅普通观众的常识和智商,当这样的选角在好莱坞大行其道,电影怎么会好看呢?

好莱坞再这么“自黑”,迟早完蛋

当整个好莱坞陷入魔怔,网传的新版《哈利·波特》同人剧将启用大量跨性别演员出演,比如哈利的父亲詹姆·波特,必须由非白人演员饰演,母亲莉莉·波特,则想要一个性别不明、跨性别者出演的荒诞新闻,就一点都不出奇了。

需要说明的是,「ZZ正确」初衷是好的。

它的目标是呼吁大家关注少数族裔和各种弱势群体,避免出现冒犯和歧视。

但是当这出魔幻大戏的剧情走向极端,“哈利之母”罗琳仅仅因为争议性言论,就遭遇了死亡威胁。

当美国国民IP《星球大战》也被质疑主创几乎都是白人男性,没有黑人导演,也没有黑人编剧。

当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公开表示自己当初出演曾为他获得奥斯卡提名的《丹麦女孩》是个错误,放在今天自己绝对不会接下这个角色。

对于平等、包容的呼吁和提倡,渐渐变成了一种强制,这个故事早就变味儿了。

而这一切的结果就是:好莱坞电影正一步步走向死胡同。

肉眼可见的是,近几年来,好莱坞电影越来越缺乏惊艳感,这当然不都是强行ZZ正确的原因,是因为好莱坞的创作力衰退。

但是创作基本的前提不就是百花齐放?当2020年奥斯卡明确将「申报最佳影片必须包括少数族裔」变成一种明文规定,这是对电影创作的激励,还是限制?

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导演大岛渚的电影《感官世界》,放到如今是无法拍出来的,因为投资方不会允许,会受制于这种恐怖的氛围。”

而过度选角的红利也不是所有作品都能吃到。

比如一部《安妮博林》就惨遭群嘲。

主角安妮·博林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亨利八世的第二个王后,伊丽莎白一世的生母,但饰演她的却是黑人女演员朱迪·特纳-史密斯,最终剧集在IMDb上评分一度低至1.1(满分10分),豆瓣2.4。

说到底,是人物设定的过度偏差,已经严重影响了观众的整体观感。

但当这股风潮愈发激烈,整个好莱坞已经风声鹤唳。

2018年,斯嘉丽·约翰逊计划出演一部以跨性别者为主角的电影《摩擦和拖拽》。但在全网争议下,最终寡姐辞演,这个项目也被搁置。

《老友记》的制片人考夫曼就为节目中都是白人而道歉。「未能在节目中充分考虑种族多元化。」

《辛普森一家》制片人发表公开声明表示:剧集将不再由白人演员为非白人角色配音。

这正是这部魔幻大戏上升到极致的必然:不允许有一丝一毫「不正确」的声音,不允许一丁点探讨的空间。

J·K·罗琳敢发表不同的看法,结果就是被抵制,被自己创造的魔法世界除名。

可当年媒体采访斯嘉丽约翰逊,她对此表示:

「我觉得艺术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作为一名演员,我应该被允许扮演任何人,或是任何树,或是任何动物。因为这就是我的职业,这就是我的职业要求。」

当本身就应当海纳百川的电影都不得不在这股风潮面前低头,那些丰富的角色、有趣的故事如何能被创造出来?

当年的《指环王》电影之所以成功,一个原因就是选角无比贴合原著,无论是刚铎王子阿拉贡,霍比特人佛罗多,灰袍巫师甘道夫,白袍巫师萨鲁曼,还是澳大利亚女星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美得摄人心魄的精灵女王,都不作第二人选。

相比之下,剧版选角争议背后,最大的问题不是演员是什么肤色,而是演员和角色,真的匹配吗?

对于这股好莱坞选角热潮,早有国外影迷说出了自己看法:“他们有权利去拍自己想要的,我们有权利不去看。他们只会白白浪费5亿美元。”

有趣的是,在罗琳创造的哈利波特世界里,有幅壁画中主角的名字,正是安妮·博林。

她被国王处死,被后世传为“女巫”,罗琳在自己的魔法世界为她留下了一幅画。

而当好莱坞这股ZZ正确浪潮将安妮·博林的肤色变成了黑色,好莱坞电影是否也要修改油画中的肤色呢?

不知道这是否是比罗琳创造的魔幻世界,更魔幻的事情。

最后,我只想重复一位网友对好莱坞的质疑:“如果想要体现多元化,为什么要去改经典角色而不是创造新的黑人角色?”

好莱坞,答得上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