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美国哪个年代电视普及率比较高(美国电视机普及哪一年开始的)

美国哪个年代电视普及率比较高(美国电视机普及哪一年开始的)

更新时间:2022-03-07 08:13:52


前言

你好,本期为你解读的是《美国增长的起落》。这是一本美国经济史方面的书,讲述了从1870年到2015年这145年里,美国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趋势。

这个趋势,可以用书名里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起”和“落”。作者把 145年分成了三个阶段:在第一个50年,美国结束了内战,经济开始稳定增长;在第二个50年,美国经济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增长阶段;第三个阶段,是 1970 到 2015年,这45年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只有上个阶段增速的1/3。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经济增长会经历这样一个先加速后减速的轨迹?决定经济增长率的根本因素到底是什么?作者认为,答案是技术创新。美国经济增长的“起”和“落”,实际上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性不同引起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使用电力和内燃机,这让美国人在衣食住行方面得到了巨大改善。而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不管从强度还是从持续时间看,它都没办法跟第二次工业革命媲美。作者认为,这是造成最近45年来美国增长放缓的最根本原因。除此之外,美国社会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也阻碍了经济增长,比如不平等加剧、教育停滞、人口老龄化、政府债务膨胀等等。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未来的经济前景堪忧。

作者还提出,技术进步正在减速。乍一听,你可能会不同意。现在,我们正处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迅速发展的浪潮中,我们很难相信,跟上一个世纪相比,技术进步竟然明显变慢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作者把大量严谨的数据分析和考察入微的历史细节结合在一起,忠实还原了过去145年来,普通美国人日常生活各个维度的变迁过程。这其中,经济从加速到减速的趋势非常明显,作者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很有说服力。

美国在过去145年间走过的路,中国花40年走完了。跟美国一样,中国经历过快速增长的辉煌,也面临着增长阻力。本书对于美国经济的深刻洞察,对于我们非常有启发意义。

本书作者叫罗伯特·戈登,他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也是一位知名经济学家。他的老师很有名,是罗伯特·索洛,索洛是经济增长理论大师,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戈登教授读博士时就开始研究经济增长问题,这本书可以说是他50年学术生涯的集大成者。本书出版后引起了美国知识界的强烈关注,获奖无数,是一本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经典之作。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为你详细讲述, 美国经济增长是怎样“起”和“落”的。

  • 第一,作者把1870—1970年这一百年叫做“特殊世纪”,他认为特殊世纪的辉煌是不可复制的。那么,特殊世纪到底特殊在哪里?
  • 第二,一般观点认为,大萧条让美国经济遭到重创,而作者却认为,大萧条以及随后的二战,实际上大大加速了美国的经济增长。这是为什么?
  • 第三,作者认为,不平等加剧是未来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阻力。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美国社会贫富分化和阶层对立?
第一部分

好,下面我们就先来说第一个重点,为什么作者要把1870—1970年这一百年称为“特殊世纪”?

对中国人来说,过去40年的生活变化是天翻地覆的,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巨大改善,每个人都享受到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好处。其实,美国人也经历过这么一段历史时期,就是1870到1970这一百年。在这期间,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首先来说吃。如果光从摄入热量来看,1870年时,美国人已经过上了不错的生活,肉类已经是日常主要食物了。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冰箱和冷藏运输车,没办法保存食物,也不能远距离运输,人们的日常肉食只有熏猪肉,蔬菜的种类也很少。

更关键的是,那时食品行业卫生条件极差,完全没有质量监管。在运输途中,牛奶会变质,这导致了婴儿死亡率明显上升。美国作家辛克莱在1906年出版了《屠场》,这本书震惊世界,里面描写了芝加哥肉类加工厂的恐怖情景:生产商使用各种有毒的添加剂来掩盖腐肉的味道,没有洗过的肉在肮脏的厂房里随意搬运,工人们随地吐痰,地板上到处是灰尘和污秽。有传闻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看到书后当场呕吐,立即下令彻查到底。

几个月之后,美国国会颁布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案》,还成立了监管机构,这家机构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前身。从那以后,美国的食品加工行业逐步改进,再加上冰箱和冷藏运输车的普及,食物种类变得丰富,卫生条件也有了显著改善。有评论认为,这个法案是美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立法之一。

说完了吃,再来说住。1870年,美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村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75%。农民的住宅条件比城市工人阶级要好一些,他们有宽敞的农舍。城市里的工人阶级只能住在拥挤的筒子楼里。但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住宅里都没有通自来水、电、燃气,也没有下水道和集中供暖。可以说,当时美国人的住宿条件跟几个世纪前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接下来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先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和发电站,改变了人们用明火照明的历史。有人认为,这是过去百年间最重要的发明。同时,政府投入大量投资,修建了自来水、下水道、燃气、集中供暖这样的公共基础设施,抽水马桶也发明出来了。这些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了住宅的卫生情况和便利度。另外,贝尔发明的电话也逐渐普及。

对于这种革命性变化,作者用“网络化”这个词来概括。就是说,住宅从一个个隔绝的小空间,变成了一系列公共设施网络的终端,这些公共设施包括水、电、气、下水道、供暖、电话线等等。同时,家用电器也开始普及,到了1970年,冰箱、洗衣机、电视、电话,它们在美国家庭的普及率都超过80%,空调普及率也接近40%。

还有一件小事很能说明这种惊人的成就。在冷战局势最紧张的1959年,美国曾经在莫斯科举办一个展览,展示了普通家庭的住宅条件,里面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苏联人认为,这得是百万富翁的生活水平,根本不相信美国普通人就能享有它,认定这是美国人故意策划的骗局。

好了,说完了吃和住,再来看“行”。1870年,美国已经有了横贯东西的铁路,但城市交通方面,还是非常依赖马车。铁路的出现,反而还加大了人们对马匹的依赖,这是因为,大量的货物经过铁路长途运输之后,还需要马车来完成剩下的物流配送。在1870年的波士顿,每平方英里就有700匹马,平均每5个市民就有1匹马。这么多的马,在城市街道上排泄了成千上万吨粪便,也招来了成群的苍蝇;马的尸体如果倒在了大街上,往往要过好几天才会被拖走。整个城市臭气熏天,经常爆发传染性疾病。

幸好,内燃机和汽车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美国的汽车普及速度很惊人。1900年,美国家庭的汽车普及率只有0.1%。到了1929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90%,这意味着,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辆车。美国拥有全世界汽车总量的90%,也被称为是“车轮上的国家”。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福特引进的流水生产线,他们把汽车价格削减了70%以上,普通人完全能够负担。同时,分期付款这种消费方式也开始普及,1924年,有3/4的汽车都是分期付款购买的。

到了1930年代,美国的民航业务开始快速发展,价格也不是很贵。有资料显示,一张1936年的机票价格,通过通胀调整之后,跟现在的价格竟然差不多。而且,也要比现在舒适很多,座位没这么拥挤,也不用花大量时间排队过安检,甚至还可以抽烟。1950年代,喷气式飞机的出现,让民航业务快速增长,安全性也不断提升。现在还很常见的波音737机型,在1969年的时候就出现了。

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到了,这一百年里,美国医疗水平的巨大进步。婴儿死亡率下降了90%,青霉素等抗生素和疫苗的出现,基本消灭了急性传染病,大大提升了人们的预期寿命。到了1970年,化疗和放疗手段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癌症治疗了。

所以结论是什么呢?经过“特殊世纪”的革命性变化,现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其实在1970年就已经基本定型了。今天的美国人,在吃、住、行、卫生医疗等基本生活维度上,跟50年前没什么两样。作者认为,特殊世纪的成就,主要归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涌现的许多伟大发明,它们推动着劳动生产率加速增长,直到在1970年达到高峰。

然而,1970年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红利逐渐消失,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登场。第三次工业革命基本上只涉及到了娱乐、通信等少数领域,占GDP总量很小,它的影响范围和强度,远远比不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

作者的老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洛,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计算机悖论”:我们随处都能看到计算机时代,但就是在生产率的统计数据中看不到。根据本书的测算,第三次工业革命只在1994—2004这十年间,短暂提升了生产率增速,之后十年增长率又陷入低迷。作者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感到失望,他引用了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的话说:“我们最初希望获得飞行汽车,得到的却是140个字符。”

好了,以上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一点,1870到1970这一百年是美国的“特殊世纪”,劳动生产率加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急剧改善。之后,由于技术进步的减缓,“特殊世纪”的辉煌将难以复制。

那么,除了技术进步,还有没有别的因素也加速了这百年间的经济增长呢?有的。作者认为,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重要的加速力量,就是大萧条以及随后的二战。这个结论又一次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一般观点认为,大萧条和二战时的经济管制,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作者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这也是接下来要讲述的第二个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