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小米40英寸左右的电视(小米最好的电视40寸以下)

小米40英寸左右的电视(小米最好的电视40寸以下)

更新时间:2022-03-08 22:34:27

小米MIX 4终于发布了,这是一款米粉等了3年的手机,如果有必要,我们还愿意等更久,不管是在手机发展史,还是在众多玩家心目中,小米MIX系列早已成了一个有关探索的精神图腾。

现在既然它已经正式到来了,显然更应该有点东西。不过,相信你已经发现,小米MIX 4身上似乎并没有如当年第一代MIX诞生时那种颠覆性的存在,很多硬件配置都是市面上已有,或者小米已经有产品搭载过的。

那么小米MIX 4的探索性在哪里?这还是小米那个面向未来的MIX吗?

自从小米MIX 4有消息以来,这些都是围绕在它身上的问题。我想先说一下观点:小米MIX 4的到来,应该代表着,MIX对于米粉以及小米的意义要改变了。

出道即巅峰

2016年10月25日,在小米发布它第一款双曲面屏手机小米Note 2后,又向世人展示了第一代MIX。自此,小米将“全面屏”的新概念带到公众视野,为了实现正面全是屏,小米MIX去掉了在当时看来必不可少的正面按键、听筒,甚至把前置摄像头移到了底部。

因为这些颠覆性的变动,第一代小米MIX在部分体验上是有所缺憾的,但这并不妨碍它在整个手机设计史上所具有的转折性意义,也奠定了其探索者的角色。

黑色和白色版本小米MIX

随后的小米MIX 2和2S,在产品力上重新找到了概念和使用体验上的平衡,不过彼时手机行业已经开始向全面屏迸发。vivo NEX用屏下指纹、可升降前置摄像头,以及更高屏占比的屏幕,展示了更极致的全面屏概念;OPPO Find X也用双轨潜望结构和3D结构光,塑造了全面屏手机道路上的一个新高点。

在友商的“攻势”下,小米也交出了MIX系列最高屏占比的小米MIX 3,也是首款发布上市的滑盖全面屏手机,欲与当时其它厂商的全面屏方案抗衡。

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滑盖式方案在昙花一现后,便早早退出了历史舞台,MIX系列也随之低调淡出。

小米MIX3

后来小米还推出过MIX Alpha和MIX FOLD,但一个是纯概念机,一个是已不少见的折叠屏手机,米粉对此并不满足,小米MIX 4的呼声依旧高涨。

确实,血统纯正的MIX已阔别三年,当然,很早前,网络上就有许多关于小米MIX 4的消息流出,都集中在各种屏下摄像头信息的曝光。可以看出,小米MIX 4的探索方向早已定下——用屏下摄像头带来真正的全面屏。

小米MIX 4之所以等了这么久,就在于屏下摄像头无论是技术完善还是大规模量产都还尚需时日,如今它的到来,也说明这一技术终于成熟了。

正面全是屏,显示无瑕疵

5年前,小米做MIX时的目标就是正面全是屏,这也是为什么小米MIX 4注定会采用屏下摄像头方案的原因。

小米并不是第一家量产屏下摄像头的厂商,屏下摄像头的相关技术点,之前我们也做过多次解读,这里就不再赘述,主要说说我对小米MIX 4这块屏幕的主观评价和屏下摄像头体验。

小米将这块屏幕命名为CUP全面屏(即Camera Under Panel),首先是显示部分,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就是一块完完整整的显示屏,不管用什么刁钻的角度,都不会看到屏下摄像头曾被诟病最多的纱窗效应。

屏幕参数方面,小米MIX 4使用的是一块来自华星的6.67英寸120Hz高刷柔性曲面屏,华星的屏幕早在小米10上就得到了市场验证。这块屏支持P3色域,JNCD≈0.34,480Hz触控采样率,支持HDR10 、10bit色深,采用康宁大猩猩Victus玻璃,显示效果和屏幕触控体验上都属上乘。

不过由于屏下摄像头的限制,现在还无法做到2K分辨率的像素密度,好在MIX4的屏幕大小也比较适中,1080P显示效果并不掉队。

大家都知道,为了屏下摄像头,小米在该区域采用了小像素化的类钻石排列,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出像素大小的差异,不过因为摄像头区域本身就只占了0.2%的面积,所以在整体显示上可以忽略。

看小说、看视频、玩游戏等,画面不会再有挖孔遮挡了。我还特别留意了该区域在显示文字时的像素颗粒问题,实测发现,即使是地图应用上的很小字号的文字信息,也能准确显示,纹理细节和色彩信息都没差别地保留和展示。

另一方面,前置自拍,虽然摄像头是2000万像素,但从取景这一步开始,受透光率影响,整体画面还是有种朦胧感,看上去就像曾经5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的效果。好在强大的算法可在最终成像前弥补,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它的自拍效果是可用的。

所以坦白说,这个前置效果还是受限的。另外我也尝试了视频通话和人脸识别,前者基本就跟相机取景画面一样,有些朦胧;而人脸识别解锁还是很快的,体验没有什么不同。

就像小米所说,自小米MIX发布以来,他们几乎尝试了每一种全面屏方案,隐藏在屏下的摄像头,为小米MIX 4首次带来了没有挖孔、不用机械升降的全面屏体验。

但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小米MIX 4带来的100%全面屏在显示效果上,和当前普遍存在的挖孔屏相比,其差异并不如当年的非全面屏到小米MIX的全面屏那么突出。

而且,由于之前我们已经在升降式方案上实现了类似的全面屏观感,导致可能会存在一定 “见惯不怪”的心理,少了新鲜感和冲击力。

所以,小米MIX 4还需要回答:除屏下摄像头外,还有什么?

CMF的传承与突破

事实上,小米MIX 4仍在延续着MIX系列的CMF传统(Color-Material-Finishing,颜色、材料、表面处理),最典型的就是陶瓷机身。

小米MIX 4首发轻量化一体陶瓷,陶瓷材质减重30%,整机重量225g,机身厚度也只有8.02mm,相比小米11 Ultra是有些许瘦身,但单手握持一会儿小拇指还是有点受不了。

为了实现真正的一体化陶瓷,小米MIX 4改用了金属小A壳作为天线支架,隐藏了天线断带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信号,号称小米信号最好的手机,其中也有陶瓷机身的功劳。

要知道,陶瓷材质密度比玻璃大,在同等条件下,使用陶瓷材质都会比玻璃重,但陶瓷同时又具备高硬度和高导热性的优点,随着陶瓷材质加工工艺不断的突破,陶瓷材质被认为未来也会像塑料、金属、玻璃一样得到普及。

另外,在机身色彩方面,小米MIX2S翡翠艺术版就是首款彩色陶瓷手机,这次小米MIX 4在经典的陶瓷黑、陶瓷白之外,又带来了新的影青灰配色,色调呈青绿淡蓝,更突出了陶瓷材质的温润感。

在不算大的机身尺寸下,黑色的背面摄像头模组所占面积超过六分之一,显得有些突兀,再加上机身比较薄,镜头的凸起和平放时翘起的情况比较明显,横向握持手机时,摄像头也有些碍事。

陶瓷因为导热性好的优点,一直以来也很受手游用户的重视,而这次小米MIX 4又抢到了高通骁龙888 的首发。

关于这颗SoC的信息,早就泄漏得差不多了,三星5nm工艺、8核心处理器、Adreno 660 GPU和X60 5G基带,最大的提升是超大核内核主频提高到了3.0GHz(骁龙888为2.84Ghz),高通官方表示在性能上会有5.2%的提升。

但很多人最关心的还是发热怎么样?结合到此前骁龙888机型的一些情况,小米MIX 4这次在发热和功耗上可以说做足了功课。

骁龙888 ,常温33℃

配合骁龙888 的首发,小米MIX 4首发了3D石墨烯均温板,用石墨烯制成280微米厚度的3D石墨烯均温板,导热效率更高。

系统方面,搭载的MIUI 12.5,手机默认是在均衡模式下,限制功耗、控制发热,视频、导航这种长时间的使用场景下,都能够维持33℃左右,电池使用时间更长。

在跑分和游戏测试环节,我还是启用性能模式,安兔兔跑分81万左右,这在首发机型上算是正常发挥;Geekbench 5的单核得分基本在1100左右,多核成绩则在3600上下,可以看出比之前骁龙888强一些。

游戏测试我用的是《原神》,一是想看看它到底能够提升了多少程度,二是通过帧率稳定性,考察小米MIX 4的核心调度和控温机制。

在此之前,为了探索骁龙888 的极限,先进入游戏空间的GPU设置高级设置里面,开启高质量模式,帧率和画质拉满,同时《原神》画面设置中选择60fps帧率。

通过帧率监测可以看到,虽然一开始达到了60fps的平稳帧率,但仅仅坚持了1分钟之后,就被强制降频到了40fps,并一直维持在该帧率下运行,没有掉帧或卡顿,观察CPU占用,会发现整体核心运行都还是比较平稳的,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

这样的做法主要还是为了控温,如果手机在本来就处于温度比较高的状态,那玩《原神》时,直接就会被限制在40~30fps的帧率水平。

当然,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像《原神》这类吃性能,容易造成高发热的游戏上,如果玩《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只会性能溢出。

看来,此次小米MIX 4在控温机制上更倾向于稳妥,多管齐下,45分钟《原神》(室温25℃左右的空调房内),实际测得机身最高温度38.9℃。

鉴于骁龙888 的调教时间不长,相信后期经过调试优化后,应该能够在性能释放和控温上达到更好的平衡。

功耗控制方面,小米MIX4还引入更多的电池智能管理,比如夜间智能充电,先充到80%自动停止,在即将醒来时快速补电,还有在高温时节调整充电维护电池,以及电池健康度显示,可以减少电池老化。

如此注重电池健康也因为越来越高的充电功率,这次小米MIX 4就达到了120W有线秒充,无线秒充虽然标称50W,但开启极速无线充电模式,搭配小米100W帆船风冷无线充电底座时,它还可以带来最高100W无线秒充,比此前的80W还要快。

小米MIX 4采用的是更低内阻的4500mAh双串电芯,120W有线秒充10分钟从0充至80%,充到100%只需要15分钟,100W极速无线秒充至100%用时也只需要28分钟。在有线和无线快充功率都破百的情况下,两者速度和体验上已经没什么差异了。

MIX的使命之变

如今,要对智能手机有个较为全面的认知,仍然是屏幕、处理器、相机三板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智能手机想做大的颠覆,很难了。

对小米MIX 4来说,剩下的就是相机,没有液态镜头和自研芯片有点可惜。一亿像素HMX主摄 自由曲面超广角 5倍潜望式长焦的组合倒是没什么短板,放在当今一众影像旗舰中也是能打的。

一亿像素HMX主摄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小米也把它越吃越透,再加上算力的不断提升,目前小米MIX 4直出一亿像素已经没有任何压力,即使在按下快门生成照片后马上回看,也不会有后期处理照片的迟滞。

一亿主摄

AI介入也很融洽,识别到夜景场景迅速自动优化,基本和按下快门同步,画面高光不溢出,暗部有较好保留,也没有夸张的色彩。5X潜望式长焦,则维持稳定的发挥,日常可用性很高。

5X长焦

小米MIX 4的超广角加入了自由曲面,防畸变效果那是肉眼可见的提升。超广角还新增了一项画质融合算法,一亿像素主摄和超广角会同时启动拍摄,两张照片通过算法融合为一张超广角照片,中心区域保留主摄拍摄画面,边缘则是超广角画面,理论上可增强超广角的中心画质。

我也把主摄及超广角拍摄的同一场景,裁剪出中心画面对比了一下,限于像素原因,放大倍率和解析力都有差别,但可以明显看到两者在色彩一致性上很到位。

主摄

超广角

硬件方面,小米MIX 4的更新都还是很有看点的,屏幕、处理器、相机,任何一项单拎出来都是行业顶级,只是对小米MIX 4来说可能还不够。

实际上,小米MIX 4还有UWB一指连的卖点,它也是首款支持UWB功能的国产手机。简单地说就是,只需要将手机指向某个设备,比如风扇、电视等,就能直接控制,手机秒变遥控器。

但这同时需要该设备也支持UWB,在昨晚发布会上一起亮相的OLED电视已支持这一功能,老设备则可以配合小米一指连伴侣使用,就像当初的空调WiFi伴侣一样。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如“史上最强防丢”、系统级翻译等软卖点了,你觉得够MIX吗?

讲真,且不说争议,小米MIX系列绝对是小米最具研发压力的,再加上长时间的等待,期望自然也就更高了。以至于小米MIX 4的这次发布,有人说是“走下神坛”,但在我看来,其实是卸下包袱。

时间拨回2018年的小米MIX 3,虽不算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但那个时候小米对它的定位其实非常清晰——全面屏高端商务旗舰。到了小米MIX 4,大家就应该明白,小米MIX系列早已不再是曾经的概念,亦或高高在上的精神图腾,而是实打实的旗舰。

再结合当下小米的目标和整个市场大环境,小米MIX 4的任务已经很明显了——进一步上探高端市场。

相比5年前现在市场环境已经改变了很多,一加回归OPPO、荣耀Magic归来、vivo X系列上探、OPPO Find X系列的常规化迭代,除了传统国际大牌,国产厂商纷纷都在深入高端市场布局。

对小米来说,要进军5000元以上市场,MIX系列无疑是数字系列的最好组合,从此次小米MIX 4和小米11 Ultra的定价和差异化就可见端倪,未来如果再和MIX FOLD系列打个组合拳,那么小米在高端旗舰市场上的布局会是很完整的。这一点来看,小米MIX 4也不能再做一个精神图腾,而是小米冲击高端的重要品牌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