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中国第一部3d电视剧(全球第一部3d电视剧)

中国第一部3d电视剧(全球第一部3d电视剧)

更新时间:2022-03-12 05:08:29
《西游记》的故事自成书以来在中国家喻户晓,深受人们的广泛喜爱,书中的灵魂人物孙悟空更是成为读者心中正义力量的化身,一个永不言败的大英雄。86版《西游记》的播出可以说是将“西游文化”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原著基础上的适当改编,非常符合、贴近时代文化精神需要,使《西游记》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也成为当代一部经典的电视剧。

86版《西游记》的成功也使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红遍海内外,也是迄今为止最为经典的一个孙悟空形象,几十年来无人可以超越。六小龄童塑造的孙悟空由于过于经典,他在其它影视作品中演绎的人物形象很难有所突破,所以至今提起六小龄童,给人的第一印象依然是“美猴王”。应该说,六小龄童除了成功塑造了孙悟空外,还在宣传和推广“西游文化”方面下足了力气,呕心沥血,不余遗力。如果说2000年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西游记续集》是导演杨洁为了完成未了的心愿外,那么《吴承恩与西游记》则是六小龄童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而拍摄的一部人物传记神话电视剧。理由很简单,六小龄童就是为了进一步弘扬“西游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让观众通过电视剧的形式来了解这部古典名著的作者吴承恩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磨难而完成《西游记》创作的。

六小龄童的出发点是对的。该剧从筹备到摄制完成历时7年,东拼西凑地拉来了1个亿的投资,启用86版原班人马,并且以高科技手段率先在全球运用3D电视效果,在宣传上也做足了功课。可就是这么一部倾注了六小龄童无数心血的电视剧在播出后却恶评如潮,仅仅在几家地方台播出后就再也看不到这部电视剧了,甚至有的电视台播出一半就被叫停,这让雄心勃勃的六小龄童万般无奈,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小编大概分析以下几点,愿与读者探讨。

1.剧情中现实与虚幻的叠加导致故事结构的松散与混乱

《吴承恩与西游记》,从剧名来看,这是一部描写吴承恩如何创作《西游记》过程的这么一部人物传记电视剧,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吴承恩与猴子以及《西游记》的不解之缘展开的,虽然很多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整部剧是以吴承恩的生平为主题的。可在这部剧中,六小龄童为了呈现天马行空的西游故事,除了挑大梁扮演吴承恩外,还承担着孙悟空的角色,剧中一会儿是现实,一会儿又进入梦幻般的神话世界,将86版中的一些情节又进行了重新演绎,甚至一些片段还利用了86版中的一些镜头。小编很理解六小龄童的想法,就是在讲述吴承恩创作《西游记》过程中,通过他的想象,再次为观众还原《西游记》中的精彩场景。但个人以为六小龄童塑造孙悟空有点上瘾,总想在这个经典形象或者86版整部剧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但事与愿违,这种现实与虚幻的叠加交替并没有很好地丰富故事,塑造人物,反而使故事结构不够严谨,也使故事线索和脉络显得松散和混乱,这样的设置似乎是一种创新,但是不符合观众的收看习惯。

2.该剧承担不起历史的责任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其实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没有可靠的历史资料证明《西游记》就是吴承恩写的,就像《红楼梦》、《水浒传》的作者一样,自明末清初以来就存在很大争议。吴承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天启淮安府志》:“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这也说明以吴承恩的才华和学识也具备写《西游记》的能力和条件。但其人生平资料甚少,如果按照历史剧来拍,无法提供厚重有力的资料可以借鉴,大部分情节依靠编剧闭门造车,这样的剧不能界定为历史剧。自古以来,民间就一直流传着《西游记》是根据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演变而来的,经过了无数文人的演义和提炼才最终形成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故事的雏形,吴承恩也许仅是其中一个参与者,在成书整理时付出了很大心血。六小龄童很感谢吴承恩写了这部名著,才让自己有机会饰演了“美猴王”,为吴承恩树碑立传也成了六小龄童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该剧是在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吴承恩纪念馆”落成典礼上正式启动,这足以看出六小龄童对吴承恩的崇拜和敬仰。由于缺乏文物资料,纪念馆内布置了许多六小龄童的剧照和个人照片,这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引起一片非议。该剧的拍摄很明显为《西游记》的真正作者作了定论,但《吴承恩与西游记》终究是一部电视剧,剧中大部分关于吴承恩的生平事迹可供参考和借鉴的资料实在屈指可数,若想以历史人物传记来演绎,唯恐无法担负历史的责任。

3.3D立体画面的运用很难发挥大银幕的效果

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拍摄完成后,在宣传的时候,主创团队们以世界首部3D立体电视剧引以为傲,也将这项顶尖技术的创新作为宣传该剧的噱头。据制片人吴秋云介绍说,《吴承恩与西游记》制作耗时5年,1个亿的投资,很大部分都用在了3D立体画面的制作上,每集45分钟的时间,总有10分钟左右时间是带有3D立体效果的。所以说,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是费了很大功夫的,每一帧的画面抠像都丝毫不敢马虎。立体电影于50年代诞生于美国好莱坞,60年代我国才出现第一部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真正让观众感受到3D特效的震撼还是来自美国大片《阿凡达》,该片中这项技术引领了世界3D电影的又一次革命,但是将3D效果运用到电视剧中恐怕《吴承恩与西游记》真的是第一个吃螃蟹者。大家知道,观看3D电影需要戴一副3D眼镜,这样才能有效果,而3D电视剧同样需要戴上3D眼镜,也就是说,如果收看《吴承恩与西游记》就得戴上3D眼镜。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去哪里买这样的眼镜呢?即使有条件,那么一个家庭是每人一副呢还是轮着来呢?一个家庭眼镜少孩子多的话就会打架。这样一来,许多家庭不会为了看一部电视剧去购买3D眼镜,看完眼镜就没用了,电影院有免费的。况且电视剧中的3D效果根本无法与影院同日而语,大银幕、环绕立体音箱,给观众在感官上带来的是刺激和震撼,这些在电视剧中无法做到。

4.人物造型及服化道的进一步倒退

很多观众收看这部电视剧最主要还是冲着86版《西游记》原班人马来的,甚至是当做一部新版《西游记》来看的,从这一点上就足以证明86版《西游记》是何等的深入人心。为什么说人物造型以及服化道进一步地倒退了呢?在这之前的2000年,由中央电视台出品,导演杨洁拉上原班人马拍了一部16集的《西游记续集》,该剧播出后引起不小波动,观众敏锐地发现,这部原班人马参与的续集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从剧情、演技、化妆等都已倒退,虽然杨洁的愿望实现了,却成了狗尾续貂。而《吴承恩与西游记》的导演已不是杨洁,是曾执导过《大宋提刑官》的阚卫平,说是原班人马,其实除了六小龄童、迟重瑞、马德华、刘大刚(续集饰演沙和尚)以及朱龙广(饰演如来)、王卫国(续集饰演玉帝)等几人外,其他演职人员根本与86版《西游记》不沾边。人物造型及服化道还不如备受争议的《西游记续集》,尤其是孙悟空的造型越发难看,猴毛这一集是黄色的,下一集就成棕色的了,体型臃肿,动作迟钝。迟重瑞老态尽显,马德华和刘大刚也是勉强上阵。对于人物的造型、化妆、置景,都无法呈现一个仙气十足的神话世界,更无法还原86版中那绚丽多姿,奇妙莫测的天上人间,龙宫地府。

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是六小龄童的一部呕心之作,导演是他请的,投资是他拉的,编剧也经过了他的筛选,并亲自把关剧本,进行了斟字酌句的修改,其倾注的一切不亚于拍摄86版时候所付出的心血,但尽管如此,剧中依然存在台词雷人、情节拖沓的注水嫌疑。比如孙悟空龙宫借宝的情节,龙王见了直呼“大圣”,齐天大圣的名号是孙悟空闹了天宫之后,天地众神才如雷贯耳的;86版中龙王见了来历不明的孙悟空后称呼的是“上仙”,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编剧的不用心。《西游记》这部书是伟大的,但在剧中为了突出吴承恩创作过程的坎坷经历,围绕这部书牵扯的人物太多,下至吴承恩身边的亲人好友师傅学生,上至达官显贵皇亲国戚,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统统都是为了《西游记》这部书,甚至感染了整个大明朝。把一介书生的吴承恩塑造成了一个“猴痴”,还会猴拳,在邪恶势力面前也是大义凛然,义正言辞,完全没有一个书生特有的儒雅和城府,这样离奇的改编让观众大呼“太传奇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田战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