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lg电视怎么开启投屏功能(lg电视怎样投屏设置方法)

lg电视怎么开启投屏功能(lg电视怎样投屏设置方法)

更新时间:2022-03-09 07:05:21

大家好,我是在分享区发布了大量时尚帖子的NeverGone琛哥。今天换换口味,不发皮衣靴子那些了,在这里简单记录一下这一个多月的曲折经历吧。

我没有在客厅看电视的需求,所以客厅一直是一面大白墙,配合普通的LED投影 健身环,在白墙上投出140寸画面,沉浸感不错。但是其实显示效果啥的其实都是浮云,最后还是败给了自己的惰性,算了算半年加起来还没开过10次。。。堕拉攻就打了四五次的样子

后来想换个更好点的投影。研究了半天,确定了自己要的就是更加沉浸的体验(不用点醒我,我当然知道再好的投影也赶不上电视)。既然有一面大白墙,那为什么不直接投满呢?想要在4米宽的有限空间里实现投满的效果,那只有激光电视这种超短焦距投影了,所以就弄了台峰米Cinema2,打开一瞬间的确沉浸感爆表,200寸的画面非常有冲击力。。。

这画面宽442cm,高249cm,差不多11平米的面积

看了几部电影之后,总觉得这激光电视对比度、色彩不咋行,灰度也不太对,怎么都调不好,就退掉了。

后来觉得还是画质重要点,所以又弄了台优派701pro,这台投射比在投影里算比较小的,所以4米的客厅可以投150多寸。

701Pro的亮度比激光电视高了不少,颜色准了点,对比度高了点。但是一直暗室看东西,眼睛会疲劳的很快,不知道是不是DLP 抖4K的原因,总之就是觉得不怎么舒服,所以就又退了。。。

不知道为什么,那会儿就是和投影仪杠上了,总觉得Switch要配个投影仪才比较有体验感。后来想通了:既然没有了投影仪,Switch又不怎么玩,那还留着干啥?索性就把Switch连着游戏全卖了。。。

这下清净了,仔细想了想还是显示器用的最多,不如就升级显示器吧,之前用的是华硕的27寸4K,型号是MX27UC,看中可以TypeC输入才买的。

不得不承认显示器这种东西真的是越看越小,尤其是在CHH被种草了LG 48CX之后,怎么看都觉得眼前这台不爽。。。而LG这个定位比较模糊的玩意,越看就越觉得有吸引力,虽说是个小尺寸TV,但各项参数在显示器里十分能打。只要坐近点,沉浸感也相当不错。官网48CX的宣传照已经暗示的很明显了:

不过他这个视距我总觉得近了点。。

看了各种帖子、视频后,我得出的结论相信和很多人一样:PC用户直接上就完事了,只要位置够,能上多大就上多大,而且买新不买旧,CX的继任者C1顺便解决了一点出厂白平衡的问题,总之跟着CHH大佬冲一般不会错~

跟直接选择48C1的坛友不同,我还纠结了一下尺寸,48和55,对角线差了不到18cm,宽度的话48寸是107cm,55寸是122cm,比划了下感觉也没差太多,55的反而还便宜一截。既然55C1价格更合适,地方也够放,那还考虑什么呢?于是最后果断选择了55C1。

既然显示器升级了,那老平台自然也看不过眼了,于是把老平台全换掉了,期间恰逢显卡涨价,高位接盘了一张3070ti(普通刚需用户是真的难受,为了HDMI2.1我真的忍了),这下总算是折腾完毕了。。。

所以,这通经历就是各种变换显示面积的过程,从140寸到200寸再到150寸,最后却降维到了55寸。。。

至此,强行凑出了一个起承转合,下面就进入本文的主体吧:LG 55C1

开箱及外观

开箱过程非常凌乱,因为收到的时候要通电验货。虽说这东西20多KG不算重,但因为屏幕上方太薄了,所以不好用力,跟送货师傅一起折腾了一会儿才通上了电。LG这个包装抽出的过程中弄出了一堆泡沫屑,还有装底座说明书的各种袋子。。。放一张图感受下吧

底座安装很简单,拧几个螺丝就搞定了,所以下面就是直接装好摆好的效果了。反光是真的清晰。。。因为还没撕膜

角落的气泡

不能忍,赶紧撕掉,这种大面积的膜,撕起来的确很好玩

下面还是直接看外观,由于主板扬声器啥的都集中在屏幕下方,所以屏幕上方就做的非常薄了,毕竟是OLED,厚度只有几毫米。

边框也做的比较窄

要是能做成分体式的,把主板藏起来,那就会更科幻了,但怎么解决散热就成了另一个问题。。。额搜了下发现LG的分体式电视已经出了几年了,归为Singnature系列

此外还有柔性的电视,可以卷进去藏起屏幕,这看起来就更科幻了。。。LG真是把OLED玩出了花

相比之下,C1这种定位中端的产品,就没太多特色了,走个实用路线吧。

侧面是3个HDMI 2.1 USB 2.0,每个HDMI口都支持4K 120Hz,但是带宽没有满血的48Gbps,而是40G,所以没法完整开启4K 120Hz 12bit RGB4:4:4这种自嗨模式,只能4K 120Hz 10bit RGB444,我实际用起来倒是没啥差别。。。毕竟面板只有10bit

后面不少散热孔

背后全貌是这样,因为放好了懒得挪动,所以就用官网的图吧

主要接口就是3.5音频输出、没啥用的RS232C、光纤音频输出、百兆LAN、天线口、1个HDMI,2个USB 2.0。连PC的话,有用的就是HDMI了,另外光纤可以连外接音箱。

再就是获得了杜比全家桶认证,支持老黄G-Sync、苏妈FreeSync Premium等等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信息,我就不多说了

底座是这种长条形的,金属材质。55寸和65寸是一样的底座,大概长90cm,48寸的话底座短一些

家族式设计,边上印个LG OLED

背后的底座很宽,差不多有20cm宽,放着还挺稳的,前后底座加起来一共25cm宽,我特意配了个100*30cm的桌子。

最后整体就是这样了,视距一般在125cm左右,完全不觉得大,反而有时候还想再坐近一点。。。

画质与体验

这部分我先说明一下:

不论是图文还是视频,用相机记录显示设备的画质基本就是图个乐,和肉眼真实看到的差别挺大的,而且各大媒体老师都很善于修图,能把1080P的LED入门投影拍的跟高端4K OLED电视差不多。。。反正设备不够后期来凑,加对比加清晰压高光拉暗部,照片观感就起来了,最后压成小图不仔细看也看不出来啥

但是呢,这部分内容也不能没有,不然大家肯定直接关闭网页走掉了。

需要注意我不是媒体老师,只是个普通消费者 CHH坛友,LG这种国内营销稀烂的也不会给我钱。

总之,关于屏摄画质这部分,大家跟我一起图个乐就行了,原因我上面解释过了。

关于设置:

我开机后已经按照连PC的推荐设置全部设置好了,日常用的模式是游戏优化器 专家亮室,白平衡都调成了暖色50,以下屏摄都来自这个白平衡,有时候对焦太准就产生了大量摩尔纹,请见谅~

连上PC后,最先做的就是在N卡设置里打开4K 120Hz 10bit

RGB444显示正常

Win10显示信息,深色主题和OLED很搭

接着用2个测试图娱乐一下,分辨率

小图看不出来啥,实际肉眼看就是觉得哪哪都很清晰,C1不存在4K 120Hz字体模糊的问题

色彩

OLED可视角度天生优势

我这台C1开机后没有觉得偏绿,进工程模式看了下暖色下的白平衡,绿色增益并没有很夸张,所以C1这小修小补还是很OK的,不过这55寸虽说是6月出厂,用的依旧是WBC老面板,所以无法开核了~

遥控器 工程遥控器

LG这自带遥控器挺好用的,四舍五入和鼠标差不多的

因为是当显示器用,所以能弄黑的地方都尽量弄黑了,包括Chrome

桌面自然是喜闻乐见的Wallpaper Engine,买了好多年了

主要用的壁纸是这个纽约上空动态平移

雨滴的这个也不错,还会模拟打雷闪电

电视自带的播放器,插入U盘移动硬盘啥的直接播放里面的电影,轻松点亮杜比全家桶,可以调整的东西还比较多,用起来挺方便

可惜这个剧把loki拍成了一个快乐的小伞兵。。。

更多时候还是用的PC看电影,折腾了一下madVR,渲染效果很好,今年的自杀小队依旧暴力

madVR渲染电影的时候,可以在N卡设置里开启12bit了,但老实说看不出变化,毕竟电视的面板就10bit,所以只能自嗨

游戏没怎么测试,主流3A的话,我这弱鸡机能自然是跑不满4K 120Hz的。

大表哥4K把材质纹理开了最高,其他的没开高,一般八九十帧,凑合玩玩了,但这55寸的沉浸感真的不错,果然大尺寸4K就是最好的特效了

狙击手幽灵战士契约2:

都说OLED暗部细节普遍不咋行,我觉得这C1还可以了,也许是我要求不太高吧。。。

更新固件后,游戏优化器的UI变得炫酷了一点,还能改颜色,黑白色稳定器的作用是控制暗部和高光的细节

亮室

暗室

最后再次说明屏摄就当图个乐,和肉眼真实看到的差别挺大的

说下日常使用遇到的缺点或者问题:

1 每次开机或者切换HDMI输入时,都得重新选择声音模式。现在每次开机的声音模式都是游戏优化器,但我觉得标准的声音是最正常的,所以我每次开机后都得手动设置成标准,找了半天还是不知道怎么改。

2 亮度不稳定。有时候浏览器打开不同网页,亮度不一样,一般是画面中黑色多的时候会变亮很多,白色多的时候变暗,但有时候又没有规律,比较迷。我承认我怂,没有关闭工程模式里面的【自动变暗功能】,关了的话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3 菜单慢半拍。快捷菜单打开速度可以,但是进入所有设置的时候,屏幕中间会转圈,然后等好几秒才能打开所有设置。

4 不支持DTS音频。每次下载电影时需要注意音轨,如果电影只有DTS,那电视自带的扬声器就不发声了,只有外接的音箱发声。

5 口吃效应。因为OLED的响应时间太快了,往往只有一毫秒左右,所以播放低帧率内容(比如24FPS的电影)时,每帧停留的时间很短,帧与帧之间的残影很少,最后导致画面看起来像是在跳跃一样,尤其是水平运镜的场景。这就是OLED常说的口吃效应,目前无法解决,属于OLED通病。响应速度越快,这个问题越明显,而响应慢的屏幕反而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这就是高响应速度与低帧率内容之间的矛盾。但高响应速度对于高帧率内容却又很必须,无法调和

至于优点,就是低输入延迟,校色潜能大,OLED响应时间快,色域广,视角广,像素控光,纯粹黑色,暗场细腻,画面通透等等这些了,肯定大家懂的都懂了

OLED碎碎念

在研究显示设备期间,我去卖场看了各种感兴趣的设备,同时也看了很多OLED科普的帖子,感谢Jerrytsao、Sky也许、Hotneca大大的贡献,学到了不少。一开始我也会担心烧屏、像素折损啥的,后来发现这些问题在现有技术下已经缓解了不少。

再者,MiniLed优缺点一样很明显,而MicroLed是我等不起的存在。综合来看,目前WOLED TV比较适合我,而且我也不是抱着买个传家宝的心态来选购显示器,所以先爽了再说。

在这里,我站在各位大佬的肩膀上,简单整理一个Q&A,尽量让大家多理解一些WOLED电视的信息。若有写的不对的还请大佬们指出。

Q:OLED电视会烧屏吗?

A:这应该是被问的最多的问题了。先说结论:正常使用,不会很快出现。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比方说接近寿命了,期间难免会有一些像素先老化,所以需要补偿机制。等到补偿机制也没啥用了以后,那就真的寿终正寝了。这整个过程预计10多年吧。参见LG PPT上写的15000小时寿命。

但是,具体寿命真不好说,每个人使用习惯不同。如果每天长时间观看高亮、静止内容那寿命肯定明显短。我是平均一天用三四个小时吧,大部分时间电影、游戏,小部分时间浏览网页、修图、码字,能用个六七年感觉也够了。未来的事谁都说不准,当初因为比较贵的皮衣靴子很耐穿所以买了一堆,结果现在很多也闲置了,虽说这两个领域没啥可比性。。。

再说现在OLED电视不容易烧屏的原因。首先,目前的主流是LG生产的WRGB OLED面板,使用DC调光,结构和排列都和手机上面的小尺寸OLED不一样,使用白光OLED作为光源,寿命一致,没有像素折损,没有等效PPI。大法A90J,东芝HZ2000等等国内外友商都用的LG面板,产品都很成熟了。

目前LG的防烧屏机制主要有这些:

屏幕位移

周期性移动静态区域的像素,从而降低了屏幕图像长时间静止不动时出现图像残留的可能性。

LOGO亮度调整

自动检测屏幕上的图标并调低受影响区的亮度,防止电视台标、游戏菜单界面等区域烧屏

像素刷新

周期性扫描检测像素劣化问题,并根据需要补偿像素。在切断电源后感应任何 TFT(薄膜晶体管)电压变化, 将其与设置的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检测并校正像素衰退问题

瞬时峰值亮度控制

检测出短暂出现超高亮度的区域,并相应调整像素亮度,降低风险。所以索尼A90J虽说10%窗口能突破1000尼特亮度,但仅能维持短暂几秒,而且是在特定图像模式下才能实现,此时白平衡、色域会明显偏离。

此外还有自动亮度限制,可以类比为功耗墙,不会让屏幕发出极端亮度。所以,只要是正常使用,不用太担心烧屏问题,先爽了再说~

Q:OLED全屏亮度只有一两百尼特,够看吗?

A:因为发光原理不一样,导致相同亮度数值下,LED和OLED的观看差别比较大,人眼会觉得OLED看起来更亮,所以在描述OLED亮度的时候会用感知亮度。

而目前的技术已经将WOLED的亮度改善到满足日常使用的水平了,不过在客厅太阳光直射强烈的时候肯定比不上液晶电视了。但就我自己的使用情况来看,这亮度完全够用了,甚至还总觉得刺眼。。。

未来的话,WOLED会在色域、亮度、寿命上争取更多突破,到时候会有更好的产品出来,而MicroLed的话就继续慢慢等,看看这俩以后会如何竞争,等有价格性能合适的东西出来了再换也不迟

先写到这里,有想到别的再来补充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