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手机电视剧36集大结局(手机电视连续剧分集剧情介绍)

手机电视剧36集大结局(手机电视连续剧分集剧情介绍)

更新时间:2022-03-08 05:02:18

谍战剧式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说起谍战剧,大家的第一想到的是什么?《潜伏》、《风筝》、《悬崖》还是《暗算》?

要知道,《潜伏》是2009年的剧,《暗算》是2006年,《悬崖》是2012年,《风筝》播出的时候,是2013年。

我们耳熟能详的谍战剧,大都是10年以前的老剧了。

除了今年播出的《叛逆者》质量尚可,近些年几乎就没有出现过有国民热度的谍战剧。

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国产谍战剧怎么了?

在皮哥看来,谍战剧“衰败”离不开这三大原因

首先,国产谍战剧依托于好本子,但优秀的谍战故事基本上都拍完了,这就导致如今谍战剧每一次向前迈步都很艰难。

其次,是演员身上的问题

近十年,中国演员大量“流量化”、“综艺化”之后,谍战剧很难再找到既是熟脸又不让人出戏的演员了。陈赫、黄轩主演的《瞄准》遭遇口碑滑铁卢,就源于此。

最后,市场因素

近10年里,偶像剧、都市职场剧和轻喜剧占据了国产剧的半壁江山,相比于谍战剧,这些剧从创作到拍摄都相对容易,而且不管剧集品质如何,很多观众都会追着看。

这样一来,属于谍战剧的空间也就进一步被压缩了。

不过即使面对着“三座大山”的空前压力,国内的创作者还是在不断尝试。

最近新播的谍战剧《前行者》,就是这样一部“勇气可嘉”的作品。

这部剧的收视率很高,开播至今,连续5天收视率破2,最高达到了2.455。

原著作者是龙一,自带热度,高分谍战剧《借枪》、《潜伏》,都改编自其笔下小说。

而这部《前行者》,则改编自龙一的另一部谍战小说《党小组》。

皮哥也在近期看了这部剧,目前已经看了十二集。

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讲了怎样的故事?是否值得一看?

它有没有可能媲美《潜伏》成为中国又一部谍战剧标杆?

别急,皮哥这就跟大家掰扯一下。

01、开篇即高潮,一场营救很有《潜伏》味道

一般谍战剧,开篇总要做一些铺陈,但《前行者》不同。

它一上来,就给观众最刺激的戏份,开篇就能感觉到经费在燃烧。

1931年,上海,因为叛徒出卖,大量地下党员被杀害。

掌握着党组织众多秘密文件的前国民党元老,同时是我党秘密党员的潘明月,也暴露了。

前来追捕他的,是自己的亲侄子,国民党上海局侦缉处处长唐贤平(聂远 饰)。

唐贤平是个狠人,对国民党忠心耿耿,只要是我党相关的人,他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一番剑拔弩张的对话后,我方人员先动手了。

从前后门分别冲出两个护卫人员,可唐贤平只是掏枪“啪啪”两声,两人应声倒地。

看到已经牺牲了两位同志,潘明月只能再想别的办法。

他引诱唐贤平到了二楼,进入自己早已布好的炸弹陷阱中,只要唐贤平推门进去,诡雷就会引爆,不仅文件会焚毁,唐贤平也会被炸死。

可军人出身的唐贤平身手敏捷,炸弹爆炸的一瞬间他翻身躲开了。

不过炸弹引燃了屋内的汽油,一时间两人陷入火海。

潘明月死意已决,他将自己用手铐铐在了阁楼上,唐贤平没办法,只能跳窗逃走,潘明月则被活活烧死。

这一开场,既是枪战又是爆炸,既立住了唐贤平这个心狠手辣的国民党特务人设,又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很是巧妙。

当然,我们看谍战剧,看的不光是爆炸、枪战这些司空见惯的类型片元素。

智斗,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而《前行者》在智斗上,和《潜伏》给人的感觉很相像,那种对话眼神营造的剑拔弩张的气氛,和各种细节搭建的推理空间,也颇让人着迷。

这场爆炸,被一个人看在眼里,我方上海地下交通站科长陈烈。

当时,陈烈刚想潜伏进潘宅商议工作,没想到先目睹了这一幕。

之后,唐贤平开始大肆搜捕共产党人,陈烈被抓了。

这是一次广撒网的行动,唐贤平只知道被捕的一大批人里一定有我党党员,但不知道具体是谁,而陈烈的伪装身份,是一位来自香港的商人。

人被抓了怎么办?

当然是营救,这营救的过程,就妥妥呈现出了《前行者》智斗的快感。

好戏也就此开始。

营救计划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混水摸鱼。

我地下党员马天目(张鲁一 饰),是法租界一家洋行的经理。他借着跟洋行的矛盾,混进了巡捕房,找到了陈烈。

两人用麦秆对上了暗号,获取了对方的情报。

第二步,无中生有。

情报获取了,下一步就是救人出来。

当时上海派系林立,正好赶上汪精卫另立政府,上海也活跃着很多汪派特务,而唐贤平的上司,就是铁杆汪派。

于是我方想给陈烈安排一个汪精卫特务的“假身份”。

我方不仅制造了假的汪精卫信件,还盖上了假邮戳。

果然信件第一时间就被唐贤平截获。

陈烈的假身份,开始渐渐被唐贤平相信。

第三步,瞒天过海。

当时整个国民党内,都不知道以后掌权的是蒋介石还是汪精卫,所以墙头草很多。

这时候,就有人开始劝唐贤平,做个顺水人情,放了陈烈。

但唐贤平不肯。

不过,这个假身份有个好处,就是在狱中的陈烈,不管知不知道假身份是不是用来救自己,他都会否认。

这样一来,也达到了混淆视听瞒天过海的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如果陈烈足够聪明,就能从这一层一层的假身份中,判断出来是组织在营救他。

第四步,趁火打劫。

这一个假身份,搅动了几方势力博弈。

警察局想放了陈烈,但过不了唐贤平这一关。

法租界巡捕房也想放人,但没有警察局签字,人放不了。国民党内部因为陈烈的问题闹成了一锅粥。

这时候,马天目横插一杠子。

巡捕房动了歪脑筋,想让马天目做担保放了陈烈,于是给了马天目一笔钱,让他一定要带走陈烈。

最后,既带走了陈烈,马天目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还获得了国民党的信任,可谓一石三鸟。

发现没,这每一步计划,用的都是《三十六计》里的计谋,一次一步,稳扎稳打,运用得炉火纯青。

智斗戏精彩了,谍战的味儿自然也就出来了。

02、剧中的“三个原型”,神秘且惊心动魄

中国其实有大量可供拍摄的谍战剧真实历史,一旦这些历史故事被合理创作改编,真能诞生神剧无数。

从这部《前行者》中,我们就能摸到真实历史的脉络。

1931年的上海,是远东最繁华的国际大城市,但底部也是暗流涌动,多种势力在此角力。

我党、国民党、法租界、日本人、青红帮、汪伪特务、日伪特务……

在目前放出的12集中,这些势力几乎都有涉猎,错综复杂,斗争形势极其严峻。

真实历史上的1931年,其实也是如此。

再看剧中的人物设定,在历史中也都能找到原型。

张鲁一饰演的我党特工马天目,不仅精通法语,而且很有才华和学识,不仅熟悉长短各种武器,还能进行阻击暗杀,很像抗日神剧中的人物。

其实不然,马天目还真有原型,皮哥想了一下,符合他人设的,只有我党特工袁殊。

袁殊被誉为“东方佐尔格”,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大学,是我党历史上仅有的“五重身份特工”。

他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界、政界,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五重身份,为我党早期地下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剧中,马天目进行的保护文件,营救同志,转移重要人物,筹措党组织经费等活动,都是袁殊当时的日常。

没想到我党还有这号传奇人物吧。

另外,不管是故事里的暴露还是营救,主要就是因为党内出现了重大叛徒,这个随后亮相的,由霍青饰演的叛徒裴如海,也有真实的历史原型。

了解历史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原型就是顾顺章。

顾顺章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甚至担任过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等高级职务。

在1931年,顾顺章被捕叛变,因为顾顺章级别太高,知道的机密太多,给上海地下党组织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当时因为顾顺章叛变,整个党中央都陷入危机。

不过好在有惊无险,党中央最终秘密转移,而顾顺章最终也没能多活几年,由于其政治立场摇摆不定,最后被国民党秘密处死。

最后,再看极其重要的“零号文件”。

《前行者》中的“零号文件”并非文件,而是一个孩子,准确说是烈士遗孤。

那多么重要的孩子,能让整个国民党上海局震动,让军统中统全都派人寻找呢?

虽然剧中说是普通烈士遗孤,但熟悉近代史的话,其实能发现端倪。

看《长津湖》的时候,彭德怀曾说过,岸英、岸青两个孩子在上海受了不少苦。事实也是,1930年杨开慧被杀害后,岸英和岸青两兄弟,就来到了上海。

而顾顺章叛变的时候,两兄弟刚好就在上海。

党组织被破坏,两兄弟被称为“红色牧师”的董健吾领回家中,经历了危险且艰难的生活。

剧中“零号文件”这个情节,或许就是改编自这段历史。而惊心动魄的谍战戏码,或许比不上当时斗争残酷性之万一。

正因为有这么多历史细节作为背景,《前行者》才有了前所未有的沉浸感。

看这部剧,似乎就在看当年发生的故事,比起那些杜撰出来的谍战“神话”,真实的历史显然更具吸引力。

03、聂远接住了反派的凶狠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谍战剧,是有一套固定套路的。

首先,在角色设定上,每个人必具有双重身份或双重特质。

拿《前行者》来说,聂远饰演的唐贤平虽然是国民党上海局特务头子,但他并非邪恶之人,反而非常正派。

执行任务的时候还会将面包送给穷人。

张鲁一饰演的马天目就更不用说了,表面上他是洋行的经理,唯利是图,背地里却是忧国忧民的我党特工。

最后还加入了国民党复兴会,是真正的多重身份。

其次,谍战剧的叙事规则一般不会改变,都是二元对立。

《前行者》中亦是如此,马天目和唐贤平,就是整部剧中一直掐架的两个人。

剧的宣传海报,也在强调这种对立关系。

而且剧中的二元对立的代表者,往往都是曾经的好战友或好朋友。这一点已经经过多部谍战剧得以证明,比如《瞄准》中的苏文谦和池铁城等。

《前行者》中,马天目和唐贤平,就是过命的好兄弟。

最后,自然是事关生死的悬念生成规则。

这样千钧一发的场景,我们在多部谍战剧中都能见到,就不再浪费时间一一说明了。

《前行者》中,这些套路几乎都中招了,那“套路”的,就一定不好吗?

不见得。

编剧郎雪枫坦言,剧作不能为了“反套路”而标新立异,有时候脱离现实去硬做新的人物关系,反而适得其反。

谍战剧,最关键的是怎么把故事讲好,把人物写活,最核心的自然是一场一场的戏。

而在戏上,《前行者》亮点颇多,这归功于两位主演聂远和张鲁一,以及诸多作配的老戏骨。

看一场审问戏。

地下党陈烈(赵阳 饰)的掩护身份,是香港客商。但他的解释中,鲗鱼是鲫鱼。可唐贤平找来的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解释,鲗鱼则是乌贼。

这样一来,陈烈的身份就遭到了怀疑。

看赵阳这个眼神,就能体会到当时的氛围有多紧张。

但到了聂远这边,光撒在脸上,反而很轻松。

这个阴鸷而得逞的笑容,让聂远在这场对决中占据了上风。

因为他抓住了赵阳的把柄。

之后这个一秒变脸,也瞬间让观众觉得恐惧,无所适从。

大特写怼到脸上,镜头里就充满了聂远的杀气。

原本聂远的形象,是不适合演反派的,毕竟他出名的角色,不是乾隆帝,就是常山赵子龙。

可聂远生生凭自己的演技改变了这种固有印象,让《前行者》这部剧的氛围感,上了一个档次,看得爽。

其实谍战剧的内核都是共通的,那就是弘扬主旋律,传播国家意识形态话语。

但在这个共同内核下,怎么做,如何拍,章法却很多,《前行者》找到了很前卫也很优秀的一种。

剧的开头序幕,其实就在强调这种内核。

黑白背景下,一个个党的先驱,冒着炮火,义无反顾地往前走,留给我们的只有背影。

如果没有看过剧,你会被这一个个黑白的背影惊叹。

这不就是奉献,这不就是牺牲和无畏,这不就是国歌里“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而今天我们看谍战,除了感官的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故事,更多也是体会,在当时那种情境下,我党斗争的危急和艰辛。

这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信仰。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榜样。

要知道,我们见诸影视剧的炮火和死亡,曾经是他们的日常。

只有把你的命运和先辈们的精神紧紧相依,才有真正属于中国的未来。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蜉蝣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