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彩色电视连续剧大全免费观看(全新2017免费电视剧大全)

彩色电视连续剧大全免费观看(全新2017免费电视剧大全)

更新时间:2022-03-09 13:18:51

有一位导演,他的影片风格自成一派,认识他的人,几乎只要一眼就能分辨出他的电影。

他被称为色彩大师、对称狂魔,他的电影既带有强烈的荒诞感,又不乏童话式的浪漫,对画面的极致追求使得他的影片看起来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看到这里,应该很多人已经猜到了他的名字——韦斯·安德森

一部《布达佩斯大饭店》让他的电影美学享誉世界,暌违七年,终于迎来了韦导的又一部真人长片——

《法兰西特派》

这部电影原本定为2020年的戛纳电影节开幕影片,受疫情影响,推迟了一年上映,影迷们可以说是翘首以盼了。

还没打开电影,光看演员阵容就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奥斯卡影帝艾德里安·布洛迪,三获奥斯卡影后的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曾获奥斯卡最佳男配和女配的本尼西奥·德尔·托罗,蒂尔达·斯文顿;

还有蕾雅·赛杜,蒂莫西·柴勒梅德,西尔莎·罗南等一众备受关注的实力派演员。

超强的演员阵容,在戛纳首映礼当天就占足了排面,也让这部电影一票难求。

然而流媒体上线后的分数以安德森的电影标准来说,称不上很好:IMDb评分7.5,国内豆瓣评分7.8,均跌破了8分。

其实原因很明显,相比之前的影片,这部电影的观看体验不算友好。

先从内容来看。

片名《法兰西特派》是电影中一本虚构的杂志,畅销全球,编辑部坐落在法国一个叫“无聊镇”的地方。

本月杂志正常发行,只是这次杂志上多了一份讣告,总编辑小亚瑟去世了。

讣告记录了小亚瑟创办杂志的经历,他编辑部的员工,他古怪的性格,以及他的葬礼。

在去世前他亲口留下遗嘱,要解散杂志社,遣散员工,杂志也将永远停办。

影片的几个故事便出自《法兰西特派》的最后一期。

杂志的内容包括当地特色专栏中一份简短的旅行指南,以及艺术专栏、政治诗歌专栏、美食专栏的三篇长文,末页则是主编的讣告。

韦斯·安德森将这期杂志用电影的形式呈现了出来,连结构上都和纸质杂志不差分毫,精细到每篇文章的页码都清楚地标注了出来。

这样的做法很有新意却也十分危险。

杂志的内容可以天南海北,每个专栏之间没有丝毫的联系,而作为电影来说,观众看到的则是好几块分割的内容,当没有一个主体内核来引导时,观众便很容易失去焦点,产生疲惫感。

但也不得不说,这样的形式确实可以唤起那种久违的纸刊阅读体验。

作为一个细节控,韦斯·安德森甚至想到了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来展现每个作者不同的笔触

在当地特色专栏中,由欧文·威尔逊饰演的编辑骑着自行车,以vlog的方式带观众游览了一点也不无聊的“无聊镇”。

在艺术专栏中,蒂尔达·斯文顿化身演讲者,在舞台上向观众讲述一个监狱艺术家的故事。

在政治诗歌专栏中,科恩嫂变成一名记者,游走在学生抗议者之间。

而美食专栏里,杰弗里·怀特则以访谈节目嘉宾的身份,讲述自己作品中一场惊心动魄的绑架案。

每个故事,都带着韦斯·安德森一贯的天马行空和荒诞不经。

艺术专栏的主角是一位画家。

他离开了原本富裕的家庭,四处游历,在经历了肮脏、饥饿、战乱后,终于在艺术中走火入魔,成了精神病,之后犯下杀人罪,进了监狱。

在监狱中,他迷上了女狱警,以她为原型创作了一幅画。

画作在监狱的展览中展出,恰好被因偷税漏税服刑的商人看到,他被这幅抽象的艺术品吸引,想方设法买下了它。

出狱后,靠着他出色的口才和商业头脑,将画家炒作成了在世的最著名的画家,涌现了一大批追崇者,尽管这些人从未见过这位画家。

画家发疯之前无人问津的画也被争相购买。

同时,商人也说服了女狱警和画家,让他们在牢中继续保持创作,这样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利益。

三年后,商人在监狱中为画家办了一个画展,他用钱买通了看守,带着一众“信徒们”来到了监狱。

在监狱中经历了一系列荒诞离奇的事情后,画家的大作最终被一位富豪买下,商人收获了财富,画家也因为英勇的行为获得了自由。

这个故事充满了黑色幽默,商人做这一切只是为了利益,而画家则是对爱的追求,两人截然不同的目的,也构成了强烈的讽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女狱警的扮演者蕾老师继《阿黛尔的生活》后,再度为艺术献身,全裸出演,作为画家的灵感缪斯,也因为画家的艺术而重生。

政治诗歌专栏的故事,则是关于一场青年运动。

甜茶扮演的学生领袖和校领导就“男生是否有权进女寝”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

辩论陷入了僵局,冲突加剧,进而引发了一场青年运动,史称“棋盘革命”。

学生们和政府通过远程下棋展开斗争,听起来很荒谬,然而革命不正如下棋,不断攻占对方的思想领地,直至将其推翻。

在这场运动中,女记者始终将保持中立挂在嘴边,却在私下帮助学生领袖撰写革命宣言,还与他发展成了“忘年之交”。

而学生领袖又和另一位女学生代表擦出爱情火花。

这个夹杂着三角恋和青年革命的故事,最终在学生领袖的意外死亡中画上句点。

而美食专栏的故事,则更加天马行空。

作者回忆起他经历过的一场离谱的饭局,那是在警察局长的家中,饭吃到一半,局长的儿子被绑匪劫走了。

局长发动全警局对绑匪展开追捕,最终通过厨师冒险送毒食,救回了儿子。

这听上去只是一个简单且有些无趣的警匪故事,直到主编委婉地提到有些走题时,编辑才承认他删除了一段对话。

那位英勇试毒的厨师,在被抢救回来后,和编辑的对话才是这个故事的灵魂。

这个专栏的故事并不十分出彩,天马行空的地方是在它的表现形式上。

故事嵌套在一段访谈节目中,交替着出现;

黑白和彩色画面不停切换;

不同比例的画幅拼接在同一画面中;

最后一场追逐戏,直接由真人电影变成了动画。

这也是让观众诟病的另一点,形式感过重。

对标韦导以前的作品,《布达佩斯大饭店》、《月升王国》等,同样非常注重形式,不过兼顾画面艺术的同时,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线。

而这次,韦斯·安德森不再去讲一个主题故事,而是选择将电影的形式感做到极致,这也使得这部电影的“韦氏风格”比以往任何一部都要强烈。

经典的对称结构,马卡龙配色自不必说,每一个场景、道具细节都打造得天衣无缝。

不断变幻的画幅比例,黑白彩色的转换,天马行空的运镜方式冲击着视觉;讲述者的旁白和演员密集的台词又在轰炸着听觉,观众恨不得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而且在这一个多小时中,除了真人影片,导演还塞进了舞台剧、定格动画、二维动画等元素。

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应接不暇,感觉眨一下眼,就会错过一个信息,恨不得一帧一帧停下来看,看完后整个人都是云里雾里的感觉。

但细细观察,又能看出导演的别有用心。

拿黑白与彩色的转换来说。

这样的变化往往发生在关键时刻,提示着重要的信息,就像杂志上一大段白底黑字的文章中突然放上的彩色插图,也像我们阅读文章时,对作者神来之笔的赞叹。

而各种无拘无束的表现形式,不正像我们阅读文字时,不自觉展开的脑内幻想吗?

文字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会限制你的想象,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韦斯·安德森试着用电影画面来无限接近读者的阅读体验,着实不易。

在这三个故事中,充斥着韦斯·安德森式的幽默感,不用搞笑的台词和段子,他可以凭借电影语言让人不由自主地笑出来。

这也弥补了故事性太弱造成的无聊感。

这三段故事完结后,紧跟着的就是总编辑小亚瑟的讣告专栏。

前一刻还在和编辑讨论这期杂志的内容,没多久便因为突发心脏病去世,这天恰好也是他的生日。

编辑们凑在一起,写下了这份讣告。

在他们眼中,他性情古怪却对编辑十分包容,严谨认真地审阅每篇稿子,但是从不限制编辑们的写作内容,即使版面不够,也不会毙掉任何文章。

在他的带领下,《法兰西特派》为万千读者们展示着更为广阔的世界。

而随着他的去世,杂志也消失在大众的生活中,同样暗示着如今纸媒的陨落。

这也是导演的创作初衷,献给记者编辑们的一封情书,浪漫又悲伤

在纸质刊物逐渐消亡的时代,韦斯·安德森选择用一部电影来还原一本杂志,让我们在跟随时代大步向前走时,短暂地回了一下头,找回了曾经美好的记忆。

即便我们都知道,那个在书店、报亭门口手捧一本书驻足的时代再也回不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