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事物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的,但情景喜剧在中国却走过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它出道即巅峰,也就是1994年的《我爱我家》,而后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直到《武林外传》才算“文艺复兴”了一下,但很快又沉寂了。
想想《武林外传》到今年都已经15年,确实是挺遗憾的。这次我要来说说,除了《我爱我家》当年还有哪些优秀的国产情景喜剧。
01
按照时间顺序,我选了其中的三部。
第一部是《候车大厅》。尽管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这个剧,但当年看的时候我确实是很喜欢的。它表现的就是发生在候车室的故事,我认为主要的看点是两个角色,一个是英壮演的刘大明,一个是杨青演的王秀花。
英壮在北大上学的时候就参加过话剧社,对表演还是有些经验的,到了《我爱我家》主要是做编剧和制片,但也出演过杨大夫和另一个拉尸体的大夫,尽管是小配角,但表演非常有特点。
到了《候车大厅》,英壮当了主演,表演才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吃了吐”风格的本事非常了得。王秀花算是里面的小丑角儿,喜剧很多时候要靠这些人物带来喜感,傻傻的,愣愣的,丑态百出,当然演好了也非常可爱,很有人缘儿。
02
第二部是《东北一家人》。它差不多算是《我爱我家》的东北版,当年好像宣传过是姊妹篇。东北人的幽默和爱热闹,在这部剧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最喜欢的人物,包括一家之主牛永贵,由李琦扮演,其实他根本不是东北人,但演出来显得很真实。再有就是牛小伟,扮演者是吕小品,他倒是东北人,后来转到北京上学。
牛小伟相当于《我爱我家》的贾志新,也属于游手好闲的后进青年,很大程度上,他比贾志新更吊儿郎当。另外,我还喜欢家里那小孩儿军军,说话的东北味儿真足。
冯小刚在《东北一家人》也演过一个小配角,是偷井盖的。最后被带走的时候,他问傅彪演的那警察,能不能把皮带还给他。警察说给你你跑了怎么办,他说,我就是想跑。
03
第三部,就是《武林外传》。
严格来说它不是真正的情景喜剧,因为没有加笑声,但咱们还是把它算上吧。剧情不用多介绍了,它有比《我爱我家》更完整更统一的剧本,主要人物的塑造也非常饱满。
我最喜欢的角色,就是范明老师扮演的邢捕头,不然我也不会取现在这个网名郑捕头。他的戏份其实没那么多,但每次出现浑身都是戏。
《武林外传》是继《我爱我家》之后的又一座高峰。我记得当年姚晨接受采访时候就说过,论演戏大人演不过小孩儿,确实,扮演莫小贝的王莎莎在剧里的表演,至少是不输其他成年人演员的。她不管是哭还是笑,安静还是闹,永远都在那个人物里。我觉得至少在这个剧里,她是比演祝无双的倪虹洁演得还好的。
而且论相貌来说,王莎莎在童星里和在演员当中,都算不上特别漂亮的,而莫小贝这个角色用不着太漂亮,她演起来也非常自信。反而是多年之后再演成年人角色比如都市剧大女主,她的优势也就逐渐失去了。她这几年还在拍戏,但作品动静都不算大,她也一直在向上攻读,如今已经是表演专业的博士了。
04
作为中国情景喜剧之父,英达曾经拍过几十部情景喜剧,但这些剧自身产生的大明星不算多,尤其后来演情景喜剧的演员差不多都是老面孔,有些人几乎成了情景喜剧专业户,这些演员的知名度并不算太高。但《武林外传》真是成就了很多演员。
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这部剧实在是太火了,观众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如此爆笑的喜剧,二是赶上了演员演出市场化的年代,成名之后不耽误,马上就有质量不错的新戏接上,比如姚晨马上就演了《潜伏》,知名度进一步蹿升,成为那时候的一线明星。沙溢倒没有姚晨那么好运气,《武林外传》之后的几年没接什么大戏,没想到的是,这几年却因为参加综艺火了起来,也算是赶上了娱乐新时代。
05
本文的最后,我愿意说说国内情景喜剧的现状。
记得《泰囧》刚出来的时候,编剧束焕就说到过这个问题,他当年也参与过很多情景喜剧,他说可能他们这拨人那种情景喜剧的套路,对现在的年轻观众已经失去吸引力了,中国的情景喜剧是时候换一个样子了。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看不到是什么样子。情景喜剧曾经那么辉煌,无论创作者和观众都有那种亲近情景喜剧的习惯,而现在这种习惯已经失去,再从头培养肯定就非常难。
前段时间我见到单立人喜剧的石老板,我俩也聊起这个话题,他说他们确实想做给年轻人看的喜剧电视剧出来,但到现在还是在探索,没想好最后具体是什么形式,很有可能不是情景喜剧的形式,但也可能类似。
期待如今的新喜剧人们,带着他们的眼界和经验,做出新的好喜剧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