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天地沧桑,城市巨变。
如今,在北京城里说着北京话的人越来越少了,京味儿也原来越淡了。
最近,翻出不少经典的京味儿剧,主要人物大多操着一口京腔,极富韵味。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电视剧,感受一下浓厚的京味儿。
茶馆 四世同堂:老剧就是好看说起京味剧,最经典的莫过于,八十年代改编自老舍先生同名长篇小说的《茶馆》和《四世同堂》了。
主要特点就是时间跨度较大,小小一茶馆,三教九流穿梭于此;短短一胡同,各色人物轮番登场。
除了剧情的起承转合,这两部都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演员的选择和角色的呈现,都十分地道,且贴合原著。那浓浓的京味儿,就像盛夏时节老北京的大碗茶,醇香四溢,难以抗拒。
且不说那些表演功力深厚、演技出神入化的老戏骨,即使是几位配角的选角和他们的表演,都相当出彩。
比如说《四世同堂》中饰演长顺的演员,本来是一位工人,在片中算是本色出演,热情憨厚朴实,特别自然。
饰演若霞的演员,是张派旦角,在剧中都是真唱,真表演。后来她还出演了87版《红楼梦》里的晴雯。
还有饰演文先生的演员,本身就是拉京胡的好手,剧中的镜头也都是演员的真实水平。
过去条件艰苦,编剧、美术、后期各方面放到现在看都是有缺陷的,但是即使是小角色,也如此用心,何愁做不出优秀的作品。
而正是因为优秀的演员和精妙的设计,使得整部剧极富韵味,这或许就是好多人口中的“老剧就是好看”吧。
我爱我家:闻其声 知其人说起京腔京韵的电视剧,最喜欢的莫过于《我爱我家》,不说被奉为经典的“葛优瘫”就出自这部剧,单单看每个角色的口音,就值得说上半天。
很多喜剧会刻意使用浓重的方言,使人发笑,类似于相声中的“倒口”,这是比较表面的做法。反观《我爱我家》里的主要角色,都是北京腔,却能听出区别来,而且都还贴合各自的角色,属实不易。
最突出的要数傅明老人,是个刚退休的干部,总是一口官腔,拖着尾音,用着大量冠冕堂皇的书面词汇,仿佛随时在为下属做报告,搞思想工作。
还有宋丹丹饰演的和平女士,出身曲艺世家,文化素养不高,是贫民口音,特点是闭口音多,也就是说话不张嘴。
和平母亲就有一句会很有名发台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母们母们母们!”
“母们”是典型北京下层贫民口音标志之一,实际上其他“高级”一点的地方,也是清清楚楚地说“我们”的。
和平女士的丈夫贾志国,虽然也是标准的北京话,却和和平女士截然不同。贾志国是副处级干部,他说话吐字清晰,中速,有明显的北京音,偶用土语,是明显的北京籍机关干部特点。
另外,还有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贾志新,说话总带着拖腔和吞音,满嘴胡同串子味儿;大学生贾晓凡,她的京腔就已经比较淡了,也很少使用土语;还有这部剧的“灵魂人物”贾圆圆,胖乎乎的小女孩,说话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十分讨喜。
当然,还有贾家前后两位保姆、贾小妹的"未婚夫"、居委会的历届大妈、对门儿老胡的太太、郑艳红的爸爸等等,这些所有的常设人物,哪怕是非常小的角色,细究其口音,也能为角色设定增色不少。
总的来说,《我爱我家》之所以称为经典,肯定并不只因为口音,优秀的剧本、服化道、后期等也都必不可少,但剧中人物的口音却极好地服务了角色,塑造了层次更为分明的人物。
说起情景喜剧,不得不说说《编辑部的故事》,它的播出比《我爱我家》要早,是国内第一部室内情景喜剧。
八十年代,随着王朔、刘心武等诸多北京籍作家声名鹊起,逐渐形成了新的北京文学流派。
九十年代,随着王朔的作品不算被改编,他本人更是直接参与了很多影视作品的策划和创作,京腔影视文化一度流行。《编辑部的故事》便是一次成功的试验。
这部剧的编剧班底,除了王朔,还有冯小刚、马未都、赵宝刚、郑晓龙、刘震云,哪一位不是赫赫有名?再加上葛优、侯耀华、吕丽萍这些拿到现在堪称豪华的演员阵容,这部剧在开拍之前,就先成功了一半。
而成功的另一半,则是因为这部剧的基调。编剧们一改之前电视剧中普遍存在的“社会主席宣传口径”的基调,向更随意和世俗的市民生活靠拢,用编辑部这种环境设定下,一群带着小市民心态的普通百姓,以他们的眼光来审视那个时代千奇百怪的社会热点事件。
咱们把这些事件换个名字:换代选举、婚外小三、江湖骗子、家常便饭、保姆难寻、支援交警、男女关系、酒吧歌手、商业贿赂、宇宙科学、吃喝之风、夫妻矛盾、两岸亲情、减肥风波、托人办事、智能秘书、玻璃相亲、抗洪救灾。
这部剧拍完将近30年了,类似的故事,不也活生生地正在我们身边发生?
每一个小标题,我们都可以拿出大量的例子,甚至现在依然有人以此为题材,写出过大量的小说和影视剧。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30年日新月异,敢情,新的是技术,是手段,是城市里的房子和路,却不是走路的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30年的岁月变迁,足够树木参天,足够当年看过电视剧的人们饱尝人间冷暖,达到不惑之龄了。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的大火,“京味儿”商业电影电视作品正如雨后春笋,京腔影视文化达到巅峰。
像《爱你没商量》《过把瘾》《东边日出西边雨》,电影《无人喝彩》《上一当》《天生胆小》《离婚大战》都是当时火爆市场的作品。
《无悔追踪》《小井胡同》《人虫》等作品,更是放到现在依然能想得起来剧情的优秀作品。
尤其是姜文改编自王朔《动物凶猛》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更是第一次将大院文化搬上大荧幕,正面表现大院子弟的形象。
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我们认识了葛优、梁天、谢园、李成儒等北京籍演员,他们的京腔京韵更是风行一时的影视语言。
同时,一些非北京籍演员如上海人王志文、马晓晴,吉林人贾宏声,或者武汉人徐帆,为了表演的职业需要也开始将北京腔模仿得惟妙惟肖。
不过,到九十年代末、新世纪之初,京腔京韵的影视文化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观众们——尤其是南方观众——似乎厌倦了这种不厌其烦的贫嘴和调侃,不过还是不乏《贻笑大方》《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电视佳作,电影方面则是由冯小刚“独挑大梁”,《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
但是更多的,题材和内容抛却了洋溢着激情的大院文化,逐渐和八十年代的题材靠拢,转向了更为久远的从前,代表作有《大宅门》《五月槐花香》等。
渐渐地,到2010年姜文的《让子弹飞》和2015年管虎的《老炮儿》,剧中人物操着京腔,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高傲姿态,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那个似曾相识的充满有优越感和叛逆的北京大院子弟的灵魂,而这样的人物和这样的言行气概,我们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在大荧幕上看到过了。
说说在您心中,还有哪些京腔京韵的好作品?· end ·
致谢和声明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章1 神圣午睡,《我爱我家》里的北京方言
2 豆瓣《四世同堂》剧评,真是让人感慨,让人唏嘘
3 看理想,北京腔、大院文化与华语影视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传统文化联盟”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