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电视连续剧红军东征在三交镇全集(红军东征电视剧免费)

电视连续剧红军东征在三交镇全集(红军东征电视剧免费)

更新时间:2022-03-13 11:46:22

  一、东征起因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开始了新的历史阶段。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日本导演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华北五省已名存实亡。国民党政府却继续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正在调动几十万大军对陕北苏区大举进犯,妄图趁中央红军立足未稳之际,一举消灭之。

  陕甘苏区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这时的中央红军减员极大,装备极差,亟需扩红筹款,休整补充。陕甘根据地,不仅无法解决红军的燃眉之急,也难以供养大批部队和机关。

  为此,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从12月17日开至25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和《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后一个决议强调指出,共产党应以自己彻底的、正确的反日反汉奸卖国贼的言论与行动,去取得自己在反日战线中的领导权。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为副主席,确定了红军军事战略的基本原则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作战;扩大红军。红军的军事部署和作战行动,应确定地放在“打通抗日路线”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个基点上。具体步骤是:把红军行动与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提出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口号。

  1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又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把红军行动与苏区发展的重要方向,放在山西和绥远等省。

  二、东征开始

  瓦窑堡会议后,立即开始东征准备工作。首先将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合并整编为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毛泽东(兼),参谋长叶剑英。下辖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共1.3万余人。其次,将陕北安定第一纵队、宜川独立营、清涧二支队等地方武装,分别整编、扩充,组建为红28军、红29军及“黄河游击师”(即红30军)。

  1936年1月1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布《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26日,毛泽东等离开瓦窑堡东进,28日到达延长县城;31日在延长县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东征路线和战略方针,正式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叶剑英参谋长,杨尚昆任政治部主任。将红28军、红1军团、红15军团分为左、中、右3路大军,各自选定渡河突破口,待命东征。“黄河游击师”随同主力出征,负责保持主力红军与后方的交通联络,红29军则担任后方留守。

  2月20日20时,东渡正式开始。在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的指挥下,红一军团和十五军团从北起绥德的沟口,南到清涧县的河口,沿黄河两岸一百余里的各个渡口,用小木船、羊皮筏同时过河。3月初,红十五军团到达孝义西的兑九峪一带。

  红二十八军3000余人,于1936年3月31日,由军长刘志丹、政委宋任穷率领经清涧,过绥德,由陕西神木、府谷等地强渡黄河。

  罗峪口是山西兴县直通神木、榆林的一个渡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阎锡山的飞机,每天盘旋于沿河一带,当他们发现红二十八军欲在神木等地过河时,派一个小团的兵力,凭着碉堡工事固守在此,并用飞机炸毁河西渡船七只,将温玉如的207旅布防于兴县各口,以作阻击。但是,机智勇敢的红军,声东击西,忽南忽北,采取夜间行动,于31日晚,冲破阎锡山的封锁和阻击,在兴县罗峪口、黑峪口登岸。翌日,进抵兴县刘家庄、曹家坡一带,击退阎军的多次堵截,向康宁镇挺进。

  三、到达临县白文

  4月3日,红二十八军与红十五军团的部分部队,以突击合围等战术,在康宁镇以西,歼灭和击退阎军和守敌温旅大部,活捉敌团长周森,旋即攻入康宁,强占制高点,布防于康宁镇至临县白文一带,准备战斗。

  4月4日,阎军傅存怀、苗玉田二旅与红二十八军在康宁交战。当时红军战士数人一枪,弹药也很缺乏,所以采取秘密和神速的行动,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即打即离,以疲其精力,耗其弹药,打打停停,闹得阎军晕头转向,疲惫不堪。红军则边打边走,4日晚进至临县白文镇附近,将阎军甩于康宁镇以南,叉路以西。

  白文镇与兴县交界,是临县的北大门。红军来到这里后,总指挥部设在娘娘庙。4月5日,刘志丹军长和宋任穷政委,一面指挥作战,一面率领部队在白文一带,广泛深入地进行了政治宣传。

  右路红军十五军团2000多人,在军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的带领下,从兑九峪挥师北上,经过激烈的战斗,4月6日从兴县折回临县到达白文镇,与红二十八军在白文胜利会师。会师后,战士们欢欣鼓舞,士气非常高涨。傍晚,在白文镇的打谷场里,召开了军民联欢大会。会上千余群众听取红军首长关于红军东征的方针、政策以及宣传抗日救国的讲话,观看了红军战士的表演,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

  红军东征在白文镇共住四天,转战于临县的铁芦沟、郝家坡、卜家崖、故县、南庄、曜头、城庄、万安坪、榆林、木瓜坪、吉家庄、郝家岔等村庄。红军每到一个村庄,见人就进行政治宣传,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群众、教育群众,从而使群众知道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与人民群众建立了军民鱼水关系。

  刚到白文镇,红军先将背包放在较大的打谷场里,接着分头去做群众工作。有的登门拜访,与群众促膝谈心。战士们和颜悦色地和老乡攀谈:“老乡们,不要害怕,我们是红军,红军就是人民的子弟兵。为了解放劳苦大众,我们才离开父母,走出家门,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不拉夫,不扰民,不打人,不骂人,你们不要怕,快把家里的人找回来!”有的在街外和院墙上写标语,贴传单,内容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中国兵不打中国兵!”“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拥护苏维埃政权”等。有的红军战士抢着为群众扫院、担水、劈柴、喂猪、喂牛。一些军医护士还给群众登门看病。他们在白文街里购买商品后,按价付款,不白拿群众的财物。

  白文附近的群众,亲眼看见红军说话和气,办事公平,官兵一致,对百姓秋毫无犯,还帮助群众干活,并不像阎军那样,见东西就拿,见群众就骂,见牲畜就拉,不顺眼就打。群众被红军的言行感动了,把躲在外面的人都找回来,要他们看一看红军艰苦朴素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

  在宣传访问中,红军了解到穷苦百姓无粮吃、无盐调,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而白文镇官盐局垄断盐务,盐局里大囤接小囤,囤积着数以万计的食盐和粮食,于是红军打开官盐局的仓库,放赈两日,救济白文附近的贫苦百姓。一时间乡里欢呼,街头沸腾,附近农民分盐领粮者着实不少。官盐局是阎锡山在山西各地设立的统销食盐的半官办机构,当时阎政府严禁群众经营食盐,贩卖者以走私论处,所以一斤食盐能换十斤小米。盐价如此昂贵,致使一些贫民终年不得咸食。能在阎锡山的官盐局经营的,大都是地方上的豪绅。放赈的同时,红军在白文召开了规模盛大的抗日救国动员大会。

  四、依依惜别

  在临县白文镇时,刘志丹接到中央军委急电:“为了配合红军进逼汾阳,威胁太原,并打通前方与陕北之联系,保证红军背靠老苏区,着令二十八军即向离石以南黄河沿岸地区进击。并可相机攻占中阳三交镇,牵制和调动敌人。”会师后的当日,徐海东、刘志丹等人接到情报,尾追之敌傅存怀、苗玉田二旅已进占康宁,向白文镇逼来,兴县、临县、方山之敌杨效欧、李生达两部也向白文镇作三面包围。因此,左路军和二十八军于4月7日离开白文。红军出发时,群众夹道欢送,依依惜别。有的端着南瓜籽,有的端着热鸡蛋,有的妇女把给红军缝补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送给红军。

  从白文镇出发,由临县柳家沟的一位农民作向导,冲破晋军傅、苗二旅的阻击,经临县南庄、城庄一带,横扫设伏万安坪一带的阎军方克猷旅,摧毁阎军布防于榆林沟的各个堡垒,经阳峁上、苗家庄等地,直达方山石湾村的木瓜沟。

  红军走后,晋军包围了白文镇,在白文镇与后卫小分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火力交织成一片火海,一直打了两个小时后,才发现红军早已离去,各部遂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红军远远甩开了敌人,连续行军70多公里,驻扎峪口、大武镇(木瓜沟)一带,休整三日后,兵分两路,沿离石北川挥师南下,二十八军按时到达中阳三交(今柳林)附近。

  五、官盐局事件

  官盐局是阎锡山在山西各地普遍设立的统销食盐的半官半机构,各镇都有他的分支机构,普通农民不能卖盐,谁经营就按走私论处,货物没收,人吃官司,轻则罚款,重则判刑。因反动政府和土豪劣绅统治盐务,食盐价格畸高,一斤盐价相当于十斤小米、二十多斤黄豆。群众吃不起盐,不少群众扫土盐拌食,甚至无盐下饭,终年甜吃。当时主持白文官盐局的是曾任过阎属县长的刘墨林,他将剥削的民脂民膏,转手买成粮食,囤积居奇,在地方上做粮食生意,进行高利盘剥,这就是当时白文镇官盐局兼粮行的真实情况。红军走后,豪绅刘墨林上报山西当局说:白文附近农民,结伙抢劫官盐,问题严重,请求惩办。阎锡山为了维持其反动统治,派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邱仰浚来临县查办,企图扑灭抗日火种。于是,邱仰浚到达临县后,便以“抢劫官盐局和粮行”的罪名,在白文一带扣押了13人,严刑拷打后,将白文村的任教清、穆全则、李芝芳、吕四虎、刘士伟、秦丑孩、赵筛扣七人,郝家坡的王祝、刘志仁、刘拖儿、薛东生四人、穆村峪的袁起桂等共十二人就地枪决(仅释放了白文的任富宽一人),致使这些无辜贫民家庭缺门断种、妻离子散。

  事件发生后,引起临县广大人民的公愤,老百姓纷纷上书,控告刘墨林的罪行。但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一场有目共睹的惨杀事件,竟烟消云散,不了了之。直到1947年土改运动中,白文群众从刘家会把刘墨林揪出来,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使这个罪大恶极的豪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六、燎原之火

  红军东征在白文,争取了人民的经济利益,召开了规模盛大的抗日救国动员大会,推动了临县的抗日救亡运动,并为以后在临县创建抗日根据地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广大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记忆,播下了革命火种。红军走后,他们的一言一行还在人们的脑海里反复出现,红军的到来,使人们懂得了只有跟着共产党,跟着红军走,团结起来闹革命,才是解放自己的唯一出路。因此白文地区的李生藩(朱英)、秦承益、李馥林、秦长胜等率先参加革命,成立牺盟游击小队。县城的教育科督学李西苑,县立女子高校老师高闻天,县城一高校长刘执中、老师薛奎五、贺耀庭、李惠民等偷偷给学生讲述中国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后发表的《东征宣言》,介绍红军东征横扫晋南、晋中、晋西北的经过,最后发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通电》,为临县一大批进步学生参加革命和参加“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如郭锡兰、王建奎、刘侵宵、郝廷华(郝青)、张明星、贺镇先、王巨元、高登仕、孙廷铭、吕守先、郝纯舟、成恒、刘守诚、曹振明、任海渊、刘培樟等等。这一大批人都成了临县抗日和革命的骨干分子,他们又带动成千上百的青年,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

  (郭乃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