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彩电市场出现明显涨价趋势。据奥维云网周度数据,2020年8月彩电行业零售均价线上/线下分别同比 3.4%/ 3.8%。TCL、海信、创维等多家厂家都在近期纷纷上调终端售价。小米旗下的43到65英寸的6款电视售价也分别上调了100元至300元。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涨价是由于液晶电视面板供应偏紧,价格上涨所致。
如果我跟你说,电视马上要涨价了。你的反应可能是“幸好我刚刚买了”又或者是“really?那我马上去买!”当我们谈论电视的时候,我们不再把电视当成一个“大件儿”,甚至可以由于未来几百元的涨价来临时决定提早换代。由于电视价格的不断下探,电视正慢慢跟变得跟手机一样,变成一个快消品。
在我们传统认知当中,电视和冰箱、洗衣机、空调一样,都是大家电耐用品。以往的电视生命周期都在5-7年。然而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越来越低,当电视的价格甚至比手机还要低的时候,几十年前的家庭财富象征物、近十年来的客厅C位娱乐设备、每个家庭的必备产品电视逐渐成为了两三年一换的快速消费品。
如果你对电视的价格没有什么概念的话,在2013年的时候,购买一款一线品牌的50寸电视,需要1万元以上,如果对画质有更高追求,预算很可能突破两万。王思聪在17年花49.9万买了索尼的100寸Z9D电视,小米在2020年把98寸电视价格干到了两万,据说红米的98寸也在路上了。虽然画质上肯定存在质的差距,但不能否认,电视价格在最近的几年以断崖式的速度,跌到了难以置信的低位。
很多时候消费者们更换电视都不是因为老的电视坏了,而是因为新款电视比老款便宜很多,而且在某些参数数字上有很大提升,换一台电视还没有手机贵,为何不换呢?用这种“快消品”的心态来对待电视这种大家电其实是很不健康的。大家都选择购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而降低对视听享受的追求,甚至认为过一两年更多高端产品的功能会下放到性价比高的系列,到时候直接换就好了。这样一来无论对厂家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恶性循环,慢慢把电视的生命周期从5年以上缩短到两三年。
如果说手机成为快消品是由于日益丰富的使用场景和对算力需求逐步提高的APP造成的客观必然。那么电池的快消品化则是厂家和用户主观造成的。厂家极限压低售价也导致了电视出现开机广告这样的奇葩现象。这次面板涨价或许是电视价格回归正常轨道的一次转机。
据了解,液晶面板占电视总成本的60%-70%,受上游供应链影响,大尺寸LCD面板有10%-20%的涨幅。但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管他涨与不涨,选择一款高品质的电视才是正确的消费方式。看似让我们得实惠的价格战,有时候会让我们做出不必要的消费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