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二太太守寡电视剧(守寡少夫人爱上男佣人泰剧)

二太太守寡电视剧(守寡少夫人爱上男佣人泰剧)

更新时间:2022-03-08 20:41:21

张爱玲在《第二炉香》中提到:

“说道秽亵的故事,克荔门婷似乎正有一个故事要告诉我,但是我知道结果那一定不是秽亵的,而是一个悲哀的故事。”

这个悲哀故事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而是一位看似可怜的单亲妈妈——蜜秋儿太太。

蜜秋儿太太早年守寡,与三个女儿相依为命。

与其说相依为命,不如说她希望女儿出嫁以后,能从女婿那边得到经济支持,养活一家。

那么蜜秋儿太太是怎样一位单亲妈妈,她又是怎样接连断送两个女儿婚姻幸福的呢?

靡丽笙离婚及其丈夫之死

靡丽笙是蜜秋儿太太的大女儿,结婚后携家人与丈夫弗兰克丁贝一同在天津居住。

有些人结婚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有些人结婚却是悲剧的开端。

靡丽笙的婚姻便是悲剧的开端。

因为她嫁给了一个“禽兽般”的男人。

两人结婚不久后,靡丽笙无法忍受婚后在天津的遭遇,于是便与弗兰克丁贝离了婚。

离婚后,一家人在天津的经济来源被截断,蜜秋儿太太只得带着三个女儿从天津移居香港。

虽然靡丽笙认为自己在这段破碎的婚姻中受到了伤害,但其实她的丈夫才是那个真正被残害的人。

弗兰克丁贝难以忍受满天飞舞关于他是禽兽的谣言,并且在天津找不到工作,无法立足。

一个无辜的男人在双重重压下,最后选择了自杀。

其实,靡丽笙口中“禽兽般的男人”,并非禽兽。

他只是许许多多对婚后有两性生活需求的正常男人中的一个。

靡丽笙有这样错误的认知,源于蜜秋儿太太对女儿性教育的缺失。

她对女儿们的管教非常严明,尤其在性教育这一块,完全是封闭式的。

二女儿愫细已经二十一岁了,可依旧纯洁、天真,心理发育也尚未成熟,还是个半开化的人。她对两性生活的认知使人难以相信。

愫细结婚时,靡丽笙告诉她的新郎;

“连我们所读的报纸,也是要经母亲检查过才让我们看的。”

也正因为如此,蜜秋儿太太的女儿们即使成人,并且已为人妇,但对正常的男女之事一无所知。

她们心里只觉着鱼水之欢是可耻的,肮脏的,她们所不能接受的。

靡丽笙的前夫弗兰克丁贝其实非常爱她。但靡丽笙无法忍受他对她的态度,正如她自己所说:

“我的丈夫也是爱我的,但是他……他待我……他待我的态度,比禽兽……还不如!他简直不拿我当人看,因为……他说是因为他爱我……”

好端端的一份爱,在蜜秋儿太太的女儿眼中便是禽兽,是魔鬼。

她们错误的认知和残缺的心理,断送了自己的终生幸福不说,还连累无辜的人为此白白搭上性命,令人悲愤又惋惜。

然而,弗兰克丁贝之死并没有阻止悲剧的蔓延,蜜秋儿太太还有两个女儿。

小女儿凯丝玲还未长大成人,但二女儿愫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类似的悲剧还在一幕接一幕地上演。

愫细离婚及其丈夫之死

愫细与罗杰安白登的婚姻同样是一个悲哀的故事。

罗杰安白登是华南大学的教授兼舍监。

虽然这份工作不能令他大富大贵,飞黄腾达。但他稳定的薪水,稳定的住宅,稳定的日常生活,给人一种安全感。

在香港,以蜜秋儿太太的能力和背景,能为女儿挑选可能丈夫的机会并不多。

因此,罗杰这个“安静而平凡的单身汉”,在蜜秋儿太太眼中也不容忽视。

她允许罗杰与愫细恋爱并结婚。

四十岁的罗杰,虽然在大学教书十五载,但他并不能用现实理性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他是一个罗曼蒂克的傻子。”

她爱愫细这个“半开化”的女人。

结婚当天他感到无比快乐,因为他的新娘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他相信自己绝对不会出任何乱子。

巨大快乐的背后,蔓延着一股巨大的悲伤。

按照礼俗,罗杰在行结婚礼之前是不能见愫细的。

可是他太爱她了,他迫不及待地想和新娘见上一面。

即使已经通过两通电话,即使双方见到了会不吉利,但又能怎样呢?他还是要找借口见她。

罗杰到了蜜秋儿太太家,发现除了小姨子凯丝玲在外面玩耍外,其他人都在哭泣。

适当的表达不舍与感伤合情合理,毕竟有亲人要离开家,去他人家中生活。

可是这集体哀伤,似乎让人难以理解,毕竟结婚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喜事。

蜜秋儿太太哭泣,是因为女儿出嫁。但靡丽笙哭得眼红脖子粗到底为哪般。

原来妹妹结婚勾起了她的伤心往事。

她曾经“非人般”的遭遇令她痛苦不堪,同时她也担心妹妹会和她一样遇人不淑,遭受虐待。

这种可怕的认知,一直萦绕在这个家庭的上空。

一家人哀伤过后,罗杰和愫细顺利结婚。

不幸也在婚礼结束后开始蔓延。

结婚当晚愫细便从婚房逃了出来。

一路蓬头垢面,跑到了男生宿舍中,并向男生们描述罗杰的禽兽之举。

在男学生们的眼中,愫细这样一位看似童叟取其的纯真女人,怎么可能说谎。

他们也认定罗杰是禽兽。

因此鼓励愫细去找校长,请求校长主持公道。

校长和罗杰有多年的交情,并且以他对罗杰的了解,罗杰应该不是她口中所说的那种人。

愫细在校长这边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她又去找罗杰的死对头毛立士。

事情向着越来越不可收拾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罗曼蒂克的傻子罗杰并没有因为愫细的出逃而责备她,而是想着提前进行蜜月,给她一点“爱的教育”。

罗杰渴望用行动把她拉回正轨,希望她拥有正常人对性的认知。

一方面,关于罗杰是禽兽的流言还在继续传播着。

愫细回家后,蜜秋儿太太带着她四处拜访罗杰的朋友和同事。

向这些不相干的人传播着罗杰的不可描述之举。

愫细一闹,她的妈妈也带着她一同去闹。

一时间,流言四起,不仅师生们认为罗杰是禽兽,整个香港的中等英国家庭都认为罗杰是禽兽。

罗杰知道整个事情的真相之后震惊了。

他想离开香港,去一个可以接受他的地方。

然而,最终他还是没能离开。

有人曾说:“我们能够躲过枪林弹雨的袭击,却在别人的流言中遍体鳞伤。”

罗杰的学生开始在背后议论他,同事开始疏远他,毛立士的妻子故意挑逗他。

最可怕的是,他从毛立士妻子的口中得知靡丽笙前夫去世的消息。

此刻罗杰的心中来回只有一句话:

“靡丽笙的丈夫被他们迫死了!靡丽笙的丈夫被他们迫死了!”

他深感绝望,用煤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单亲妈妈蜜秋儿太太身上显露的人性之恶

蜜秋儿太太是三个女儿的妈妈,她不可能对男女之欢一点都不了解。

她知道靡丽笙婚姻失败的原因,她也知道靡丽笙的丈夫为何自杀。

然而,她对大女儿的不幸及女婿之死非但不表示同情和怜悯,她还把这些消息封锁起来,一点也不透漏给即将结婚的二女儿愫细。

如果愫细知道姐姐婚姻失败的真正原因,如果蜜秋儿太太清醒一点,善良一点,小女儿们的婚姻悲剧以及女婿之死完全可以避免。

可她非但没有阻止悲剧的发生,还添油加醋,加快流言的传播,让同样的悲剧重复上演。

蜜秋儿太太守寡多年后,心灵扭曲。

她嫉妒女儿们有挚爱之人,恐惧她们得到幸福婚姻。

因此,她把女儿们一个个培养成半开化之人,让她们本可以得到的幸福婚姻支离破碎。

蜜秋儿太太是一位可怕的单亲妈妈。

她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家庭教育的失败。她羡慕嫉妒女儿们,同时也想控制女儿们,并希望从女婿那里得到经济支持。

其实,她封闭式的家庭教育与她的一部分期望背道而驰。

女儿们不能获得婚姻幸福,女婿们也不可能给予她物质帮助。

或者她是在做某种尝试,她希望女儿们能找到内心无比强大,能经受住流言的摧残,同时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

她的计划不停落空,但她没有停止尝试。

因为,大女儿的婚姻失败后还有二女儿,二女儿的婚姻失败后还有三女儿。

蜜秋儿太太继续执迷不悟,悲剧还在继续上演。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