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反映不同身份人们几十年生活经历的三部年代大戏受到了观众的广泛热议。这就是电视剧《父母爱情》、《老农民》和正在热播的《人世间》。
《父母爱情》已经播出十年多,讲述了一个普通军官家庭五十年间的生活经历。因其剧情贴近居家生活的真实场景,反映了无数军人家庭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也成为人们回味和追忆过往年代的经典大戏,一度被追捧重播了许多次。
《父母爱情》里的剧情,在基本还原过去那些时代印记唤起人们亲切回忆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真实虽未引起广泛争议,却是同时代大多数人不曾享有的特殊权益。如剧中主人公江德福是个普通贫苦农民出身的中级军官,这样的军官家庭虽然算不上地位显赫大富大贵,但也能享用特供的茅台名酒、宽敞的军属大院和子女亲属参军入伍的特权。这都是同时代普通工人农民家庭不可能享有的特殊利益。
人们喜欢看《父母爱情》,主要在于这部电视剧把视角集中于江德福一家的生活经历,因为这是创作者亲身经历的往事,它真实亲切,虽然更多的是家长里短,但它没有同时代更多家庭所经历的贫困艰辛和痛苦磨难。相对而言,带领人们追忆过去的时候,基于现在生活的安稳康乐,观众更乐意接受这种不为生存所困又不失真实的故事,而不是那些虽然真实却唤起人们苦难和痛楚记忆的剧情,更不会深度探究主人公曾享有的某些特权化行为。
《老农民》以山东某地农民六十年的生活经历为监本,讲述了中国亿万农民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到二十一世纪之初的风雨苍桑。它是无数中国普通农民人生经历的写实性剧作,可谓给中国农民修史立传的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
从共和国成立前农民生活贫富悬殊的反差,到土改、入社、大跃进、三年困难、十年动乱期间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冲击,再到联产承包解决温饱和改革开放致力于农村发展,《老农民》全景式展现了几代农民随时代变迁的人生经历。
电视剧《老农民》播出后,在引发一波收视热潮的同时,也是上述三部年代大戏中引起网络争议最大的剧作。究其根源,并不是一些网友说的“抹黑丑化、歪曲否定”过去那个时代,也不是剧中讲述的农民艰辛贫苦生活的不真不实,而是更多人对当前的生活知足,不愿揭伤疤般回首过去贫穷艰辛的苦日子;还有一些人则有藏在内心深处对广大农民的歧视与不屑,认为广大农民过去吃苦受累过穷日子主要是自己的原因不能归咎于时代和他人;少数人则乐于骑在最底层民众头上享受高人一等的特权,没有经历也不愿承认普通农民穷困潦倒的过去。这就是一些人聚集在网络媒体“围剿”批判《老农民》的真实原因。
应当看到,农民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体。直到二十年前,农民仍然占到中国人口的大多数。超八成的中国人由农民转变为其他职业群体的时间不过四五十年,也不过是最近三代人的事。可以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弱势的就是农民群体。他们近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就是中国大多数人的人生。亿万老农民卑微的就像一颗颗野草,他们吃苦受累挨饿受穷的经历,最大程度最有代表性地折射了中国社会最广泛和普遍存在的生活镜像。那些鄙视厌恶农民的人,也就是舍本逐末数典忘祖。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则描写了东北某城普通市民近五十年间的人生浮沉,是浓缩了无数城市居民生活经历的年代大戏。
《人世间》把镜头对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由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的人。讲述了从十年动乱时期的上山下乡,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普通市民所经历的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国企改制、个体经营、下海、下岗等等一系列事件给人们的生活与命运带来的时代变迁。
一部让人喜爱的年代剧,总有贴近百姓生活真实自然亲切朴素的时代感,让那个时代的过来人亲历者去回味去怀念曾经的过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接地气。《人世间》把握了百姓生活的时代脉搏,对故事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不做评价,但对因此给人们命运带来的无奈、迷茫、悲情、困顿则毫不避讳,有真情有实感有随时代而起的苦乐浮沉。
过去的那个时代,广大农民经历的是以温饱为目标的艰难求生,普通市民经历的则是清苦过活的起伏跌宕,还有军人家庭的情感伦理。这三部年代大戏,都因契合几十年时代变革的真实经历受到观众的喜爱和热议。
剧中主人公《老农民》中的“牛大胆”代表着曾经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农民,《人世间》里的“周秉昆”代表了虽为少数但也有亿万人口的城市平民,《父母爱情》内的“江德福”则属军人家庭的代表,是少数中的少数。这三部大戏可谓把工农兵几十年间的时代变幻和人生经历都以电视剧的形式进行了真切展现。
这三部电视剧所引发的网络争议也大有不同。就过去时代的人口代表性而言:牛大胆(农民)>周秉昆(工人)>江德福(军人);就那个清苦时代主人公的生活条件而言:江德福优于周秉昆,周秉昆也优于牛大胆;但就网络媒体上某些对过去时代只能歌颂赞美不准“抹黑丑化”进行真实还原的思维倾向而言,《老农民》带来的争议远大于《人世间》,《人世间》引发的争议也远大于《父母爱情》。
带领人们真实再现过去的影视剧,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在回忆、追寻中品味逝去的青春。讲述过去贫穷、苦难和艰辛的故事,引人反思发人深省,更让人珍惜现在思考未来。虚假和空洞的歌颂赞美难免让人剥开自欺欺人的伪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