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讲家庭细节比较多的电视剧(关于家庭类型的电视剧)

讲家庭细节比较多的电视剧(关于家庭类型的电视剧)

更新时间:2022-03-05 00:02:14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余冰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牵手》《中国式离婚》《大校的女儿》......在编剧王海鸰的创作轨迹里,家庭与情感向来是主阵地,“一口井往深里挖,不往广里去”。而《人世间》是她“编剧清单”中与众不同却同样浓墨重彩的一笔,“书里写了近五十年来百姓生活的苦难与顽强,我从中看到了希望与力量”。

近日,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联合推出的《人世间》,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和爱奇艺播出。剧集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以中国北方城市里一个平民社区“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故事脉络,讲述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2016年间中国的社会剧变和百姓生活。

对于该剧编剧王海鸰而言,改编《人世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剧本写了两三年,数不清改过几稿,一直到拍摄中段,剧本还在调整。但通过《人世间》,她第一次真切地近距离感知上世纪70年代普通工人的生活。“我们看历史书的时候,永远看的是帝王将相的历史,普通人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们不知道,因为没有人为他们书写。”

王海鸰觉得,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活是自己中国历史认知的一个盲区,“这种生活吸引我,生活背后隐藏的东西也吸引我。它们是对我知识体系、生活经历的完整和丰满,所以我想试一试”。

在创作阶段,王海鸰和主创团队在商议后决定,要在小说基础上将电视剧的底色调亮。“原著是铅灰色、钢铁色的,是一种坚韧、偏硬的色彩。我本身是一个乐观的人,面对困难不会反复咀嚼,而是向前走。所以我和主创团队共同希望剧集是温暖的、明亮的,给人力量,给人希望。”

在王海鸰看来,梁晓声创作的《人世间》原著是一部纯正的严肃文学作品,改编过程尤为艰辛。“我刚开始学写作时,老师和前辈告诉我,文学创作一定要切忌故事性,不要那么多巧合和人造冲突,那是通俗小说的写法。冲突性越少显得越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打动人。”

改剧本则恰恰相反。“电视剧是戏剧和文学的结合,无巧不成书、一唱三叹、一波三折、起承转合都是它必需的,否则这么长时间很难让人看下去。”王海鸰认为,改编的难点在于如何把小说里表现的东西外化、影像化。比如,人物的心理活动不能只是文字描写,必须得让他行动起来。

王海鸰回忆,最初开始学写剧本时十分痛苦,因为要和自己过去所学的东西“打架”。王海鸰发现,写小说与写剧本存在技术上的区分。文学的技术手段是文字呈现漂不漂亮,电视剧则要做技术分析——几分钟大高潮,几分钟小高潮,明的“三角”关系不好,就写暗的“三角”。“但两者本质上是相同的,内容第一,人物第一,真正能打动人的是内容和人物”。

在《人世间》中,知青岁月、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随着情节的推进一一展现,但这些“大事件”最终通过发生在周家人身上的“小故事”浮现出来。

“历史如何组成?有宏观的帝王将相,还有一个个小家。《人世间》是以三兄妹为主线的作品,如果家庭写不好,这个戏势必悬浮,势必架空。”王海鸰认为,在改编过程中务必要将“小家”写好。她提到,虽然没有特意发挥自己写家庭情感剧的“强项”,但是从前的创作积累早已融在血液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而细节则是贯穿全剧创作过程所有环节的重点。“假如说宏观层面是一个大骨架,那么细节就是骨架上的血肉。骨架当然很重要,但最后呈现给别人的、决定你好不好看的,还是血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