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对文娱行业的评论一定程度被看作是行业的风向标。2019年,《人民日报》重点表扬的这些节目和影视剧,可以给行业带来哪些启发?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独家
综合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向来是舆论风向标,尤其在内容创作领域,受到《人民日报》的关注和认可已经成为作品的质量认证。临近年末,传媒内参—传媒独家梳理了《人民日报》2019年表扬的节目和影视剧:
节目方面,《人民日报》重点认可和鼓励了文化节目、原创节目、现实节目的创作,《国家宝藏》《朗读者》《上新了·故宫》《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多次受到表扬,《现在的我们》《致敬英雄》《闪亮的名字》等传播正能量的原创节目、《奇葩说》《拜托了冰箱》《女儿们的男朋友》等关注现实的网络节目也是《人民日报》的重点关注对象。
影视方面,《人民日报》表扬了《大江大河》《最美的青春》《外滩钟声》《启航》《都挺好》《小欢喜》《破冰行动》 《归去来》《老酒馆》等十余部作品,集中于现实题材,探讨内容创作的核心关键。
附节目红榜和影视红榜:
节目红榜
- 《歌手2019》:给平凡的追梦之心以舞台
《人民日报》(2019年01月24日11版)
年初开启的《歌手2019》选择在原创音乐上突破。正如导演洪啸所说,“翻唱带来的是时代感与回忆,而创作带给我们的是未来。”举荐原创音乐人的420多万张票,也清晰地标注了“舞台并非明星专属”的呼唤。给那些可能缺少天分但勇敢追梦的人一次绽放机会,给那些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没有选择放弃奋斗的人一个高光时刻,舞台才具有时代的价值。
- 《中国诗词大会》《声临其境》:“升级”我们的文化供给
《人民日报》(2019年02月21日12版)
文化供给“升级”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发力。取得的进步,可喜,但不能止步。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不仅“火起来”,更要“一直火”。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首次增加传统诗词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题,生动展现经典诗词活在当下的魅力。《声临其境》第二季不仅继续用“声音飙戏”,还别具匠心地把拟音师邀请至舞台,将这一群“声音的魔术师”展现给观众的同时,也真实呈现他们面临的生存危机:从业者寥寥,技艺面临失传。
- 《上新了·故宫》:让文化氤氲在每个角落
《人民日报》(2019年04月08日11版)
用文化空间和传播方式的微创新、大变化带动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气质的涵养,久而久之,必然会酝酿出满是文化味的生活日常。无论是展览陈列的丰富还是文创产品的各异,再到《上新了·故宫》等文博综艺节目的生动演绎,都是在探索人们与公共文化空间、与文化之间更为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互动方式,既延展了历史文化的时空,也推动了文化需求的生长。
- 《国家宝藏》《朗读者》《上新了·故宫》《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等:文化综艺 靠啥引关注
《人民日报》(2019年04月22日11版)
《一本好书》《见字如面》《朗读者》《上新了·故宫》等相继涌现,实现了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高冷”向“亲民”的发展。近年来,“90后”“95后”观众日益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主要观众。“年轻人同样非常喜欢有质感的东西。”《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说。
当下,“文化 旅游”催生了《魅力中国城》等聚焦城市发展、挖掘城市内涵的节目,甘肃庆阳的“剪纸”和“千岁香包”、云南德宏的葫芦丝、广西崇左的花山岩石等都在节目中得以展示;“文化 科技”缔造了《加油!向未来》《机智过人》等科技类综艺节目,高冷枯燥的科学知识也具有了趣味性和人文气息……
- 《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精神和鸣
《人民日报》(2019年04月25日20版)
在中国的新时代,尤需以历史为背景,以人民为中心,以学术为基础,以创新为化古,使中华文化永流传。《经典咏流传》似乎也正是沿着这个思路,做出了可感、可敬的积极尝试,并且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
《经典咏流传》的每个节目均把经典诗词既放在纵向的历史长河中去解读本源,也置于横向的世界语境中,以当代人(包括大批外国朋友)能够接受并为之感动的方式,使台上台下一起产生强烈的“精神和鸣”。这种和鸣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 《现在的我们》:用正能量打造大流量
《人民日报》(2019年05月09日20版)
没有当红明星,只有普通的奋斗者,没有华丽的舞台包装,只有动人的鲜活话语,“用正能量打造大流量”,用榜样的力量培育时代新人,正是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现在的我们》这档青年人物价值观察纪实节目的初衷。
培育新时代新青年,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从一点一滴做起,发扬工匠精神,锻造文艺精品,回应“青春为何,青春何为”之问,为年轻人树立起真“偶像”、好榜样。
- 《致敬英雄》《闪亮的名字》《我是未来》《机智过人》《我就是演员》《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让更多电视综艺成为“中国智造”
《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3日20版)
近年来,创作者在不同主题、领域开发出多样态、差异化的原创电视综艺,深耕细作类型,追求精品化,增强对社会现实的观照、对观众审美的引领。《致敬英雄》《闪亮的名字》让观众看到英雄、了解英雄、崇敬英雄;《我是未来》《机智过人》聚焦人工智能、前沿科技,使内容兼具审美特质与科技属性;《我就是演员》以平实视角,打造关于表演的“圆桌论坛”,让演员与观众再次回归表演艺术的本真;《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电视化手法让观众领略诗词之韵、文化之美……这些优质电视综艺以原创姿态焕发新的生机,再次证明:互联网时代,电视综艺面临挑战,更存在机遇。
- 《美丽中国·古风国韵》《声入人心》:最是“经典”润人心
《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9日05版)
《美丽中国·古风国韵》将中国古典诗词乐舞等进行全新编创,把中国古典文化瑰宝以精美的现代舞台展现出来;《经典咏流传》以公众人物演绎中国古典诗词为主,带领人们“读诗成曲,传唱经典”;而《声入人心》音乐会则走进全国十余个城市,向当地观众展现歌剧、音乐剧等西方音乐经典,以流行的、大众化的方式呈现西方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
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新的文化现象,引发观众热烈反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愿意对文化经典进行更多、更深的了解,起到了陶冶大众情操的社会美育作用。
- 《奇葩说》《女儿们的男朋友》:让网络综艺成为优质精神食粮
《人民日报》( 2019年11月22日 20 版)
相比网络剧集,网络综艺更加关注现实,一批辩论类、谈话类、情感类、观察类节目对人们日常生活进行如实展现,对年轻人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进行具体描述,对夫妻、亲子、朋友等社会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例如,《奇葩说》以辩论形式探讨职场、养老、育儿等社会热点话题,《拜托了冰箱》通过美食烹饪传递不同嘉宾的生活理念,《女儿们的男朋友》通过父亲对女儿恋爱的观察视角探讨代际观念差异。
影视红榜
- 《天下无诈》:利剑有锋 天下无诈
《人民日报》(2019年03月07日20版)
近日播出的电视剧《天下无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观众热烈反响。该剧讲述的是为了破获一起涉案金额巨大的电信诈骗案件,原刑警队长邝钟临危受命,与战友一起紧急成立反电信诈骗支队,经过殊死斗争,最后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的故事。这部热播剧,对涉案题材影视创作在形式创新和内涵提升上,都具有较大启示意义与研讨价值。该剧强烈的现实观照性,提升了涉案剧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敏锐度,让涉案题材的影视剧创作具有更丰富的现实生活内涵与当下意义。
- 《都挺好》:现实题材电视剧应如何书写现实
《人民日报》(2019年04月25日20版)
近日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引发了观众关于“原生家庭”“老人赡养”“代际沟通”等问题的思考,其延伸出的热议拼接起当代家庭的全景式图谱。敢于直面现实的真问题,善于多维度和多视角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勇于以积极、光明、温情作为坚定的艺术选择,《都挺好》在书写现实层面的有益实践,值得创作者深思。
哪里有现实的焦点,哪里就有表达的渴望,哪里便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影像书写。抓住生活中的热点、痛点、难点,创作才能产生介入和观照现实的力度。
- 《反恐特战队之天狼》:用影像书写新时代英雄
《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3日20版)
《反恐特战队之天狼》的叙事双线并行,将现实主义风格与浪漫主义风格有力交织,既呈现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一线反恐战争,又描绘有情有义、热血激昂的年轻英雄人物的成长,表现对人性刻画的深度追求。
《反恐特战队之天狼》以年轻人看得下去、听得进去、悟得出来的表达形式,利用VR技术扩大了叙事时空,在技术层面之外,将艺术想象和故事融为一体,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创新意义,尤其是对新时代英雄形象的塑造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人物的刻画上展现出人性深度与复杂性。
- 《破冰行动》:创作应追求“以人为本”的境界
《人民日报》(2019年06月06日20版)
《破冰行动》将一个容易简单化为动作类型剧的题材,转化成一个有现实主义基础和人性观察深度的电视剧。虽然作品是以制毒和禁毒、卧底和反卧底等强烈的冲突性事件展开,但作品中的每一个主要人物,无论长幼,都具备了充分性格和心理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破冰行动》的创作具有示范作用:我们不能简单地去消耗一个好题材,也不能简单地去用类型片套路博取收视,而是“选择要严、开掘要深”,要把树人物和做精品作为创作的目标,从而让倾向性“从故事和场面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 《外滩钟声》《启航》等:以艺术匠心提升影视原创力
《人民日报》(2019年06月06日20版)
现实题材创作要将现实主义原则贯彻始终。偶像化、传奇化、轻浅化的创作趋向与现实主义原则存在冲突,题材拓宽、开掘却不深,对生活事理、特定职业的艺术转化与提炼不够,都会致使剧作的事理逻辑与人物情感逻辑不通。
表演不在线、艺术匠心缺失、制作粗劣同样会伤及作品的生活实感,造成创作质量不均衡。近期《大江大河》《最美的青春》《外滩钟声》《启航》《都挺好》《破冰行动》等作品的成功,恰恰是将现实主义原则贯通了创作制作全流程,有力证明了影视艺术的原创力是合力的结果。
- 《最美的青春》《小别离》《大江大河》等:以积极的力量照见时代生活
《人民日报》(2019年06月20日20版)
如电影《过春天》《地久天长》,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小别离》《刘家媳妇》《姥姥的饺子馆》等,追溯历史大潮中一个或几个家庭的情感与命运故事,镌刻了时代的记忆。电视剧《逆流而上的你》《只为遇见你》以都市青年情感叙事为核心,唱响时代浪漫之歌。《春天的马拉松》《照相师》《大路朝天》等影片,《鸡毛飞上天》《情满四合院》《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大浦东》《大江大河》等电视剧,浓缩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具有题材和叙事创新的突破意义。一些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如《村戏》《江湖儿女》《白鹿原》《黄土高天》《正阳门下小女人》《外滩钟声》《芝麻胡同》等,表现世事变迁、历史沧桑,贴近生活与时代,没有炫目的视觉,有的还具有史诗倾向,属于现实主义范畴,同样引发观众的共鸣。
- 《可爱的中国》:坚守革命信仰的典型形象
《人民日报》(2019年07月18日20版)
电视剧《可爱的中国》时间跨度为1926至1935年的十年间,集中展示的是方志敏一生中最有光彩、最具代表性的革命历程。电视剧叙事脉络清晰,情节曲折,反映了当时革命斗争的错综复杂和残酷激烈,从而使剧作具有非常强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体的电视剧,由于艺术创作的需要,剧作在纪实的基础上不乏虚构的成分,但其对历史过程、事件和人物的反映、把握和塑造,却是大事不虚、准确可信的。剧作在拍摄、制作上同样下了很大功夫,呈现出精深、精湛、精致的艺术品相,堪称一部成功而完整讲述方志敏主要革命斗争事迹的电视佳作。
- 《小欢喜》成功的奥秘
《人民日报》(2019年09月12日20版)
《小欢喜》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成功的最大奥秘就在于,它始终紧贴着人物的灵魂,推动任务和情节不断往前走。那些我们容易忽略的心理过程情感反应,特别是其微妙之处,不是被烩成淡而无味的“一道汤”,而是极其精准地从生活表层剥离出来,加以强化和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