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力
如果一个家可以建一个档案室,父母家那台落地电风扇一定入选。
1980年,改革开放的大潮正在全国如火如荼铺开。这一年,我们家发生了一件大事:分别多年的父母,终于调到一起工作了。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父母商量,也该适当提升一下生活质量,买一辆自行车。自行车在当年是紧俏商品,三大品牌“凤凰”“永久”“飞鸽”,都需要凭票购买。
这年,单位的副食店组织了一批“飞鸽牌”自行车回来销售,可以不凭票,但要外搭两台“新生牌”落地电风扇。职工们开始都很兴奋,但一听要外搭,就不知所措了。为啥?因为兜里没钱。
当时一辆“飞鸽”自行车售价大约160元,比父母每月加在一起的工资还高出差不多一倍,更别说还要搭售两台电风扇。多年以来,分居的父母日子过得一点也不轻松,每月除了维持家用,还要寄钱回老家赡养两方父母,所以每个月攒一点钱委实不易。
尽管如此,父母却不想放弃这次购买自行车的机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考上了10公里外的县城重点高中,每周的接送,就要指望那辆还没到手的自行车。
可算来算去,一口气买下自行车外搭两台电风扇,还差七八十元。幸好,这时有一家好心人愿意“拼单”,帮忙分摊一台电风扇。于是,父母只借了40元,连同多年攒下的钱,把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迎回了家里。
在黑白电视机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的岁月,自行车就是很多家庭的“大件”。相形之下,电风扇永远称不上家庭的主角,但在没有空调的年代又不可或缺。所以,一家之主的父亲偏爱自行车,家庭配角的母亲则偏好电风扇。父亲有事没事保养自行车,母亲有事没事擦拭电风扇。
多年后,父母搬新居,不得不舍弃一些跟了多年的老物件,其中包括那辆早已生锈的“飞鸽”自行车。这时,小汽车都不稀罕了,当年的所谓“大件”早已变成过往,惟独那台电风扇依然被擦拭得一尘不染,被一同带到了新家。
新家装上了空调,但很多时候,母亲仍然习惯用风扇。她在风扇的吹拂下看书、带孙、照顾老伴,日子过得像轻风一样柔和惬意。
冬去春来,又是几年,父母又搬新家了。这一次,家里装上了中央空调,跟了母亲几十年的那台电风扇确实成了两难。我和兄弟提议扔了当废品,母亲坚决不允。她不在乎宽敞整洁的客厅里多一台突兀的老式风扇,还打趣说要为这台老式的“新生牌”电风扇换一个“母亲牌”的称呼。言下之意,怠慢了它就怠慢了她老人家。
前不久,我和兄弟一道回家看父母,看见耄耋之年的他们正围着那台“新生牌”电风扇,不,是“母亲牌”电风扇,在细细擦拭。父亲一边擦拭一边抚摸着电风扇说,他越来越觉得他就像那台老式风扇,只要还能正常运转,我们的母亲就很高兴。
是的,一台风扇陪伴了父母40年,见证了一个家庭从清贫到逐渐过上美满幸福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早已成为母亲的精神支柱,更是印证一个时代华美嬗变的家庭档案。
【“时光”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讲真实故事,自己的,他人的,都可。字数控制在1500字内,原创首发。面向四川省内征稿。勿用附件,标题务必注明“时光”。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