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伏的萧山,热得不行,在没有空调的地方,人分分钟会“洋掉”。小时候的夏天好像没有这么热啊?一桶井水,一张藤椅,一朵白兰花,一碗绿豆汤,还有爷爷奶奶手里的那把大扇子——在一摇一摇中,暑气跑了,蚊子溜了,一把扇子,就清凉了整个夏天。
小时候似乎年年都是这样的光景,可是,不知不觉间,我们却发现,童年的扇子不见了。找一找身边,有折扇、绢扇、塑料扇、迷你小电扇,却没了当年的扇子。
蒲 扇
小的时候,奶奶早上一睁眼就把蒲扇拿手里,坐着扇,躺着扇,吃饭扇,散步扇。那时候没有空调,有电扇也是一种小奢侈品,在酷暑自然而然只有蒲扇能够消除一些炎热。在夏天,手里没两把蒲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萧山人。
蒲扇,风大,有劲,带着乡野的劲道,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那时的晚饭吃得早,大伙儿最欣喜的就是吃完饭,拿一把小凳子坐在大树下,会享受的人就会搬一把靠椅,最重要的是,大家手中都会拿一把蒲扇,无论是男女老少,谈天说地总少不了它。
蒲扇还是扇子里的“万金油”,什么地方都能派上用场,老底子的蒲扇是很经用的。蒲扇刚买来,就要交代家里的小孩儿,不能拗不能压,更不能抠着玩。还要先用碎布在扇沿上细细缝上一圈的。一来,再包一层布边更牢,用得更久,二来也是做个标记,缝上各色碎布,就不会跟别人家的拿混了。
扇子用旧了,难看归难看,还能用来赶角落里的蚊子,撩橱柜顶上的蛛网,拿到厨房里,还是发煤炉的一把好手。就算破得不成样子,这把扇子也还是小孩眼里的宝,跟济公和尚手里的那把破扇子,一模一样嘛。
蒲扇也分品相的,蒲葵叶的质量,决定了这把蒲扇成型以后的质量。好的蒲扇用的是蒲葵新发出的葵叶制作出来的,那种叫‘玻璃扇’,还有一种叫‘边叶扇’,是用成熟的边皮葵叶加工出来的,成本价差了一倍都不止。外面批发的大多是边叶扇,品相差,城里人肯定不会用。玻璃扇做得少,卖得又贵,肯进货的店家也不多。”
替代物太多了,质量好的蒲扇太少——于是,如今的城市里蒲扇的身影越来越远了。
麦 草 扇
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的夏夜里,母亲摇着麦草扇为睡着的儿女驱赶蚊虫的情形,你还记得吗?渐渐热起来的天气还真让人怀念那些手工编织的麦草扇呢。
早些年,萧山有端午节送麦草扇的风俗,一般是媳妇编织,送给公婆、堂兄弟、叔侄等亲戚。而麦草扇是否精细、漂亮,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媳妇能干程度的标志。
一把纯手工、低碳健康的老底子麦草扇如何制作呢?制作步骤还不简单呢!紧赶慢赶都需要四五天。一把做工精细、质量上乘的麦草扇,一般要经过剪、晒、剥、浸、染、编、绣、削、盘、缝、压等十多个环节。
首先,到田里割大麦草的麦秆,选择麦秆中最细长的一节。整理完的这批麦秆要剥去“外衣”,用淘米水经过一天一夜的浸泡,再煮一煮,让麦秆变白变得有韧劲,最后清水漂净阴干。
为了呈现好看的花纹,部分麦秆还需要经过染色,染成青红两色。等麦秆阴干后,就可以开始编织了。
做扇子,先要利用一根棕榈叶茎作为“骨”,再用7根麦秆互相交叉编织,原色的麦秆为主、染色的麦秆为辅,每一根都需要交叉,在编织时还需要不停地加入新的麦秆接上,编时还需要把麦秆一头沾水后继续缠绕编织。
在扇面最外圈再镶上染色的齿状编条,扇面就基本编完了。
中间的扇心叫作“榴塔花”,这是用小圆刺绣做的,都是在白布上画好花样,用有光泽的丝线绣上去的,扇心外圈又套有丝线扎绒。扇心中的刺绣图案质朴大方,多为鸳鸯、玉兔、松鹤等吉祥图案,也有绣“朋友”“幸福”“恩爱”等祝愿词语的,然后装上一根竹制的扇柄,并在扎线固定处及柄尾缀扎上红绿丝棉。一把漂亮的麦草扇就做成啦!
麦草扇,不仅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现在有了空调、电风扇,编织麦草扇子其实是怀旧,也是图个“乐在其中”呀。希望这门传统的技艺能够传下去,让更多人来领略手工制扇的魅力。
虽然童年的夏天
没有空调和冰箱,没有冰淇淋和奶茶
但那里有最珍贵的回忆和爱
岁月让我们的记忆泛黄
蒲扇和麦草扇还是那旧模样,安静而美好
你家还有蒲扇和麦草扇吗?
你还知道哪里能买到它们吗?
你记忆里的夏天还有哪些老物什?
欢迎在下面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