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作文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
(河北卷)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爽”的意思是:①明朗;清亮。如:神清目爽;秋高气爽。②(性格)率直;痛快。如:豪爽;直爽。③舒服;畅快。如:爽快。④违背;差失。如:爽约;毫厘不爽。
请依据以上对“爽”字的解释,任选角度,以“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文题诠释】
写好应试作文的前提是审题。
审,谓详观其道也。(《荀子·非相》)审题其实就是读题:读出题目对文章写什么以及怎样写的规定。
1.读懂“话题”。
河北省2018年中考作文试题采取了话题作文的命题样式。“话题”意为谈话的中心,这是试题给考生圈定的展示才华的有限的空间。话题作文要求考生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选材、组材,敷衍成文。
2.读懂话题。
河北省2018年中考作文试题要求“以‘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爽”源于学生喜欢唱的《倍儿爽》,意在引领学生感受美好,记录美好,传递生活的正能量。试题呈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爽”字的四个义项,每个义项都用两个词语解释,为了帮助考生理解,还分别选择对应的词语做出示例性解释。
要以“爽”中心作文,就要读懂这四个义项。义项④“违背;差失”明显是两个意思,理解和区分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义项①②③各自的两个词语,意思相近,但是也有区别,不能不作区分。
比如,“明朗”意在光线充足,明亮;“清亮”意在清澈,无杂质。“率直”指性格品质,光明磊落,直率坦诚;“痛快”指做事当机立断,不拖泥带水。“舒服”既可以指精神又可以指身体,“畅快”则只能指精神。
所以,这个以“爽”为话题的作文试题,实际是以“爽”的四个义项——八个意思为子话题的“一拖八”的作文试题。
3.读懂“任选角度”。
河北省2018年中考作文试题的题材很宽泛。围绕第一个义项“明朗;清亮”选材,“明朗;清亮”既可以指大自然景物的“明朗;清亮”,也可以指人内心的“明朗;清亮”。大自然的景物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人的内心如为人的磊落,纠结的释然。围绕第二个义项“(性格)率直;痛快”选材,可以用多种表现手法、多个事件塑造一个豪爽的人或一个豪爽的群体。围绕第三个义项“舒服;畅快”,选材的范围更广,描绘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经历,细写这些经历带来的或舒服、畅快,或不舒服、不畅快的感受。围绕第四个义项可以写生活中各种各样爽约的事情,也可以写生活中的哪些事是需要“毫厘不爽”的。
无论围绕哪个义项,都可以任意选择合适的角度:主体是人还是物?是用第一人称,还是用第三人称?是侧重表现“爽”的原因、“爽”的结果还是“爽”本身?是叙述还是说明、议论?……
总之,这个话题作文将考生带进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思考,每个人都有“爽”的经历、“爽”的体验,人人有话可说,人人有话想说。话题为每位考生表达真情实感搭建了舞台。
这样的话题作文要写好,与其它文章一样,除了需要选材独特新颖、描写真实细腻之外,恐怕还要笔墨集中,即围绕你所选择的某一个义项去写,无须也不该将这几个义项兼顾,因为600字的文章表现几个义项,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要学会利用“任选角度”这个要求为考场写作降低难度。
【审题误区】
这样一个宽泛的话题作文应该不存在审题的障碍,但事实并不如此。
审题的第一个误区是不会利用规则,给写作制造困难。不是选择“子话题”中的一个去写,而是面面兼顾。虽然文题的表述很明确“请依据以上对‘爽’的解释,任选角度”,但学生对“任选角度”不能透彻理解,而又极有“扣题”意识,不少学生将“爽”的前三个义项兼顾。在一篇600字的文章中力图从多个角度表现“爽”,中心肯定是不能突出的。例如,有的考生这样拟题“你的豪爽,让我舒服”,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文章既要写“你”的豪爽、又要写“我”内心的感受。小作者以为这样就是在围绕“爽”作文。其实,应该围绕“爽”的一个义项去写。这样的选材可以拟题“豪爽的你”,用大量笔墨记录体现“你”豪爽的言与行,用少量笔墨点出“你”的豪爽让“我”愉悦、舒服即可。也就是说“我”的愉悦、舒服是为表现“你”的豪爽服务的。这样的用墨比例、用墨原则才合理,这才是真正的以“爽”的第三个义项“豪爽、直率”为话题写文章。
审题的第二个误区就是定义错误,迷失方向。定义就是知道“什么是什么”。面对“爽”这个话题作文,要知道“明朗”“清亮”“率直”“痛快”……的意思“是什么”,这样才能知道文章写什么。英国哲学家吉尔比说,定义是论证深入下去的首要条件。其实定义也是叙述深入下去的首要条件。比如,有的考生不知道“爽”的第四个义项“差失”的意思是“差错、失误”,而是将其理解为“缺失”。因此将文章题目拟为“做人不‘爽’正义”“做人不‘爽’责任”等。没有准确的理解作基础,不可能有准确的表达。基于错误的“定义”一定写不出符合要求的文章。其实,试题为了降低审题难度,特意提供了“毫厘不爽”这个词语帮助考生理解“差失”,出现这样的失误真是很可惜。
“审题”重在一个“审”字。审者,“明也”。明了试题意思的方法是“读”。读题是一个细致活,对每个词语,每个句子都要细读,品味。这就要求平时语文学习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不能想当然的理解,错过许多正确理解词语的机会。还要养成在语境中体会词语的含义的习惯,这样才能理解词语细微的差别。
【阅卷现场】
因为话题“爽”,阅卷现场也很爽。今年考场作文一改事件单一的局面,内容丰富多彩。比如选择第一个义项的表现江南美景、雨后美景、游览地的美景;选择第二个义项的写直爽老爸、爽快老班;第三个义项多是自身成长的经历,有沉浸书香的清爽、有成功后的畅爽,还有从反面立意的“做人不能太图爽”“无爽也欢”等;选择最后一个义项的也很多,而且事件大多写得有趣味,因为爽约的“对象”不一、爽约的“原因”不一,故事精彩纷呈。
考场上多数学生选择积极向上的素材,有的写青春的拼搏,有的写读书的怡人,有的写与家人在一起的和美等,这些素材都很好,但也有考生写舌尖上的舒爽、写打游戏的畅快、写报复后的痛快等,虽然也切题,虽然描写也细致,但很难得高分。写作是对生活的审视。生活有雅俗之分,见识有高下之别。但写作不是生活的简单复制,文章应张扬积极健康的思想,应融入理性脱俗的认知。
好的素材,还需有好的布局。多数考生选择“爽”的第三个义项:舒服;畅快。“爽”的这个义项是一个心理感受,这种感受该是重点描摹的。应该说将“爽”的进行心理细致描摹很难,聪明的学生从自己经历的不美好事件写起,如成绩不理想、与他人有矛盾、被他人误会等,先描写 “不爽”的心理,再写自己的“努力”“挣扎”,而后成绩提高了,矛盾化解了,误会消除了,再次描绘“爽”的心理,这样,将对“爽”心理感受的描摹拉长,文章显得有波澜,而且确实让“爽”真正成为话题。
而有的考生则不会这样合理的布局和用墨。拟题就将时间段限制的很窄,例如“成功的那一刻,很爽”,“那一刻”的外在描写与心理描写都很少,内容显得单薄。有的考生拟题“战胜自己,真爽”,大量笔墨写了如何战胜自己,只让“爽”成为文末的一个标签,文章显得失重。
纵观考场上涌现出的高分作文,它们的作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生活有独特的认知,文笔细腻。他们用心感悟生活,在众人觉得不爽的事件中,品味出“爽”;他们用心描绘生活,不用“爽”字,却能将“爽”展现的淋漓尽致。
【标卷作文】
●一类标卷层级解析
◆一类上Ⅰ(48分)
黑白键上,分毫不爽
已值深秋,红叶缀满枝头,时不时飘落几片,随风起舞,而后又缓缓着陆,给地面铺上一层红黄相间的地毯。在这凉风习习,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漫步街上,一点都不爽。
我的脑中一遍遍的回放着刚刚钢琴课上的情景。当我自以为完美的弹毕一曲,得意洋洋地等着老师的掌声时,出乎意料地,一句冷漠的话如一盆冰水扣在我脸上:“37小节的三连音弹错了,结尾节奏太快。练了一个月,还有一周就比赛,才弹成这样子?”
那个“才”字尤其扎心,如一支箭,射穿了我的小心脏。“我可练了好久呢……”我小声嗫嚅着。
“什么?别以为这就够了。钢琴,要分毫不爽!你根本不懂钢琴的意义!”老师严厉地说。
这段画面,在我的脑中已回放了七八遍之后,我回到家里。
掏出耳机,我仔细地听了一遍名家弹的这首曲子。的确,从头到尾,想吹毛求疵都做不到。或许,我真的应该像老师说的那样,做到分毫不爽?
坐在钢琴前,抱着谱子,盯着第37小节的那串三连音瞪了好久,等到胸有成竹了,潇洒地上手一弹——又错了。我捏了捏手指,咬咬牙,又试了一次——错的一模一样。
我突然领悟到,分毫不爽的不仅是严谨的态度,还得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想到钢琴老师那张愤怒的面孔与一周后的比赛,我攥紧拳头,大喊一声“拼了!”
练习是艰苦的。为了解决继三连音之后的结尾问题,我一遍又一遍地弹着那首曲子,寻找节奏快的原因。慢慢地,我明白了我要压抑住争强好胜的心,终于,我以平和的心态才能弹出了平稳的旋律。
老师满意的笑了,语重心长地说:“黑白键上,分毫不爽呀!”
走在回家的路上,踩着红黄地毯,听着沙沙声,清风拂来,让我情不自禁的脱口喊出——爽!我知道,这份爽是严谨的态度、不懈的坚持、平和的心态换来的!
①开篇写景,既有动态美,又有画面感。用景反衬“我”的心情,景“爽”,心“不爽”。
②插叙,交代“不爽”的原因。小作者很会运用语言让情节起伏。“我”的“自以为完美”等来的是老师劈头盖脸的批评。“扣”字很形象。老师的话多是短句,呼应着“扣”。
③抓住老师话语中“才”字蕴含的不满之意,写出“我”听后的内心状态,描写细腻。“我”的“小声嗫嚅”既写出我的委屈,也引出老师的话。
④结束插叙内容,叙述连贯自然。
⑤找到差距,渐渐理解老师的话。
⑥“抱”“盯”“瞪”写出“我”为弹好三连音进行了充分的理解和准备,但又错了。此处作者有意用情感的起伏,表现自己反复练的过程。
⑦作者在叙述练琴的过程,也在表达练琴的感悟。为文章结尾的思考作好铺垫。
⑧结尾这段话与开头景物描写照应,但作者并未就景物止步,而是思考了同样的景物“我”有不同感觉的原因。让文章更有理性的色彩。
[考场得分]
内容25 表达19 书写4=48分
[写作借鉴]
这篇文章是以“爽”的第三个义项“舒服;畅快”为话题。小作者细致写了内心不爽的感受,从“不爽”到“爽”努力的过程,最终找到能让自己“爽”的原因。考场上,大多学生写的是“成功真爽”,但只停滞于成功表象的描述。而小作者对“爽”的原因有进一步的思考,借弹琴表达“分毫不爽”才能品味“爽”的认知。同时表明“分毫不爽”需要严谨的态度、不懈的坚持、平和的心态。这样,文章有了理性的色彩、有了厚重的质感。
◆一类上Ⅱ(49分)
简单的快乐
学期结束,面对不如人意的成绩,以及学习压力的长期积存,我如约来到乡下姥姥家,希望得以喘息和缓解。
清晨,一碗姥姥亲手做的疙瘩汤搭配姥姥细细切好用香油调料拌好的咸菜,味道好极了。匆匆下肚就奔到院子中,与姥姥共做健身操。她自制编排:挥舞胳膊,扭腰扭腿,深蹲体转,花样层出。我跟着照猫画虎地做起来,感觉平时麻木萎缩的肌肉松弛开来,精神抖擞了许多。
走进姥姥家的菜园,绿油油的菜秧攀附在枯黄高耸的秸秆上,给秸秆穿上了量身定做的一件夏日盛装。一棵棵菜花整齐地排列着,集体展示着它们精心烫出的发型。火红的柿子张灯结彩,欢迎着我们的到来。
姥姥钻进菜畦间采摘,为中午糖拌火柿子备好食材,这是外孙女爱吃的。我看着她缀满五彩杂花的上衣,忍不住笑道:“这是在跟柿子一起选美吗?”姥姥笑着骂道:“你这熊孩子,开始调皮了吧?”黄瓜是天生的伪装者,无法让眼睛直呆呆的姥姥锁定,我跃跃欲试。发现目标,不顾上面小刺儿扎的我生疼,狠命一拽,乖乖捧给姥姥,她满意地笑:“真懂事!”
夕阳垂在天边,我与姥姥登上屋顶。这里和风吹拂,霞光亲切。我们以草根、石子为棋,或处变不惊,或各揣玄机,玩得不亦乐乎。
屋顶上远远就能看到姥爷从菜地回来。姥姥忙下去给姥爷备好洗脸水,泼了一盆又一盆,泥污虽洗净了,可他黝黑的皮肤不曾褪色。我向烟雾缭绕的厨房喊道:“可是要好好犒劳姥爷哟!”姥姥回应:“也少不了你这只馋猫!”
夜还尚浅,月明风清。姥姥、姥爷已进入梦乡,鼾声响起……
如水的月光倾泻而入,我的心窗打开了,阴霾早已杳无踪迹。这趣味横生的乡居生活简单至极,又快乐无穷。
①开头交代自己去姥姥家的原因,暗写自己的不爽。
②简单的笔墨写了简单的早餐、简单的晨练,但这简单之中有细致的爱,有快乐,有轻松。
③走进姥姥家的菜园小作者好像懂得各个蔬菜的心理,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出菜园的活力。让舒爽的感觉融在其中。
④“钻”字写出姥姥的身体的硬朗。姥姥的动作、我的动作写出彼此的关爱;两人的对话表现出的和谐、亲密情感。此时,小作者已由身体的轻松、舒适过渡到心理的轻松、舒适。
⑤“和风吹拂,霞光亲切”似是写景,其实是在写心情的愉悦。
⑥“远远” “忙”“备”“烟雾缭绕”写出两位老人的默契、心疼。“我”的喊话,姥姥的回应,又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展现出来。
⑦将叙述的节奏放缓。
⑧情景交融,写出自己内心由“不爽”到“爽”,照应了文章标题。
[考场得分]
内容25 表达19 书写5=49分
[写作借鉴]
这篇文章依旧是以“爽”的第三个义项“舒服;畅快”为话题。从内心“不爽”写起,结尾内心舒爽。首尾呼应,有回环的美。小作者最聪明的地方是,全文没有一个“爽”字,但从题目到内容又处处在表现“爽”,“简单的快乐”。乡村的生活很简单,乡村的生活很快乐;乡村的景美、情美。走进乡村生活,那份舒爽就会溢满心房。新颖的角度源于对生活独特的认知,细致的描写源于对生活满满的爱。
◆一类上Ⅲ(50分)
这次没有爽约
“爽!”爷爷每次抽烟时都会眯起眼睛大喊一声。我不懂爷爷为何如此迷恋呛人的烟,因为那时我只有五岁。爷爷对着我迷惑的眼神时总会说:“有你有烟,日子真爽啊!”
午后,爷爷会照例与他的老棋友们杀上几盘,奶奶就带我一旁观战。随着那象棋子一颗颗砸在棋盘上,爷爷的烟也一根根地从烟盒中抽出来,化作一阵阵袅袅白烟。
烟盒空了,爷爷还想去买,奶奶便拦住急急说道:“还去买烟?不行,上次说好了不能再抽,怎么这次又爽约呢?”爷爷笑笑,背起我向商店走去。
烟是个好东西,这个念头在我稚嫩的心里生了根。于是那个下午,我决定采取行动了。
家里没人,爷爷的烟就放在桌上,这可是个好机会,我为何不趁此机会尝尝烟的滋味呢?于是,我拿起一支烟,闻了闻味道。这一闻,差点把我呛晕过去。也许用火点着之后,气味就能像爷爷品尝的那般美妙了。我用打火机把烟点着,模仿爷爷的样子,把烟的一端放在嘴里,猛吸一口,“爽”字还没喊出来,我就别被那令人难以呼吸的烟味呛倒在地上,咳嗽不止,脸也涨得发烫。
正好爷爷奶奶从外面回来,看见我如此,爷爷急得用大手摸着我的脸,眼泪滴了下来,满脸的悔意。奶奶在一旁责怪道:“老爷子,你可把烟戒了吧。”爷爷点点头,用他的右手小拇指,紧紧勾起我的左手小拇指,轻轻的说:“大孙女,爷爷向你保证,以后不会抽烟了。”
此后,有爷爷的朋友来家里,为爷爷递烟时爷爷总会摇摇头说:“不了,为了我的大孙女,我也不能爽约。”说着用手抚摸着我的头,对我笑了起来。
我知道,爷爷这次没爽约,以后也不会爽约了。因为在他心里,与我的那个约定,早已超过了烟的地位。
①开篇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细致写出爷爷对烟的喜欢。“眯起眼睛”生动传神。“有你有烟”巧妙地透露出爷爷对“我”的爱。
②“照例”写出下棋是爷爷的习惯。“随着”这个词语将“砸”与“抽”的两个动作紧密连在一起,具体写出爷爷的生活是离不开烟的。
③借助奶奶的话写出有“约”在前,扣题目的“爽约”,也与后文爷爷不再爽约遥相呼应。
④“背起我向商店走去”一方面写爷爷爽约在前,也巧妙地表现出爷爷对“我”的爱。
⑤爷爷对烟的喜爱影响到“我”,情节发展自然。
⑥“我”的好奇心理,“我”的动作、感受、被呛的状态描写细致,读来如在眼前。
⑦爷爷内心的痛苦借助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表现出来。奶奶的话——“老爷子”富有生活情趣,“可”字写出奶奶的焦灼与请求。此时爷爷的“点头”“拉勾”与前面“笑笑”“走去”形成对比。凸显爷爷对“我”的爱。
⑧既写出爷爷说到做到,又巧妙交代爷爷不爽约的原因,再次凸显爷爷对孙女的爱。
⑨照应文章的标题,点明文章主旨。
[考场得分]
内容25 表达20 书写5=50分
[写作借鉴]
本文选择了“爽”的第四个义项“违背”为话题。这篇文章构思巧妙,小作者想表现爷爷对孙女的爱,但不直接落笔,而是先明写爷爷对烟的爱,对奶奶的爽约,将爷爷对孙女的爱隐藏在字里行间。而后细致写了“我”好奇的心理、吸烟后难受的状态,爷爷看到后难过的表情,让爷爷与孙女有了约定。而爷爷的不再“爽约”,让爱烟更爱孙女的主题凸显出来了。文章描写细腻洗练,自然得体。
●二类标卷升格示例
◆升格示例
原作亮相
心空明朗
一模过后,我的心五味杂陈。面对众多同学的好成绩,我要占到重点高中的指标很不容易,无形的竞争在我们之间拉开。而这几天天气阴沉,看不见星星,仿佛也给我内心覆上了一层阴霾……(表达不够明确,内心覆上阴霾的原因是是离别的不舍还是无形的竞争?)
学校里中考倒计时的数字一天天地减少,楼道里奔走的也不是同学们打闹的身影,而是抓紧一切时间向老师求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奥运精神仿佛与我们不相干。曾经令我深恶痛绝的行为,竟出现在我身上。(这句话语出突然,可以删去)
那一天,我照例去找老师问题,为防止他人跟随,我抱着书飞快地跑出了教室。这时碰上我的竞争对手,他摆出滑稽的笑脸,“问什么题啊?”“化学!”我急于摆脱他,便迅速回答了他的问题。不曾想他却拉住了我,说:“一起去吧,我也听听!这时他的话激怒了我,“去什么去呀!”我迅速甩开他的手臂,我愤愤地跑开了。(由这段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此处意在表现我急于想吃“独食”超过竞争对手的阴暗心理,它将与后面“我”的内心变得明朗形成对比。所以,为了使对比更鲜明,此处可再细致地描写,以表现“我”阴暗的心理)
如愿独享问题后,应有的窃喜满足,竟了无痕迹,反倒有些怅然若失了。回到教室,看到对手落寞寡欢的样子,更让我如鲠在喉。我怎么就忘记了曾经呢?
当我急躁、蛮横时,他向来都会以笑化解。进行一千米测跑时,他坚定地选择了陪我跑全程……我怎能这样呢?(比较中显现出差别。“我”这样是一种什么行为?他“那样”又是一种什么行为?认识到两个人的两种表现的本质是转变的前提和基础。认识越是深刻,转变越是自然。)
下课了,我便找他一起与我去问题,他的目光中透露出惊讶和欣喜。(“我”转变的原因应该是重点写的内容,此处内容单薄,应写出“我”对自己做法的反思,让文章的中心更深刻。)
那天晚上,天上的阴云终于消散,天空变得明朗,而我心中的阴云也随之消散,我的心也更透彻、明朗。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初心,它带我走过了烦闷与苦恼,扫除了一切沉重和复杂。我心中的感受也就一个字——爽!(文章围绕的是“爽”的第一个义项,明朗、清亮。题目是“心空明朗”,结尾简洁点明主旨最好。)
升格作文
心空明朗
一模过后,我很是忧郁。班主任告诉我,我的名次刚好在重点高中指标之外。超越前面同学成为指标生,是压在我心头的山峰,令我气喘吁吁。连续几天天气阴沉,白天不见太阳,夜晚不见星星,我的心仿佛也覆上了一层阴霾……
学校里中考倒计时的数字一天天地变小,楼道里回响的再不是同学们嬉戏打闹的声音,而是抓紧一切时间去找老师问问题急匆匆的身影。重点高中指标生那么几个,竞争成了主旋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与我们不相干……
我照例去找老师问题,我抱着书飞快地跑出了教室,回头看看,身后无人。“哇,总算能单独找老师问问题了!”我长舒一口气。不曾想,拐角处撞上了我的竞争对手,他摆出滑稽的笑:“又去问题啊,什么问题?”“书上的。”我急于摆脱他,含含糊糊地回答。“一起去吧,我也听听!”我愤怒了,“去什么去呀!你都会的!” 硬邦邦的甩出两句后,我恨不得脚下生起风火轮般,闪离他。可他偏偏又拉住了我,“我也想听。”我猛地甩开他的手臂,转身愤愤跑开了。余光掠到了他似乎像一座雕像样的,呆呆地杵在那里。
如愿独享老师答疑解惑之后,应有的窃喜满足,竟了无踪影,反倒有些怅然若失了。回到教室,看到对手落寞寡欢的样子,更让我如鲠在喉。我怎么就忘记了曾经友谊呢?
当我急躁、蛮横时,他会以笑化解。一千米测跑时,身体瘦弱的他坚定地选择陪我跑全程;我月考进步受表扬时,他朝我竖起大拇指……往事翻涌,愧怍,狠狠地撕裂着我的心。他为我进步而欣喜;我却为了拥有重点高中的指标怕他取得好成绩。我太在意成绩了,竟让自己的心扭曲了,成为了自己曾经最为讨厌的那类自私自利的人了。
我望着对手专注做题的神情,突然明白:我阻止不了别人的努力,我唯一能做的是让自己更努力。竞技场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不是与我们无关。携手共进可以让我们跑得更快。
终于捱到了下课,我拦住起身欲走的对手:“我给你讲讲我问老师的题。”他带笑的眸子里散发出兴奋的光芒。这束光,驱散了我心头的阴霾,让我的心顿时清亮起来。
天上的阴云终于消散,天空变得明朗,而我心中的阴云也随之消散,我的心空清亮而又明朗。
心空可能偶有云雾遮绕,但只要灵魂是觉醒的,心空终会明朗。
考场得分:内容18 表达15 书写5=38分
模拟评分:内容24 表达19 书写5=48分
◆对比讲评
★提升点
原文所选素材很有备战中考学生的真实气息,小作者敢于剖析自己心灵的暗处,在一番心绪起落中最终走向阳光的一面,原文所选素材可以说是一块璞玉,很是难得!但在具体表达上却未能增彩,扼住了素材理应发散出的光芒。若想璞玉灼灼,琢功就当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1.具化情节,凸显中心。“我”起初略显阴暗的心理是与后文的转变形成鲜明对比的,它该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此升格作文进行了具体化的处理。“我”转变的原因是文章的重心,直接决定着文章立意的高低。因此“我”转变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对手好,更是因为“我”自身有了觉悟。这些交代得越具体、越清楚、越突出,情节发展就越自然,中心就越显豁。
2.冷静思考,深化中心。文章好不仅仅是因为生动的文辞,巧妙的结构,更重要的是有闪光的思想。“千古文章意为高。”“意”高在可将凡事化非凡;“意”高在可将轻浅化厚重。原文记叙的事可能在很多同学中发生过,他们太渴盼让自己胜出,其实,“一花独放不是春”,竞争对手是彼此成就的。加进这样的思考和感悟就能让阴暗的心空变得清亮,消极的心理变得更积极,让每一个醒着的灵魂懂得在压力面前的取舍了,加进这样的思考也能让中心更为深刻。
3. 表达要集中。去除零碎无关要旨的语言,才能让读者快速把握写作者的用意,“乱花渐欲迷人眼”是不讨人喜欢的。所以,对原文中第一段啰嗦的,不明确的语言作了删减和调整。
“玉不琢不成器”。在雕琢里才能让文章有所改观甚至蜕变,升格的进程里,离不开写作知识的积累,离不开关键处的细笔描摹,更离不开对生活理性的思考。
★应考攻略
让这样一个话题极为宽泛的作文出彩,老师给同学们几点建议:
1.选材要“独”,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真切而独特的体验,文章才能脱俗清新。比如一位这样写:六月的教室,电扇转起来很爽,但老师不爽,一再打喷嚏;于是,同学们不约而同将电扇停了,很热,身体不爽;但老师不打喷嚏了,我们心里觉得很爽。这个素材来自生活、来自切身的体验。我们似乎都经历过,但我们都忽略了。细心观察生活,有“我”的故事,才是最独特的故事。
2.题目要“独”,话题作文拟题很关键。第一要新颖,吸引读者,如果拟题只是“爽”“……,真爽”则缺乏新鲜感,而如果《最是诗词惹人爽》《爽快爸爸不爽快》《清风吹来》《别对梦想爽约》《爽约背后的爱》《苦闷三年别样爽》等,这些题目既能明确文章的内容,又有一定的悬念,与众不同。
3.立意要“独”。在多数考生落脚点是写“爽”的事件的时候,我们不妨反向立意,从“不爽”的角度选材,比如《离别不爽》《做人不能太图“爽”》《这是真的“爽”吗》,这样写出自己对“爽”与“不爽”的独特认知,文章显得有思辨性。
4. 视角要“独”。不以人的视角去写现实生活,而以某一动物或植物的视角去写,文章也会鲜活而且有情趣。比如以小鸟的视角去写雾霾带给它的不爽,就比写雾霾带给人的不爽有情趣的多。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的生活里所不曾经验过的事情勉强拉到笔底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不必为了这些文章留心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起人的责任,就得留心生活。有了真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这样看来,留心生活不仅是写作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所以,我们从学做事开始,观察生活,内省自身,对现实生活的常见之景有审美思辨,对自己经历的事情有理性分析,这样我们就能写出有真情实感,活力飞扬的文章。
【作文新题展示】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爱”的意思是:①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如:爱祖国;爱劳动。②喜欢。如:爱游泳;爱看电影。③爱惜;爱护。如:爱公物;爱集体荣誉。④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如:爱哭;铁爱生锈。
请依据以上对“爱”字的解释,任选角度,以“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文题诠释】
1.读懂话题。
这是一道与今年中考试题极其相似的话题作文,如果说“爽”字是在引领我们感受生活美好的话,“爱”字是在引领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这依旧是一个让每一位考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能够表达真情实感的话题作文。
试题呈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爱”字的四个义项,分别选择对应的词语做出示例性解释。
要以“爱”中心作文,就要读懂这四个义项。义项①侧重“热爱”,意在表达对某一个客体有很深的情感,可以写爱“是什么”,也可以写爱“什么”。义项②侧重“爱好”,意在表达主观上愿意进行的一个行为。义项③侧重“珍爱”意在表达对爱的对象的情感态度。这两个义项可以写“为什么爱”“怎样爱”“爱了怎么样”。义项④侧重客观陈述,更多的是表现人或物有什么样的特性。
2.读懂“任选角度”。
任选四个义项中任意一个义项作为话题,正面立意可以,反面立意也可以;任选合适的主体,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任选“爱”的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任选采用的人称,这个话题抒情性强,可以第一人称,可以第三人称,第二人称也可以。任选侧重点,可以侧重“爱”是什么,也可以侧重“为什么爱”“怎样爱”“爱的影响和结果”以及“爱的思考”。任选表达方式,侧重记叙、侧重抒情、侧重议论均可。这个话题还可以侧重说明,比如我们不妨借助化学知识,写一篇“铁为什么爱生锈”的小说明文。
同时,还应该知道,“不爱”也是“爱”。反向立意,往往能出奇制胜。可以写“不爱”——恨、讨厌、浪费……这些也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审题误区】
完成这个写作任务容易犯的错误是将几种“爱”混为一谈,漠视几个义项之间的差别。义项①的“爱”,反义词是“恨”;义项②“喜欢”的反义词是“讨厌”;义项③“爱惜”的反义词是“浪费”“糟蹋”,“爱护”的反义词是“伤害”“破坏”;义项④中的“爱”的反义词是“少”“难”。
写记叙文,往往过于直白,这也是写作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爱”不是通过描写表现出来让读者去感受“爱”的原因、过程、程度,而是用叙述的方式直白的告知,唯恐读者不知道,甚至“穿靴戴帽”,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大贴“爱”的标签。注意:记叙文忌陈述重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