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医生,我的踝关节这两天疼得有些厉害,是不是痛风?”
“刘医生,我前不久吃了一顿火锅,回家后出现克膝头儿疼,是不是痛风发作啊?”
“刘医生,是不是痛风的关节痛只会在大脚趾上发作呢?”
我经常会遇到不少痛风患者问我类似的问题,似乎在大家的理解里,痛风发作只会在大脚趾上出现。但实际上真是如此吗?膝盖、脚踝等部位出现疼痛就要排除是痛风性关节炎吗?今天,我就来为大家来解除这个痛风认识的误区。
无缘无故大脚趾痛,应该警惕可能是痛风大脚趾,在医学上被称为第一跖趾关节,为了让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理解方便,我还是援引“大脚趾”这样通俗的说法。从统计学上说,60%~70%的痛风患者首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就是在大脚趾,请注意我说的是“首次”,而且“40%~30%的痛风患者首次痛风发作并不是在这个部位”。当然,痛风患者的大脚趾容易“倒霉”是有原因的,其中原因有三点:
- (1)大脚趾关节位于肢体的末端,血液循环相对缓慢,组织相对缺氧,局部pH稍低,尿酸盐结晶更容易沉积。
- (2)大脚趾关节虽小,却要承受整个人体的重量,而且平时受伤的机会要高于其它关节,我们要知道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损伤处相对要容易沉积些。
- (3)大脚趾关节的皮下脂肪很少,而且局部温度相对较低,尿酸盐不容易溶解,所以更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处。
- (4)大脚趾关节有丰富的末梢神经,对疼痛的敏感度要高于其他部位,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后会显得更为“敏感”。
总而言之,大脚趾容易痛风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个关节的特殊性,包括局部承重大、运动多、血运差、氧含量低等,所以容易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受损。在大脚趾出现急性痛风发作,是痛风患者中常有的现象,只不过有些大脚趾疼痛是“一过性”,有些则是持续性疼痛,甚至会导致行走困难。
那么,是不是大脚趾容易出现痛风,其他关节部位就不会发生痛风呢?其实也并不是,临床发现除了大脚趾外,其它脚趾的根部、脚踝、跟腱、膝盖、手腕、手肘等四肢关节都可能发生痛风性关节炎而导致疼痛,只是下肢关节多发而已。而这些关节与大脚趾关节具有相似的特征,那就是离心脏较远、温度较低、经常运动、容易承受或负担较大的压力等。
也就是说,容易沉积尿酸结晶的这些部位,容易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也容易产生结节状的尿酸结晶硬块,就是痛风石。如此说来,其实痛风的关节疼痛不仅是发生在大脚趾,其他关节也会发生。而且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病程越长的患者,其他关节发生痛风的概率也会越大。
当然,躯干部位比如髋关节、骶髂关节、胸肋关节等,因为局部有肌肉及较多的脂肪组织包围,温度相对末端小关节高,血液供应也较为丰富,血液循环较末端关节要好,因而尿酸盐不易沉积,发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的可能性相对较少。
判断是否痛风发作,还需要考量其它因素大脚趾痛除了有明确的原因,比如外伤、长期负重、长期站立、长途步行、感染等原因导致,出现了急性痛风的红、肿、热、痛等典型症状外,其它原因引起的大脚趾痛,也不一定是痛风。我们先看一项荷兰医生纳入159例大脚趾疼痛患者,跟踪随访6年的研究:
在这项研究中,77%的患者诊断为痛风,8%的患者为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15%的患者为一过性单关节炎。研究发现,占比达77%的痛风患者中,具有的典型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包括:男性,既往有关节炎疾病、痛风病史、高血压和(或)心血管疾病,使用利尿剂、心血管相关药物或降压药物,饮用啤酒,体重指数>25kg/㎡,血尿酸>349.7μmol/L、血肌酐>105μmol/L、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C反应蛋白>1mg/L。
实际上,判断一个关节的疼痛是不是因为痛风性关节炎或者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还是要多放考量。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来说,发病部位只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还需要考虑相关疼痛的性质、疼痛缓解的因素、药物治疗的反应、血尿酸水平等,有时候还需要借助肌骨超声、DR等辅助手段才能够明确诊断。
其实临床上痛风患者的关节疼痛还是比较典型的,其特点相比其他关节炎的特点要突出不少,大家可以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来初步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痛风:
- (1)发病前兆:多数患者发病前并没有明显的前兆,部分患者出现疲乏、全身不适、关节刺痛、体温升高、头痛等症状。
- (2)发病诱因:暴饮暴食、饥饿、应激、情绪压抑、服用某种药物、果糖摄入过多、关节局部受累、受伤、受寒、受损等为常见诱因。
- (3)发病时间:多于凌晨或半夜等夜间骤然发病。
- (4)发病表现:关节出现疼痛,大脚趾、趾间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等受累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呈暗红色、明显肿胀、局部发热和发亮,疼痛有渐进过程,往往发病后12~24小时内达到疼痛高峰,疼痛症状如同撕裂、刀割或咬噬状,其后程度慢慢缓解。有的患者会出现游走性关节疼痛,多个关节轮流疼痛。
- (5)持续时间:痛风发作有自限性,轻微发作数小时后可以缓解,一般7~14天左右发作缓解;缓解后关节症状消失,活动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局部皮肤有色素沉积,出现瘙痒和脱屑。
也有不典型的痛风发作临床表现,比如并未出现疼痛,而只是关节刺痛、麻木、异物感或僵硬感;也有颞下颌关节、单肩锁关节、脊柱关节出现病变等情况出现,这时候就需要相关辅助检查来确诊。
是否痛风关节痛,要与其他关节痛作比较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不仅仅是在于发病时的临床表现,也要与假性痛风、化脓性关节炎、急性蜂窝织炎等关节炎急性区别,尤其需要作区分的,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扭伤或骨性关节炎等导致的关节痛。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痛风发作的区别: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样也会出现关节疼痛、发红和肿胀等,但是类风湿关节炎的轻度、中度或重度疼痛的决定因素是与关节僵硬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的受影响的关节是手、脚、腕等小关节,而且常常是出现对称性的关节疼痛,这和痛风性关节炎的单关节疼痛有明显不同。
- 扭伤与急性痛风发作的区别:扭伤同样会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发红以及活动异常,这与痛风十分相似。但是,一方面扭伤的特点是有明显的外伤史,而痛风如果是外伤引起的会及时发作;另一方面扭伤的症状只在特定时间出现,并且很快就会缓解;而痛风的症状常常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病情会反复发作。
- 骨关节炎与痛风发作的区别:骨关节炎全身关节都可以累及,但一般都以手指、掌指、脚趾和膝、颈腰椎关节明显;骨关节炎刚开始关节活动时疼痛明显,稍微活动后疼痛减轻,但是关节负重或者活动过频繁疼痛又会加剧。而痛风则是在疼痛时无法活动,或者越活动越疼痛。
- 退行性关节炎与痛风发作的区别:退行性关节炎以老年人多见,一般临床是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关节肿大,此外还有晨僵、关节积液及畸形等,常发与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骨和手指关节等。与痛风性关节炎不同的是,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会逐渐加重,而在手指、足趾等关节可以出现无症状的骨凸出物。
总而言之,痛风既不能只靠临床疼痛情况来判断,也不能只依靠症状表现来判断,一般来说,通过血尿酸、尿尿酸、炎症指标、关节液晶体分析以及关节影像学检查可以做出全面的鉴别诊断。
痛风急性发作时,如何缓解疼痛和消肿综上所述,痛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疼痛常常突然发作,多有饮酒、饮食、寒冷、运动等诱因可循,通常能自行缓解,可以单关节也可以多关节发作,常常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首要治疗目标当然是消肿和止痛。当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很多患者因为关节疼痛或者活动受限的原因,无法到医院及时治疗,或者无法及时采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那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刘医生告诉您三个可做,三个不可做:
- 可以做到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由于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尤其手脚部位会出现红肿现象,基本不能动。这时候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与床面呈30°角,这样可以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减轻疼痛,躺在床上休息时,可以在患肢下垫枕头,避免受累关节负重;但是要注意,夏天不要让风扇或者空调口直接对着患处吹。
- 可以做到多喝热水: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可以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喝温开水2500ml以上,不宜饮用浓茶、浓咖啡、酒、碳酸饮料等,这样有利于排尿酸;当然一次饮水量不要超过500ml;当痛风患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尤其有严重水肿时,要严格限制饮水量。
- 可以做到少吃高嘌呤食物:急性痛风期的患者应避免摄入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大骨汤等高嘌呤食物,摄入食物总热量应该在平时食物的80%,蛋白质摄入量要适中,糖类和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要控制,做到平衡膳食,合理搭配,防止嘌呤摄入过多或者营养过剩;可以多吃蔬菜、含糖量少的水果等食物。
- 不可以做冰敷或泡脚:痛风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部位出现红肿等炎症反应,这时候用热水泡脚会加重病变部位充血、水肿的症状,反而会让病情加重;如果用冰敷尤其是冰块等对患者直接作用,会让皮肤破溃,从而可能导致痛风石的快速出现;同时,任何导致皮温升高、局部血流循环加快的理疗也不建议采用。
- 不可以做按摩:痛风大多属于热痛,无论患者自己按压疼痛部位,或者做按摩等理疗,都可能对病变部位造成刺激,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由于痛风是尿酸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疾病,即使关节好转,按摩等理疗方法也无法做到让痛风消失或者尿酸降低。
- 不可以做降尿酸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时,不少患者认为需要降尿酸。其实不然,这个时期并不建议立即降尿酸。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初次服用降尿酸药物,就有可能导致尿酸骤然降低,让痛风病情再次加重。但是如果已经在服用降尿酸药物,也不建议加量,而是规范服用。